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头二句为全词定下高昂的基调,“一漏天”“似乘船”生动地表明秋雨不止、人困室内的情状,写出贬谪之地环境恶劣。
B.上阕后三句写久雨放晴,又逢佳节,蜀江畔畅饮狂欢,“及至”“也”二词充分体现出词人喜出望外的心情。
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淋漓尽致地表现词人豪爽的气概。
D.全词铸词造句新警生动,用典自然贴切。全篇布局上一抑三扬,语意疏宕,笔力遒劲,意境开阔。
2.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而情感上“出于苏”。请对照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分析本词下阕在情感上“出于苏”的具体表现。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复悉国中士卒伐吴。会楚使申包胥于越,越王乃问包胥曰:吴为不道,残我社稷,吾宗庙,以为平原,使不得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中,惟是兵革卒伍既具无以行之诚闻于战何以为可?申包胥曰:夫战之道知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之。君、将不知,即无权变之谋,以别众寡之数;不仁,则不得与三军同饥寒之节,齐苦乐之喜;不勇,则不能断去就之疑,决可否之议。于是越王曰:敬从命矣。冬十月,越王乃请八大夫,曰:‘吾问于申包胥,即已命孤矣。敢告诸大夫,如何?大夫曳庸曰:审赏则可战也。审其赏,明其信,无功不及,有功必加,则士卒不怠。王曰:圣哉!大夫苦成曰:审罚则可战。审罚,则士卒望而畏之,不敢违命。王曰:勇哉!大夫文种曰:审物则可战。审物,则别是非;是非明察,人莫能惑。王曰:辨哉!大夫范蠡曰: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王曰:慎哉!大夫皋如曰:审声则可战。审于声音,以别清浊。清浊者,谓吾国君名闻于周室,令诸侯不怨于外。王曰:得哉!

(节选自《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材料二:

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到死以其头献者。故越王将复吴而试其教:燔台而鼓之,使民赴火者,赏在火也;临江而鼓之,使人赴水者,赏在水也;临战而使人绝头刳腹而无顾心者,赏在兵也。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①怒蛙:肚子鼓胀起来的蛙,像发怒的样子,故称怒蛙。②式:通。此处为动词,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尊敬的礼节。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惟是A兵革卒伍B既具C无以D行之E诚闻F于战G何以H为可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聘,在文中指诸侯派大夫出访其他诸侯;现在常用来指聘请、女子出嫁等。
B.夷,指拉平、铲平,与李斯《谏逐客书》“包九夷”中的“夷”意思不相同。
C.断,指决断、决定,与《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的“断”意思相同。
D.何为,为什么,“大王来何操”中的“何操”表示拿着什么,两者句式结构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勾践二十一年七月,勾践与楚国使者申包胥就战事进行了探讨;冬十月,勾践又与八位大夫讨论战前准备,勾践灭掉吴国的迫切心情跃然于纸上。
B.申包胥认为战争之道在于智慧、仁爱和勇敢。没有了智慧,无法根据敌我力量的悬殊来采取不同的策略;没有了仁爱,不能和全军将士同甘共苦。
C.大夫苦成认为严明刑罚,士兵就会望而生畏,不敢违抗命令;大夫文种认为明察事物能分辨是非,别人就无法迷惑他。越王对两者的说法褒贬不一。
D.韩非子认为越王勾践把他的台榭放火焚烧而击鼓令人前进,和在江边击鼓令人前进,人们听命是因为奖赏;到战争时人们无反顾之心,也是因为奖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问于申包胥,即已命孤矣。敢告诸大夫,如何?
(2)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
5.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指伏轼致敬)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叙事视角就是讲述故事发展的眼光和角度,也是带领读者走进小说中构建世界的一扇门,犹如摄像机的镜头角度,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的故事内容呈现给观众。视角对故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不同视角观察同样的一件事,就会显现出几个不同的故事表达效果。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关于叙事视角的叙述中,根据视角的不同,将视角分为外聚焦、内聚焦和零聚焦三种类型。

