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归去来兮辞》。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B.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C.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是有关联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比如韩愈,字“退之”。
B.为乡邻之所贵:该句与《师说》中“不拘于时”的句式结构一致。
C.赋:通常指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如《赤壁赋》。但在本文作动词,指“写(作)”。
D.乘:本文中“问其所乘”的“乘”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含义一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不迷恋仕途。虽做过州祭酒,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以及彭泽令等职,但有些任职时间不长。
C.陶潜清高不群。起初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生性嗜酒。熟悉的亲朋好友带着酒菜与之同饮,他无所推辞,喝醉了忘乎所以;但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仍心有距离,直接离开。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两次当官又两次辞官,请简要概括两次辞官的原因。
2024-03-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麴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皆达之于诗。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沈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改)

【注释】①校(jiào):考核,考查。薛蕙曾任绍兴府乡试官,故称“校越”。②数奇(jī):指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③不偶:不得志,指屡试不中。偶,际遇。④麴(qū)蘖:亦作曲蘖,即酒母,酿酒的发酵物,后常用来代指酒。⑤石公:作者袁宏道的号。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其体格A时有卑者B然C匠心独出D有王者E气F非彼巾帼G而事人者H所敢望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书生,称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名目,统称诸生。
B.永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这里用来代指嘉靖皇帝本人。用皇帝的陵墓名来指称该皇帝,是一种敬称。
C.被:意为覆盖、遮盖;与《屈原列传》中“被发行吟泽畔”的“被”意义相同。
D.间世:间隔几世,形容不常有的。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章有独到见解,不愿模仿别人,袁宏道认为就连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曾巩都比不上他。
B.徐文长颇有才略,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让他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连他得的病都很奇怪。
D.徐文长是个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是一篇奇文。全文既保留了人物传记的基本框架,又不拘泥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介绍,而是通过写徐文长的“奇”来突出其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2)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5.作者说“文长自负才略,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文中写了哪些具体的事情来表现这一点?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2024-03-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修订《春秋》时运用了一定的笔法,这就是“春秋笔法”。孔子常用不太明显的字眼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倾向,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并且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一直被历代中国文人运用在各种文学体裁上,如诗歌、小说等。他们不直接表明态度,而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多用精微语词,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春秋笔法”如今还被运用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在《南方周末》的一些报道中就可以窥见其踪。

“春秋笔法”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它强调“据事迹实录”,但同时又要在客观叙述中寓以褒贬。实录和褒贬,如何统一在同一文本中?要义之一是笔削。“笔”就是录,“削”就是不录,笔与削寄托着作者的褒贬。“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当时的国君、大夫得《春秋》一字之褒者,其荣胜过天子之命服;得春秋一字之贬者,其辱过于天子之刑戮。在这个意义上,春秋笔法是披着曲笔外衣的直笔,大义,不偏离,不歪曲,不隐瞒。如《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郑国国君灭弟弟段的做法很阴险,所以称其为伯,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称段,而不称弟;兄弟间像两国国君作战,所以称克。兄之老谋深算,弟之骄纵贪婪,兄弟之间为了夺君位而你死我活的恶斗,全部透露出来。不着一褒字,也不着一贬字,而褒贬自在其中。

在现当代作家中,深得春秋笔法、精于讽刺者无过于鲁迅。他的杂文中常用似断实连的结构,将严于斧钺的诛心之笔,藏于明褒暗贬、注彼写此、旁敲侧击之中,从而锻造出独具匠心的具有巨大表现力的行文笔法。或是才一触及问题便故意戛然而止,或是在引用材料之间不加综合联缀的话,或是附记长过正文,表示有更深更痛的意思无法写出,这些留下空白的地方,都是为了避免行文刻露,而引导读者自己用思考去补充、去深入。这种笔法,需要读者细读揣摩,“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摘编自黎荔《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材料二

“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权利和话语模式,历经由经及史、由史及文的历史嬗变,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政治话语、外交话语、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讲述者(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式的话语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声。在学术界,中国声音、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因此,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将古典赋予新的生命和意义,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对“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长期延续这种写作模式,对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是十分不利的。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在起始点上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春秋笔法”并非仅仅是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修辞手法。从源头上看,“春秋笔法”包含着“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内容,涉及到作者在整部作品中所要表达或寄托的美刺褒贬问题、结构安排问题、事件因果逻辑关系问题和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

