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二)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拜为典属国,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深于此                      恨:遗憾
B.南乡拜而死                      南乡:面朝南
C.归营                            舆:用车子载送
D.不饮食                         绝:全然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B.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C.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D.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为取士考试的形式。
B.德佑,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古代帝王在位期间用年号来纪年。
C.单于,意为广大之貌,是少数民族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D.秩,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不顾朋友劝阻,召集郡中豪杰上万人响应皇帝的诏令,并倾尽家财为军费。
B.文天祥逃到南岭时,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他仓皇出逃,后来被王惟义逮捕。
C.单于希望苏武能效忠自己,他先斩虞常,又以剑威逼张胜,试图胁迫苏武投降。
D.文天祥求死殉国,苏武自杀保全气节,他们不屈的民族气节感动了外族首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3)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2022-01-2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黔小景

沈从文

三月间的贵州深山里,雨总是特别多,快出嫁时乡下姑娘们的眼泪一样。春雨落后,大小路上烂泥如膏,各处有崩坏的土坎,各处有挨饿太久全身黑区区的老鸦,许多小屋子里,都有面色憔悴的妇人,望到屋檐外的景致发愁。

官路上,这时节正有多少人在泥里雨里奔走。有送递文件的公门中人,有向远亲奔差事的人,有骑了马回籍的小官,有正行法事的男女巫师。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在这官路上来往。

春雨一落后,路上难走了。于是许多路旁的小客舍里,天黑前都有了商人落脚。

有一天,有那么两个人,落脚到一个孤单的客栈里。

他们因为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掉在大帮商人后面,落雨天气照例昏黑又极早,所以不到黄昏,两人就停顿下来了。

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今天是他的生日,这老人白天一个人还念到这生日,想不到晚上就来那么两个客人了。

两个客一面洗脚,一面就问有什么吃的。

这老人站到一旁好笑,说:“除了干豇豆,什么也没有了。”

年青那个商人说:“你们开铺子,用豇豆待客吗?”

“平常有谁肯到我这里住?到我这儿坐坐的,全是接一个火吃一袋烟的过路人。我这干豇豆本来留着自己吃的,你们是我这店里今年第一个客。对不起你们,马马虎虎凑乎吃一顿吧。我们这里买肉,远得很,隔寨子还有二十四里路,下了雨路也走不得。”

门外边雨渐渐已止住了,天上有些地方云开了眼,云开处皆成为桃红颜色,在黄昏里明媚如画,看那样子明天会放晴了。

坐在门边的主人,好像十分快乐,像小孩子的神气自言自语说着:“晴了,晴了,我昨天做梦,也梦到天会晴。” 有许多乡下人,在落春雨时都只梦到天晴,所以这时节,一定也有许多人,在向另一个人说他的梦。

他望着客人把脚洗完了,赶忙走到房里去,取出两双鞋子来。那个年青一点儿的客,一面穿鞋一面说:“怎么你的鞋子这样同我的脚合式!”

年长商人就笑了:“这兆头是中在你讨媳妇的,我应当喝你的喜酒。”

“我媳妇还在吃奶咧。”两人于是大声笑着。

那老人在旁边听到客人的调笑,也笑着。但这两双鞋子,却是他在冬天刚死去的儿子的。两个商人正谈到家庭儿女的事情,年青人看到老头子孤单单地在此住下,生了好奇的心。

“老板,你一个人在这里住吗?”

“我一个人。”说了又自言自语似的,“嗳,就是我一个人。”

“你儿子呢?”

这老头子正因为想到死去的儿子,有些地方很同面前的年青人相像,本来要说“儿子死了”,又改口说:“儿子上云南做生意去了。”

两个商人穿了鞋子,到门边凳子上坐下。

他们望到门外黄昏景致,望到对过路旁一些小小菜圃,油菜花开得黄澄澄的,好像散碎金子。

黄昏景致更美丽了,晚晴正如人病后新愈,柔和而十分脆弱,仿佛在微笑,又仿佛有种忧愁,沉默无言。

这时老板在屋里,本来想走出去,望到两个客人用手指点对面菜畦,以为正指到那个土堆,就不出去了。那土堆下面就埋着他的儿子,是在这人死过一天后,老年人背了那个尸身,埋在自己挖掘的土坑里,再为他加上二十撮箕生土做成小坟,留下个标志的。