外聚焦视角是一种戏剧化的叙述,指叙述者说的比人物知道的少,即叙述者小于人物。叙述者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其所见所闻,这种视角的特点是仅限于描写人物外在言谈举止,以冷静的态度描述其所见所闻,不介入到故事中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去,对其中反映出的深层次含义不加任何解释。外聚焦仅仅描述事件的外在表现,对人物心理活动和言谈举止不作引导和评价,而把人物语言、动作、行为联系的深层次含义交由读者去推测、去猜想。

《红楼梦》中有着不少外聚焦视角的桥段,在第十八回中元春省亲的内容采用外聚焦叙述。叙述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元春在入风藻宫后回家省亲的一幕幕场景:

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

元春把牌坊上的天仙宝境改为低调的省亲别墅,几个字的差异透露出元春的心思缜密,不免让人猜测元春虽位份尊贵,但在深宫中是处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不敢有一刻的松懈,生怕招摇过市,带来灾祸。外聚焦叙述者与故事中的人物保持一定距离,呈现出疏离”“冷漠的旁观者姿态,需要读者对故事留白进行填补和再创造。

内聚焦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只知道其中某个人物知道的事情,即叙述者等于人物。内聚焦一般借助某个人物的视野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事情,读者能够透过这种视角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内聚焦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叙事手法。以全知叙事为主的小说,巧妙地利用内聚焦将纷繁的信息牵引至一处,既形成了丰富的叙事张力,为作者打开了另一扇窗,又增强了故事的表达效果。但内聚焦有一定的局限性,只知道某个人物知道的事,对这个人物没有看到的事就一无所知,不利于客观、全面把握事件的真相。因此,内聚焦一般是以辅助性的视角而存在。

《红楼梦》第三回叙述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作者采用了内聚焦展开叙述。林黛玉承担了观察者的角色,作者利用林黛玉的眼光来审视在贾府的所见所闻,从她的视野中描写了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初见,从林黛玉眼中认识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从黛玉的视角自然而然地介绍人物出场,让读者同黛玉一样好奇这个传说中的混世魔王是怎样一个人,为故事情节制造了陌生感与悬念感。贾宝玉在反复渲染后隆重登场,借林黛玉陌生的眼光打量贾宝玉的着装、容貌,解了林黛玉和读者的心中疑惑

零聚焦指的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又称上帝视角,叙述者通晓全局,即叙述者大于人物。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观察视角,可以从任何角度叙事:叙述者既可以通晓全局,对故事中的事件鸟瞰全貌,也可以了解人物的每一面特征,透露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还可以洞悉不为人知的秘密。例如,第二十六回运用了零聚焦叙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的误会始末: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回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

在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夜晚敲了贾宝玉的房门,却被正在气头上的晴雯关在门外,惹得一肚子委屈。而贾宝玉对此毫不知情,二人产生了误会。零聚焦叙述让读者知晓二人误会事件的整个过程,向读者解释事件的细节以及剖析二人的内心世界。零聚焦的优势是便于讲清事件的过程、发展态势和复杂的心理活动等。从整体上来看,《红楼梦》延续了传统的零聚焦叙事视角为主的叙事方式。

在叙述角度上,《红楼梦》创造性地以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叙述,充分调动了文本中的叙事视角的灵活转变,进一步撼动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以此推进故事的发展进程,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极高的艺术表达效果。

(摘编自王韬钰《以热奈特叙事视角探究<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事视角是讲故事的眼光和角度,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视角叙述。可呈现不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B.采用外聚焦视角叙述,叙述者小于人物,即叙述者仅仅描述事件和人物的外在表现,不带有主观色彩。
C.采用内聚焦视角叙述,叙述者等于人物,即叙述的是某个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利于呈现事件的全貌。
D.采用零聚焦视角,叙述者大于人物,便于讲清事件全貌和细节,但缺少留白和悬念,表达效果不如其他视角。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春改“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的叙述采用外聚焦视角,能不能读出背后的深意,取决于读者的阅读能力。
B.黛玉与宝玉虽是初见,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里采用内聚焦视角叙述,使得读者不能推测黛玉“眼熟”的原因。
C.《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如果只用黛玉的视角叙事,读者就不会明白误会的缘由,也无法了解误会的整个过程。
D.《红楼梦》的叙事方式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不同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有助于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主要用零聚焦视角叙事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B.《雷雨》C.《百合花》D.《装在套子里的人》
4.请根据材料内容,指出下列文段运用了哪种叙事视角,并简要分析其好处。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这是天山深处的一个矿区,一个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的地方。满山的砾石在西部烈日的灼烤下,散发出铁锈的气味。这儿属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集结到了这里。