“春秋笔法”是中国独有的理论范畴,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尤为突出,是中国式话语对世界话语表达方式的贡献。

(摘编自李洲良《春秋笔法研究三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经济的崛起,未必能带来与之匹配的话语体系,当今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
B.史官和作家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受经学观念影响大,故而“春秋笔法”特征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C.“郑伯克段于鄢”这6个字,透露出史家的道德观,暗含对郑庄公和公叔段失之兄弟之仪、兄弟相斗的不满和批判。
D.“春秋笔法”源自孔子修订《春秋》时运用的暗寓褒贬、微言大义的笔法,后也指曲折表达、隐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文章之所以让人难懂,可能与他精于讽刺,采用似断实连的结构、明褒暗贬的笔法有关。
B.源自于儒家经典,运用于历代各文体,活跃于当今话语中,这使得“春秋笔法”既古老又鲜活。
C.如果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对它的认识就不能只局限于修辞方面。
D.不能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叙事研究,是中国叙事学无法摆脱西方叙事理论影响的原因。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材料一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
B.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C.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左传·隐公四年》
D.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4.论证严密,是优秀学术文章的必备要素。请结合文本,分别从论证思路和论证语言角度,对材料一的论证严密性加以分析。
5.有同学表示,自己不太喜欢“春秋笔法”,因为需要“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请你根据材料二,向他概括说明“春秋笔法”的重要性。
2024-03-0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寄仲高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①仲高,陆游堂兄陆升之的字。乾道八年(1172)秋,陆游在川中阆州仙鱼铺收到仲高从家乡山阴寄来的书信,作《仙鱼铺得仲高兄书》诗,其中有“病酒今朝载卧舆,秋云漠漠雨疏疏。阆州城北仙鱼铺,忽得山阴万里书”之句。仲高死于淳熙元年(1174)。此词当作于乾道八年至淳熙元年之间。②茶烟:煮茶时冒出的水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一问一答,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全诗表达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定下伤感的基调。
B.“寄语”两句借流水表达怀人之情,同时也含蓄地告诉仲高,自己用不了多久便会乘舟去寻访兄弟。
C.最后两句,作者以“茶烟”的闲适反衬鬓发已白、夜不能寐的愁绪,抒发了故土难回的无奈。
D.全词情致细密,语言清丽,用委婉的笔调,深沉的感慨,借乡愁来表达作者遭受朝廷内外投降势力排挤打击的满腔悲愤情绪。
2.“书回已是明年事”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它的精妙之处。
2024-03-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说:“‘魏晋风度’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平和。。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做文章,无尤无怨。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虽然很穷,。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现在有钱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种十盆菊花,自以为合于渊明高致,我觉得不大像。

陶潜之在晋末,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

1.辩证分析是高中生的必备思维。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事物是一分为二的。鲁迅先生是如何辩证看待陶渊明是“田园诗人”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4-03-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的猫

海明威

①这家旅馆里只住着两位美国旅人。他们住在二楼,面朝大海,也面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和绿色的长凳。意大利人大老远跑来看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青铜铸的,在雨里泛着光。这会儿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出现一汪汪积水。雨水滂沱,海浪裹着雨水像一条长长的线涌上岸,又沿着沙滩滑下去,然后再裹着雨水涌上来。泊在战争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有个侍者站在咖啡馆门口,正朝着空荡荡的广场张望。

②美国人的妻子正站在窗边往外看,外面有只猫刚好蜷缩在他们窗子底下一张滴着雨水的绿桌子下。那只猫缩紧了身子,不让雨水滴到身上。

③“我要去逮那只猫咪。”妻子说。

④“我去。”丈夫躺在床上说。

⑤“不,我去。外面那只可怜的猫咪想在桌子底下躲雨呢。”

⑥丈夫靠在床头的两只枕头上,继续看书。

⑦“别淋湿了。”他说。

⑧他的妻子下楼去了。经过旅馆营业处的时候,店主起身向她哈哈腰。他是个老头儿,个子很高。

⑨“下雨了。”妻子说。

⑩“是啊,是啊,太太,坏天气,真是个坏天气。”