慢慢地夜就来了。

屋子里已暗得望不分明物件,在门外边的两个商人,回头望到灶边一团火光,老板却痴坐在灶边不动。年青人就喊他点灯。这老人近来一到夜时就睡觉,不用灯火有两三月了。

吃过晚饭后,老人就在锅里洗碗,两个商人坐在灶口前,把干松枝塞到灶肚里去,看那松枝着火时,訇然一轰,觉得十分快乐。

洗完了碗,只一会儿,老头子就说,若客人不睡,他想先睡。说是要睡,已走到自己房里睡去了,不过一会儿,却又走出来,说是不想就睡,傍着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

几个人谈起话来。他们问他有六十几,他说应当再加十岁去猜,又问他住到这里有多久,他说并不多久,只二三十年。他们问他还有多少亲戚,他就像在哄骗自己,把一些多年来已毫无消息的亲戚一一数着,且告诉他们,这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他们问他那个上云南做生意的儿子,要多久回来一次,他打量了一下说:“冬天快过年了回来一次,还送了云南出的大头菜。”

说了许多他自己都不甚明白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话可说,使他自己也觉得今天有点奇怪。平常他就从没有想到那些亲戚熟人,也从不想到同谁去谈这些事,但今天是不必谈到的也谈到,近于自慰的谎话也说了很多。到后,商人中那个年长的,提议要睡了,这侄儿却以为时间还太早了一点,托故他还不消化,要再缓一点。因此年长商人睡后,年青商人还坐到那条板凳上,又同老头子谈了许久闲话。

到末了,这年青商人也睡去了,老头子一面答应着明天喊叫他们早起,一面还是坐在灶边,望着灶口的闪烁火光,不即起身。

第二天天明以后,他们起来时,屋子还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媒燃灯,稀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坐在那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这人半夜里死了。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把留给自己吃的干豇豆拿出来待客,既写出了生活的贫苦,也表现了老人因生日有客到的欢喜。
B.老人和许多乡下人一样,落雨梦天晴,天晴便高兴,表明老人知足常乐,生活愿望非常简单朴素。
C.老人亲手埋葬了儿子,“背了那个尸身”“加上二十撮箕生土”平静的叙述写出了老人悲凉的人生。
D.年轻的商人询问老人的家人,并陪老人闲谈了许久,表明年轻人涉世未深,还保留着善良与同情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黔小景”为题,以贵州深山的小人物、小场景展现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生存境况的大图景。
B.小说首段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当地人的生存环境,突出了贵州深山春天雨水多,道路泥泞的特点。
C.小说情节随时间推移展开,用老人的限知视角讲述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晚景凄凉的老人形象。
D.小说的语言平常朴素,含蓄隽永,在叙事中隐含着作者的孤独和忧思,具有一种独特的抒情韵味。
3.请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4.商人第二天起来才发现老人在半夜里死去,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2-01-2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如从此时到彼时、从此地到彼地之间隔着一个长度,人们就把这种时间、空间相隔的长度叫做距离。“心理距离”说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而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能够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的缘故。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另是一种眼光,从它那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美丽、清新的世界。“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在这些诗人的眼中,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已彻底改变了,所以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艺术作品是否能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的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我们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这样,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一种痛苦的自伤身世了。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 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它既不使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使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这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之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就艺术创作而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这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也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思想文化极其低下的审美主体而言,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也会因“距离丧失”而想入非非。艺术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诗化原则、陌生化原则、变形原则、程式化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艺术家为了使其艺术品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所采取的艺术处理。