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跟随着父母上了山。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我们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教语文的胡老师正领读《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

我们更喜欢作文课,因为胡老师有满肚子的故事。他以前是一个大学教授,发配到新疆就成了我们的老师。他在命题作文前常常给我们讲故事,启发我们。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

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

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

于是,在第二周的作文讲评中,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有坝子上的黄桷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

课上,老师讲到一个叫左宗棠的清朝人收复新疆的故事,还有左公柳的故事,当然还讲到了胡杨树……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想到了山下胜利渠边的一棵孤独的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

山前该有一棵树!

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

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

胡老师的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同学们面面相觑,都有些内疚,也许我们的要求有些过分,在这寸草不生的地方非要一棵树,这不是给老师出难题吗?

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在第二周就有了结果。那应该是春天,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消息树,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

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它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没有夏天的雄壮和秋天的美丽。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杨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

从此,我们开始每天关注着胡杨树的消息,我们盼望着它能发出嫩芽,长叶,然后一树绿荫,到了秋天一树金黄。可是,都万物生长了,它那原本似是而非的萌芽还没一点变化,更不用说生叶了。

一直到夏天,胡杨树还不见绿荫。胡老师说,人挪活,树挪死呀,越是大的树越不容易挪活。那一次,胡老师让我们围绕胡杨树站好,他教会了我们一首诗,是当时课本上没有的,说是给胡杨树精神鼓励。在他的引领下,我们面对胡杨树诵咏: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胡老师再一次给我们上作文课时,他让我们写一写眼前的胡杨树。他启发我们,不要再纠结胡杨树是否发芽、长叶的问题,因为胡杨树是一种伟大的树,它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胡老师还说,胡杨树即便死了,也会在我们山前耸立千年。

胡老师的这段话让我们震撼。这时候,开山的炮声又响了,有石头落在了我们的屋顶,犹如战鼓。听到房顶的咚咚声,大家都会心一笑,齐声背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就在大家认为三而竭时,只听的一声,第四下来了,声音巨大而又沉闷。我们眼前的讲台灰尘四起,有女生吓得尖叫。灰尘散去,我们发现胡老师躺在地上,鲜血从讲台上流了下来……

一块碗口大的飞石击穿教室的屋顶,直击胡老师的头部,老师死在讲台上。

胡老师后来被埋在胜利渠边那个巨大的胡杨树坑里。下葬那天我们围着那个树坑走了一圈又一圈。我们没有哭,感觉胡老师也没有死,他变成了一枚巨大的胡杨树种子。那种子会发芽、长叶,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胡老师死后,我们发现那些似是而非的树芽完全枯萎了,胡杨树也死了。我们没有忘记那棵死去的胡杨树,那是故乡树,我们坚信它死后一千年不倒。细枝已经被风掳去,胡杨树只剩下粗壮的枝干,像一尊神秘的树雕。像正在给我们上课的胡老师,被取走了一层石头的平滑如砥的山坡像一块巨大的黑板。胡老师正指着黑板给我们讲解那段《诗经》。

我们也没忘记去胜利渠边看望胡老师。让我们惊喜的是,在胡老师的孤坟边真的长出了一棵胡杨树。我们围成一圈坐在树下,回忆胡老师,背诵那段《诗经》。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选自2021年第3期《收获》,有删改)