⑪美国太太喜欢他,喜欢他接到任何投诉时都那么认真的态度;喜欢他的修养,喜欢他乐意为她效劳的模样;喜欢他作为店主的那种感觉,喜欢他那张苍老、严肃的脸和他那双大手。她怀着对他的喜爱,打开门向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那只猫应该就在右边。她站在门口还没迈出去,背后有人为她撑开一把伞。原来是负责照料他们房间的女侍者。

⑫“您可千万别淋湿了。”她面带笑容,用意大利语说道。毫无疑问,是店主派她来的。女侍者撑着伞,美国太太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房间的窗子底下。那张桌子就在这儿,被雨水冲洗得鲜绿鲜绿的,可是猫不见了。她突然大失所望。女侍者望着她。

⑬“您丢东西了吗,太太?”

⑭“刚才有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⑮“有只猫?”

⑯“对,一只猫。”

⑰“一只猫?”女侍者哈哈一笑,“雨里的猫?”

⑱“对。”她说,“就在这张桌子底下。”她又加了一句,“噢,我可真想要它,我就想要只猫咪。”

⑲“来吧,太太。”她说,“我们该回里面去了,要不您会淋湿的。”

⑳“我想也是。”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往回走,进门后,女侍者在外面收了伞。那个美国太太经过办公室时,店主在写字台那头向她哈哈腰。太太从心里觉得某些东西又渺小又麻烦。这个店主让她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却又十分重要。她一时觉得自己太重要了。

她走上楼梯,打开房门。乔治还在床上看自己的书。

“猫逮到了吗?”他放下书问道。

“跑了。”

“奇怪,会跑到哪儿去呢?”他把目光从书上移开,说道。

“我真想要那只猫。”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它。我就是想要那只可怜的猫咪。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

乔治的目光又挪到了书上。

她站起身,在梳妆台前坐下,拿起镜子左照照右看看,从这一侧看到那一侧,又照照后脑勺和颈窝。

“你觉得我把头发留长好不好?”她一边再次端详自己的侧影,一边问。

乔治抬起头来,看着她的颈窝,她的头发很短,像个男孩儿。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我可烦死了。”她说,“像个男孩子,真够恼人的。”

乔治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

“你看上去漂亮极了。”他说。

“我要把头发扎到后面,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盘个大大的髻,坠在后面沉甸甸的。”她说,“我真想有只猫咪坐在我的膝头上,我一摸它,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

“是吗?”乔治躺在床上应道。

“我还希望现在就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妆,我要一只猫咪,还要几件新衣裳。”

天很黑了,雨点敲打着棕榈树。

“不管怎么说,我都想要一只猫。”她说,“要是我没有长头发,也没什么别的好玩儿的,总能有只猫吧。”

太太又望着窗外,广场上的灯都亮了。

有人敲门。

“请进。”乔治说着,抬眼望去。

女侍者站在门口,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大花斑猫。

“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说,“老板让我把这只猫送给太太。”

(有删减)

【注】这篇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美国女性正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了妻子想要得到雨中蜷缩的小猫但寻觅不得后的一系列思想转变,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与态度,蕴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
B.屋外陌生的环境,绵绵的细雨,冷冷的纪念碑,空旷的广场,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从不同角度体现妻子无法言传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状态。
C.文中反复描写的乔治看书这一动作,强调了他对妻子的轻视、冷漠,侧面烘托了妻子不被理解的寂寞孤独。
D.从妻子寻猫到旅馆老板派人送给她一只大花斑猫,可见女性的愿望得到了满足,猫被社会所赋予的意义得以实现。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猫为行文线索,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在国外旅馆发生的故事。
B.小说没有性格多变的人物,不追求情节的完整,也不展示具有因果关系的情节链条。
C.与《老人与海》困境中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硬汉”相比,男主人公则显得冷漠疏离。
D.猫和雨都具有象征意义:猫在凄风苦雨中孤寂无援的处境,形象地映射了女主人公的境遇;而女人想要救猫,则隐喻在男性掌握主导权的世界中拯救自己。
3.文中“猫”多次出现,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借助“猫”反映了“美国太太”哪些心理状态。
4. “电报式”风格是指以简洁凝练的叙述、精确细微的描写、言简意赅的对话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请结合㉘——㊵自然段内容,谈谈你对这种风格的理解。
2024-03-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就是血缘社会。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血缘社会用生育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责人之子依旧责——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逼着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否定了空间的分离。以我们自己来说罢。我十岁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处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江苏吴江”。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材料二:

中国传统生活中的“亲不过三代”逐渐走向了当代社会的“亲不过二代”。中国的年轻世代。

包括“90后”,特别是“00后”青年群体,已疏于与亲戚发生情感联系和日常交往,进而形成了日益普遍的青年“断亲”现象。“断亲”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不是一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

传统中国社会以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质量较差,只能通过扩大家庭规模来抵御社会风险,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但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

“内卷”环境加剧。“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奥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网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

市场经济与经济自主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随着经济实力与经济地位的上升,人们进行人情往来不再以血缘、家族为依据。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银行推出的各种贷款工具的帮助,几乎每个核心家庭都能够在经济上实现自由独立,而不再需要依托亲戚网络的帮助。所以,青年世代的“断亲”交得自然而然。

互联网世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个人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所坚持的方式,他们已经逐渐放弃。互联网抢占了青年世代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

(摘编自胡小武《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血缘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在这里,职业、身份、财富的继替都是父死子继的血缘继替。
B.在血缘社会,我们用血缘的坐标把本身是混然的空间划分出了方向和位置,从而让“空间”二字具有了社会价值意义。
C.“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地发生在青年群体身上,他们“基本不走亲戚”,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学缘关系而非血缘关系。
D.现代社会,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变化较大,加上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导致亲戚关系式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域上的靠近能反映血缘的亲疏,说明血缘作为一种稳定的力量,把人与地的关系固定了,地缘只是血缘的投影。
B.一个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有部分人离开家到外地生活,这可能与人口繁殖、原居住地的耕地不足有关。
C.血缘社群就算出现了社群分裂,但分裂出的社群也会和家乡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还会借籍贯否定空间的分离。
D.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当代青年获取资源方式多元,已无需像以前一样依赖血缘、家族关系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如纽约唐人街、旧金山唐人街、温哥华唐人街、伦敦唐人街等等。
B.北京四合院从功能上细分“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严格。
C.李世民多次责备第五子李祐不守法度,李祐罔顾血亲之情而造反,最后失败被其父大义灭亲而赐死。
D.广东省普宁市的大长陇村生活着4.5万人。村子里的人都姓“陈”。都有同一个祖先颍川陈氏。
4.材料一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为探究青年群体中“断亲”现象的发生比例,胡小武教授利用寒假期间学生回乡过年的时机,开展了分为六个年龄组的随机问卷调查。请综合分析以下图表写出结论,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概括原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注]①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在凤翔通判任的苏轼赴长安(今西安),往岐山,过宝鸡,重游终南山,游途中遇到晴雨变化,苏轼由景生情写下该词。②求田问舍:意思是指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备曰:‘君(指许汜)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C.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的过程,因事抒情。
D.“笑豪英”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无远大志向。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2024-03-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缘”字与材料二中的“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的“缘”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解之B.溪行,忘路之远近
C.木求鱼D.自身在此山中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下人土气,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而种地是他们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
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B.“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D.“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4.上述材料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四种并作简要分析。
5.材料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概括这“乡土性”的特点。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①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倏忽,弃我遐迁②。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呦呦游鹿,衔草鸣麑③。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④。忧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①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此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从人亡物在写起,看到父亲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起笔十分自然。
B.“神灵倏忽,弃我遐迁”中“倏忽”一词非常生动地写出诗人丧亲之后,恍然若失的心态。
C.“人亦有言”四句紧承上面的“忧”字展开,写到自己白发早生,表达了对自己早衰的忧伤。
D.整首诗质朴本色,诗人把思亲之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挚,体现出“工于言情”的特点。
2.曹丕的《短歌行》和曹操的《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但两者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3-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卷(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