(摘编自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材料二: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能太过,可能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嚎啕,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指审美主体与欣赏对象在心理上保持的距离,它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B.竹子在古代诗人笔下具有坚韧、淡泊等人格特征,是因为诗人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而获得了美的体验。
C.艺术作品中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贴近就愈能打动我们,同时也可能让我们失去愉快的审美体验。
D.实用态度对于审美而言并无益处,审美者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必须在审美时尽可能减少实用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艺术作品的领会能力跟个人经历有关,可见,经历越丰富的人越容易获得审美体验。
B.审美主体如能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就能达到“不即不离”的理想境界。
C.农人辛苦耕作所感受到的况味,不像陶诗中的那般闲逸,在于文化水平低和生活阅历少。
D.材料二中朱光潜先生提出的“适当的距离”与材料一中的“不即不离”的观点基本一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现象符合审美体验中有“适当的距离”的一项是(     
A.明代遗老读了王渔洋悼明亡的《秋柳》后,不由得自伤身世。
B.有些观众对戏剧中秦桧这一角色非常憎恨,继而谩骂其扮演者。
C.有人看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后,去考证蒙娜丽莎的身份。
D.苏轼在沙湖道中遇雨,仍吟啸徐行,随后写下名篇《定风波》。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022-01-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夜

杜甫

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

胡雏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注]本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时杜甫客居夔州西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起笔切题,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夜不能寐,倚楼遐思,遥望星辰。
B.颈联“风云气”对“战伐尘”,对仗工稳,写出了变化无常、兵荒马乱的局势。
C.尾联笔法错综变化,情景交融,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感悟诗人的愿景。
D.本诗为五律,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2-01-1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二)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刻苦学儒,不奖励             俟:等待
B.是改太子右庶子                    坐:因为
C.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凡:凡是
D.位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低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B.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C.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D.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是对参加科举殿试录取为一、二、三甲者的统称。
B.谥,是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
C.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用文言写的内容充实、质朴流畅的散体文,与骈文相对。
D.经传,经指儒家的经典,传指与经书相关的传记,后以经传泛指儒家的重要典籍。
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从小失去了父亲,寄养在堂兄家中, 他勤奋钻研儒家经典,后来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在当时知名。
B.韩愈说话率直、无所回避,操行正直,不擅长应付世务,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因触怒皇帝而被贬。
C.韩愈为人宽宏通达,与人交往不受对方身份地位的影响。在裴锷、孟郊和张籍寒微之时,他就尊重赏识他们,也因此被人非议。
D.韩愈乐于奖掖后辈。他把十几个后辈招进家中教导,即使影响自己的生活也不在意;他为李蟠作《师说》来嘉奖和鼓励他。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2)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2022-01-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了。

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一排小叶杨树。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供给先后考上高小和初中的哥和我的学杂费用。

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

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篷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于无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父亲去世已经整整二十五年,他经手盖的厦屋和他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结构的新房了,只留下他亲手栽的两棵树还勃勃生机,一棵满枝尖锐硬刺儿的皂荚树,守护着祖宗的坟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

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半天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

(节选自陈忠实《父亲的树》)

文本二:

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我的兴趣就不仅仅局限于验证自己的生活印象了。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画卷……所有这些震撼人心的书籍,使我的眼睛摆脱开家乡灞河川道那条狭窄的天地,了解到在这小小的黄土高原的夹缝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的精神里似乎注入了一种强烈的激素,跃跃欲成一番事业了。父亲自幼对我的教诲,比如说人要忠诚老实啦,本分啦,勤俭啦,就不再具有权威的力量。我尊重人的这些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一种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事业、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品质。

父亲对我的要求很实际,要我念点儿书,识得字儿,算个数不叫人哄了就行了,他劝我做个农民,回乡种庄稼,他觉得由我来继续以农为本的农业是最合适的。开始我听信他的话,后来就觉得可笑了,让我挖一辈子土粪而只求得一碗饱饭,我的一生的年华就算虚度了。大约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想搞文学创作的理想就基本形成了。