1.下列对胡老师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细节描写表现了胡老师的风趣和在恶劣环境中的从容。
B.“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语言描写很好地塑造了胡老师善于启发和引导、富有教学艺术的师者形象。
C.“胡老师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体现了胡老师对孩子们生存状况的无奈与不忍。
D.胡老师为孩子们讲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左公柳、胡杨树的故事,既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也展现了他的精神境界。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写出了孩子们求学环境的艰苦,也为后文飞石击穿教室的屋顶埋下伏笔。
B.“似是而非的树芽”寄托着希望,胡老师死后,树芽枯萎了,胡杨树也死了,象征着希望的破灭和生命的脆弱。
C.小说结尾对胡杨树和山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了胡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情景,虚实结合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蕴。
D.小说围绕“人和树”的关系,讲述了“盼树”“移树”“救树”“恋树”的故事,儿童视角的应用使叙述自然、有童趣。
3.小说两次引用《诗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4.有评论认为,《山前该有一棵树》蕴含了“人生如树”的感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文本二:

202012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温州举行。迟子建获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评委会认为: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始终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与突出的个人风格。以地域文化为基点,以底层生存为焦点,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使迟子建具有了清晰俊朗的辨识度,更使她具有了卓尔不群的重要性。

(摘编自《澎湃新闻》)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前后“我颤抖不已”和“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分别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和不舍。
B.“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布衣”代表和平宁静的生活,“鼓角声”“铠甲”代表战争。
C.文中的“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在战场、在血腥的搏杀里,脱下铠甲的和平守卫者更是大英雄。
D.文中“我”和周瑜的交谈内容在变化,“我”的感情在变化,可周瑜对待战争的态度却没有变化。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这一细节,营造“我”和周瑜相见的氛围,推动故事的发展;“艾”与“爱”谐音,象征友爱和睦。
B.小说第二段中环境描写突出了梦境的素雅、安静、荒凉、开阔等特点,渲染了战前紧张激烈而又压抑的氛围,为周瑜的出场做了铺垫。
C.第一人称适合直接表达人物情感,便于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本文第一人称的使用,将村妇内心世界的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
D.小说采用梦境方式穿越历史时空,通过类似寓言的方式寄寓人生道理,以女性的视角看待英雄人物,表达了珍爱和平这一主题。
3.文中“我”和周瑜之间存在多处对比,请指出并结合文本分析其艺术效果或作用。
4.文本二中说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与周瑜相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诗意美学”?请结合文本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

梁晓声

马赛夏季的阳光将周蓉的脸晒成了古铜色,那是令大部分法国女性特别欣赏,令大部分法国男人着迷的一种肤色。

每天上班,她都要对着镜子仔细将头发盘起,绝不允许有一丝乱发。她那么认真不仅是出于爱美之心,也是职业使然。法国人对职业女性的仪表要求非常苛刻,着装打扮随便不但会令服务对象不悦,有时甚至会遭到理直气壮的投诉。周蓉很在乎自己作为职业女性能否给人以自信而美好的印象——确切地说,能否给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女人那种印象。

她很敏感于普通法国人怎么看中国人,更敏感普通法国女人怎么看中国女人,怎么看中国职业女性。她经常觉得,自己其实也是中国职业女性的形象使者。她也常常自嘲想法的可笑,有时又骄傲自己所吸引的目光,特别是法国女人的目光。法国人对青年的衣着很宽容,多数法国男女青年比较偏爱休闲装,穿休闲装上班司空见惯。但对三十五岁以上职业女性的衣着打扮,不论法国男人还是女人,都以相当挑剔的眼光看待。

走在街上,周蓉仍像当年是大美人儿时那样引起很高回头率,往往还是青年男女们的。不是因为她仍有多么美,而是因为她那略显忧郁又高傲的气质。她的神情经常略显忧郁,也是必然的。她内心高傲的理由却是,在近十二年里,她几乎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望者了。她头脑里吸收的关于法国文学的知识和见解,已非一般法国人所能相比。有时,她甚至会感到一种寻找不到交流对象的孤独。

一次,在从马赛前往里昂的列车上,她碰巧与一位老先生并坐在一起。对方见她在读乔治·桑的小说集,忍不住问了一句:“您为什么读这样的书?”

那是她从旧书摊上以极少的钱买的。

她微笑着说:“有趣。”

于是,两人之间开始了热烈的对话——

“乔治·桑从没写过多么有趣的小说,她过时了!许多法国青年已经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了。”

“对于我,她并没有过时,我也不是法国青年。”

“但是,她的小说究竟有什么吸引您呢?”