(节选自陈忠实《我的文学生涯》)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回老家的心情是愉悦轻松的,既有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也有想忘记城里的烦扰事的逃避现实的心态。
B.父亲的职业是农民,他一生坚持种树,因为树能卖钱,他种树主要是为了贴补家用,给“我”和哥哥交学费。
C.父亲有先见之明,生前为我们种下两棵重要的树,一棵是守护陵墓的皂荚树,一棵是与“我”有心灵感应的椿树。
D.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但他眼界有限,使“我”走上写作之路和更广阔的世界的是阅读和书籍。
2.下列对文本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二自然段写“我”和哥哥拔草聊天,看似闲笔,实则写出了兄弟情深,也引出了关于父亲栽树的回忆。
B.文本一椿树“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用了夸张的手法,意在表现父亲的形象如椿树般高大。
C.文本一结尾描写了椿树开花的情景,清新的花香和轻柔祥和的蜂鸣不仅写出了椿树的美,也表现了村庄的宁静。
D.文本二中写了父亲对“我”的教育,简单朴实的教诲既写出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也丰富了父亲的形象。
3.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有人评论陈忠实散文的艺术个性是以“淡笔写浓情”。请结合文本一,从选材和语言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022-01-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人的心中,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庭、家族、国家紧密相连。从家出发,个人、家庭、群体、国家乃至天下,一脉相承,共同支撑着我们的理想。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首先,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基于我们祖先对天的敬畏。天是最高的境界。天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从自然层面来说,日月运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有其亘古不变的运行规律。从社会层面来说,天就是老百姓。《尚书·泰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在中国古代,民的地位是很高的。由此说来,敬天就是敬畏百姓,敬畏生命。

从个体来说,他的一言一行也必须心中有天,以德昭示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与国家、与天下是密切相关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家国理论,以修身为起点,强调内心修养、个人行为的重要性,最终以经世济民为目标。因为一个人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关系到家族的荣耀,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更关系到天下兴亡。

其次,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出对国家统一的认同。《礼记·礼运》将远古历史的运行,分为天下为公天下为家两种形态。天下为公,是说天下乃天下人共有之天下,是谓大同。当历史进入到私有制社会以后,以血缘为纽带,天下为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是国家的雏形。如何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便成为核心问题。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周秦汉唐,中国封建社会真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富强,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康乾盛世,尊奉中华始祖,修建历代帝王庙,强调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岂可以东西别之乎。在乾隆眼中,中华统绪,不绝如线。这是《春秋》大义中最核心的观念,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根本所系。中华一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再次,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出对民族强盛的热切期盼。每一个中华儿女,无论生在何时,身在何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称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古往今来,那些为中华民族崛起而献身的人们也许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而他们的实干精神,却在生动诠释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家国情怀和不屈品格。

这种对天的敬畏、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民族强盛的期盼等家国情怀,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得到全新的诠释,展现出中国人民如履薄冰的谨慎、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投桃报李的气度和战到底的决心。《诗经·秦风》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和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将继续为中国自身发展,为国际抗疫合作,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刘跃进《家国情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脊梁》)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家国同构表现为家国同、家国同、家国同、家国同、家国同。先来看家国同,它要求治家与治国同样遵循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的相同伦理原则。再来看家国同,无论道家的无为而治还是儒家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遵循同样的管理原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家国同来说,孟子强调四端,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中国文化强调以德服人,为政以德,治家以德,无德者将丧失立足的基础,也就失去了治家、治国的人格底线。接下来看家国同,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中,从一家之长,到一地之长,再到一国之长,其治理模式并无本质区别。因此,中国文化顺理成章地认可并选择了家庭管理中的家长制和国家治理中的精英政府模式。最后来看家国同,在面对国家灾难、社会危机以及”“难以两全时,中国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大局观和舍生忘死、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

在西方文化中,被看作两个不同的领域,遵循着不同的组织原则和治理原则。为了维护人的天生自由权,人们订立契约、成立政府;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在这种关系中,家庭只是人的自由权和财产权的结合体,政府是国家的临时代理机构,家国之间往往处于个人自由权、财产权的对立关系中,需要不同政治团体之间的权力斗争和选举政治来加以平衡。

(摘编自万君宝《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怎样异于西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是最高的境界,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从社会层面来说,天是抽象的;从自然层面来说,天又是具体的。
B.天下为家,指天下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少数人的天下。在这种历史形态下,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成为核心问题。
C.家国同“道”的“道”指管理原则。“无为而治”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遵循家国同“道”。
D.在西方文化中,“家”和“国”是不同的领域,其组织原则和治理原则不同。成立“国”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家”的利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所以关系到家族的荣耀、国家的盛衰以及天下兴亡,是因为强调了内心修养、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B.康乾盛世,尊奉中华始祖,修建历代帝王庙,强调中华一统,目的是增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C.鲁迅先生认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是中国的脊梁,他们都有实干精神。可见,实干是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
D.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西方人不同,在面对诸如国家灾难、社会危机的时候,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有大局观,更能处理好家国关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成品的木匠和下落不明的椅子     