“我觉得,她如同法国的一副假面具。法国以及法国文学,在古典浪漫主义传统的继承与现代派潮流的影响之间至今无所适从,这种矛盾心理最早反映在乔治·桑身上和她的小说中。她想做贵族客厅里的沙龙女王,又想做现代派的弄潮儿。她确定不了自己究竟应该怎样,便以奇装异服和荒唐行径来减压,捎带戏弄一下关注她的人。如今的世界也处于继承传统和迎合现代的矛盾之中,只不过世人已经麻木,不像乔治·桑那么敏感罢了。”

“您是哪国人?"

“中国人。”

“您怎么会是中国人呢?”

“我怎么不可以是中国人呢?”

“您肯定有一部分欧洲血统!我们法国的,或者英国的、德国的?丹麦的、希腊的?我想我猜对了,您的侧面具有一种希腊女性特有的美感……”

对方是位斯文的老先生,但强烈的好奇心使他的表现有些唐突。二零零一年,不论公费还是自费到法国的中国大陆人尚十分有限,能在马赛或里昂见到的则更少,这使普通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大抵是衣着刻板、反应迟钝、表情迷惘、唯唯诺诺,这些形象大多来自早期电视新闻画面和外国电影。中国女人则要么贫穷愚钝、可怜兮兮,要么是珠光宝气、俗不可耐。

法国老先生从没遇到过像周蓉那样气质不凡又有独立思想的中国女性,他接着追问道:“也许我理解错了——您来自台湾吧?”

“不,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大陆人。我是大陆工人的女儿,一位农民的孙女。”周蓉有些不悦,感觉遇到了挑衅。

这时,列车停在了一个小站。老先生又腼腆地问:“最后一个问题,您是从事什么……”

“对不起,我该下车了。”周蓉以为又碰上了一个执着的追求者,干脆起身往车门走。

“请等一下……”,对方追到了车门口,送给她一张自己的名片。

“我只不过希望与您联系……”

她已下车,车轮滚动了。

她低头一看名片,方知对方是一所大学的法国文学教授。她曾想主动联系他,心存几分也许会通过他在大学里谋到一个职位的闪念,但那念头随即很快打消。女儿就要毕业,她对中国的思念强烈无比,归心似箭。

后来,那位法国文学教授的名片被她弄丢了。

每次面对镜子,她都会对镜中的自己感到无法言表的陌生——不仅因为曾经的一头乌发日渐银丝缕缕,眼角日渐细密的鱼尾纹,还因为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女性,恰恰是在近似于流亡国外的十二年里,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过去在国内,她当然也明白此点,但从未像在法国十二年里这么感受强烈。

(摘编自中国青年出版社《人世间》下部第四章)

【注】周蓉原是国内知名教授,前夫私自把女儿带到了法国,周蓉只身来到法国,历经重重困难找到女儿后,却在办理回国的签证时受阻。为了陪伴女儿,她只好留在法国,成为一个为了谋生而到处漂泊的“移民”。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蓉之所以注重自己的外貌和着装,根本原因是她爱美、敏感,很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B.对于自己是中国职业女性的形象使者这一想法,周蓉自嘲其可笑,表明她认识到了自己的虚荣。
C.老先生认定周蓉有欧洲血统,除了因周蓉的才貌特点,还跟他作为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有关。
D.小说插入了法国人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的内容,侧面表现了周蓉在法国谋生的艰难。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蓉对法国文学的见解超过了一般的法国人,有时会产生无人交流的孤独感,这为下文与老先生的热烈对话作铺垫。
B.周蓉由乔治·桑的矛盾心理谈到世界的矛盾,照应了上文她对法国文学的了解,也体现了她作为知识女性的洞察力。
C.周蓉和老先生对乔治·桑小说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分歧,这个分歧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D.小说将周蓉置身于异国的背景中,采用全知视角进行叙述,有利于读者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主人公。
3.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镜子”,请分析其用意。
4.《人世间》代表了梁晓声创作的现实主义高度,体现了他浓浓的家国情怀。请简要分析这种家国情怀在文中的表现。
2023-06-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天下可之掌上     运:运用B.自者也     贼:伤害
C.不夺不                  餍:满足D.税敛,深耕易耨     薄:减轻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D.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一指已故君王,一指古代圣王。文中指尧、舜、禹、汤、文、武等几位圣王。
B.“利吾家”的“家”指家庭,与《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家”相同。
C.万乘,即万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万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D.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用以谦称自己,文中是梁惠王自称。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B.对于梁惠王想要求利的问题,孟子并未直接回应,而是从大夫、士和老百姓的心理出发,从侧面阐明求利对国家的害处。
C.材料二孟子批评那些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实际上也指出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两则材料均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材料一侧重从人性的角度证明其合理性,材料二从治国的角度论证其可行性。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2)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023-06-1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思想家认为客观现实是个虚实结合的世界,所以反映为艺术,也应该虚实结合,才有生命。思想家还认为艺术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才能创造美的形象。这就是化景物为情思的思想。

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才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

清人笪重光《画荃》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些话也是对于虚实结合的很好说明。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

我们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这里夜并非真实的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黑夜,是情感思想中的黑夜。这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

诗人欧阳修有首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这里情感好比是水,上面飘浮着景物。一种忧郁美丽的基本情调,把几种景致联系了起来。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于是成就了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

《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镂金错采、雕绩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动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像。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

以上所说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创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这就是说,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取之于造化自然,但他在笔墨之间表现了山苍木秀、水活石润,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要做到这一点,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都必须有新的东西、新的体会、新的看法、新的表现,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材料二:

中国传统美学一方面否定了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另一方面又否定了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那么,“美”在哪里呢?中国传统美学的回答是:“美”在意象。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即所谓“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灵想之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包括各种审美形态)。

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意象是美的本体,意象也是艺术的本体。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情”“景”的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但是这里所说的“情”与“景”不能理解为互相外在的两个实体化的东西,而是“情”与“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如果“情”“景”二分,互相外在,互相隔离,那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意象。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客体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只有“情”“景”的统一,所谓“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才能构成审美意象。

朱光潜吸取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朱光潜在《论美》这本书的“开场白”就明白指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他在《论文学》这本书的第一节也指出:凡是文艺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

在《诗论》一书中,朱光潜用王国维的“境界”一词来称呼“美”的本体。他说:“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闻胡笳暮角则黯然神伤;就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心情千变万化,风景也随之千变万化,惜别时蜡烛似乎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这两种貌似相反实则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们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他说的“诗的境界”则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意象”。

朱光潜在《诗论》中还强调,“诗的境界”(意象)是每个人的独特的创造,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

(摘编自叶朗《美学原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中的虚实结合不是“虚”和“实”的二分组合,而是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用逼真的形象表现内在的精神。
B.如果《诗经·硕人》没有后两句的“虚”,前五句便只是形象的堆砌,尽管描写细腻工致,却不能创造出空灵的艺术美。
C.意象是美的本体,是“情”与“景”的交融贯通、和谐共生。如果没有“情”与“景”的统一,就没有审美意象。
D.朱光潜认为,文艺源于现实世界又高于现实世界,反映现实人生又超越现实人生,艺术世界比现实人生更纯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的论述对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本质相同,但论述角度不同,材料一为艺术创作,材料二为艺术欣赏。
B.材料一主要用丰富的例子、通俗的语言阐明抽象的美学问题;材料二善于引用美学理论对观点进行多层次阐发。
C.艺术创作之所以要化实为虚,是因为艺术是一种创造。艺术家要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新美,作品才有价值。
D.月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短歌行》《赤壁赋》《虞美人》中月的寄寓不同,这体现了审美意象的独创性。
3.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最符合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的一项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福建莆田诗人林韫林在山东道上作诗云:“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人依此绘一便面(扇面),韫林曰:“画固好,但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之情矣。”请结合材料一,从虚实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023-06-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作此诗时,黄庭坚贬谪戎州(今四川宜宾)。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前韵”,指依前一首诗的韵作诗。这首词是黄庭坚在宴席上与眉山隐士史应之相互酬唱之作。
B.“风前横笛斜吹雨”中的“风雨”与苏轼《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意蕴不同。
C.“身健”“加餐”“舞裙”“歌板”是诗人勉励众人保养行乐之辞,也写出了宴席热闹欢快的场景。
D.“黄花”“白发”色彩明快,相互映衬,照应上阕的“簪花”。赏菊、簪菊是重阳旧俗,寄寓丰富。
2.有人认为,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狂士”形象,其“狂”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3-06-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三年八月丁未,以范仲淹参知政事。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退而上十事,悉采用之。复以富弼为枢密副使,帝以平治责成辅相,命弼主北事,仲淹主西事。弼上当世之务十馀条及安边十三策,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冬十月,以张昷之、王素等为都转运按察使。先是,知谏院欧阳修言:“天下官吏既多,朝廷无由遍知其贤愚善恶,乞立按察之法。于内外朝官三丞郎官中选强干廉明者为之,使至州县,遍见官吏。”从之。富弼、范仲淹复请诏中书、枢密,通选各路转运按察使,不任事者皆罢之。于是昷之等首被兹选。仲淹之选监司也,取班簿,视不才者一笔勾之。壬戌,诏曰:“考课之法旧矣。祥符之际,治致升平,凡下诏条,全务宽大。及此事边,因缘多故,思得应务之才,无亏素餐之道,非赏劝,众志不激励;非甄别,人情不愤悱。”因更定磨勘法,范仲淹、富弼以官冗由磨勘亟,易至高位。京朝官四岁磨勘,至前行郎中止。少卿、监限七十员,有阙乃补。少卿以上,迁官听旨。其法始密于旧矣。十一月丁亥,诏曰:“今之法,推恩太广,以致疏宗蒙泽,雅齿授官,未知立身之道、从政之方,而并阶仕进,非所以审爵重民也。其著为令。”于是更定荫子法。范仲淹、富弼始裁损其制,凡选人必赴铨试不试者永不预选且罢圣节奏荫恩凡长子不限年诸子孙必年过十五弟侄年过二十乃得荫。自是任子之恩杀矣。四年夏,帝与执政论及朋党事,范仲淹对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自古以来,邪正在朝,各为一党,在主上鉴辨之耳。诚使君子相朋为善,其于国家何害?不可禁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庆历党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选人/必赴铨试/不试者永不预选/且罢圣节/奏荫恩凡长子/不限年/诸子孙必年过十五/弟侄年过二十乃得荫
B.凡选人必赴铨试/不试者永不预选/且罢圣节奏荫恩/凡长子不限年/诸子孙必年过十五/弟侄年过二十/乃得荫
C.凡选人/必赴铨试不试者/永不预选/且罢圣节奏荫恩/凡长子不限年诸子/孙必年过十五/弟侄年过二十乃得荫
D.凡选人必赴铨试不试者/永不预选/且罢圣节/奏荫恩凡长子不限年诸子/孙必年过十五/弟侄年过二十/乃得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庆历,古代一种纪年方式,与《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中“庆历”一样,是北宋仁宗的一个年号。
B.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C.荫,封建时代子孙因父祖有功而得到入学、任官或免罪的权利。随荫恤,是因前代功德而获官职或抚恤。
D.所以,与“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一样意义和用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让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致力于天下太平、多次向他询问当时的政事,对其上书的十件事,全部予以采用。
B.仁宗先后重用了范仲淹和富弼,让他们分别主持西部和北部边防事务。富弼献上当世事务及安边政策各十多条。
C.欧阳修建议担任按察职务的人须强干廉明,范仲淹在选择监察的官员时,将不能胜任和没有才干的人一律罢除。
D.因为官吏考核的法规已陈旧,不适合当时天下太平的现状,仁宗就让范仲淹、富弼改革考课法来激励人情志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
(2)诚使君子相朋为善,其于国家何害?
5.仁宗为何要改革荫子法?范仲淹、富弼对此采取了什么措施?请简要说明。
2023-06-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