赵冬妮

我一度想过做个木匠。这似乎始于我和阿荣结伴回家的路上。阿荣是我的同桌,矮小敦实,她走路脚下是有声音的,还有呼吸,在那很短的一段路里,急促而沉稳,至今我都还清晰地记得。有一天,阿荣告诉我,她课后一直在校办木工厂做活儿,快有一年了,她问我要不要去,木工师傅答应接收班上六个同学,让她开个名单,她说:主要是能学些手艺,将来我想做木匠。

校办木工厂远离学校,近百平方米的简易房,周边没有树木,但初春包围了那座房子。老师傅从工具箱里一件件拿出工具,平刨、凿子、羊角锤、刀锯、框锯,种种型号,这些工具的名称成为学工劳动第一天的开场白。师傅展出的工具大都眼熟,我家有几件,新奇的事物是电刨和电锯。电锯是边缘有满满一圈锋利牙齿的圆锯片,固定在锯床上,电会使它飞转,扣进去每一块木板,它都近乎奇怪地发出痛苦又欢快的怒吼,它用尖叫作业。破开木板之初,我总要先闭上眼,不敢去看。心里牢记着不能松手,按住木板,朝着转动的锯片缓慢推进去。一块木板转眼间走完它的旅程,一分为二。而电刨会抚平伤口和所有断裂的痕迹,刨刀像舌头,舔过几下,木板褪去粗糙,最终摸起来光滑如水。电刨用刀刃造就光滑,光滑得让人不禁惊讶。

椅子占据了一半的空间。椅子上叠着椅子,全都缺胳膊少腿的,有的靠背空心了,一根横撑也没有,有横撑的一头脱落,另外一头榫还勾留在卯眼里。没了侧杆的,前后腿劈叉分了家,失去前杆的,就两条前腿左右分家,像一头受伤的小鹿要跪下来。仅剩四条腿的椅子也不少,椅座面一片板条都不在,像椅子不屈的灵魂,先从结构框架上守住自己,最终就不会分崩离析。更多的椅子需要接一条新腿,或两条新腿。单独的腿,还有半截腿,露出陈旧或新鲜的硬木茬,全是硬杂木,要是从树的年龄算起,它们或许比我们还要大。哪怕它们曾有过一片山地,现在也早离开了那里,被运送到城市里来,又从我们身上感受到另一种生命生长的力量。

并不是永远有美好的木板向电锯里推送。有时看看一条后腿能不能改造,长的截短,或破开变成侧杆、前杆,两三把椅子拼凑成一把,椅子就有了不同颜色的腿。每条腿都固执,爱着自己的颜色。无论你怎样刨,刨掉一层又一层,刨到心了还是原生色。这样的椅子,往往出自阿荣之手。我也第一次发现阿荣的手指短小却结实,平凿在手,像嵌在石头里,切割出卯线里的小碎片,再用羊角锤,锤打凿头,又准又平,卯孔成了,切割榫头,师傅修好细节她再组装。她几乎是个熟手了,我和男生却还在废木腿上反复做练习。男生认为阿荣的手不是有劲,是有准。我觉得到了我这儿,一切皆不对,样样需要你来对付,凿子、榔锤不听话,就连我自己的手都抗拒我,不再柔软顺从,反而露出它笨拙的一面。

清明过后,大地暖透,小草在墙角和无人走过的空地生长出来,从铁丝网这一头爬向那一头。沿窗台边堆放的残椅下,也绿茸茸一片,一棵喇叭花的幼藤才一指长,就开始爬蔓,顺着一条榯腿向上攀缘。我们在院子里吃完午饭,饭盒放在脚边,在大门两边坐着。师傅出来进去,洗净自己的饭盒,收净刨床下的刨花或整修锯齿。师傅一向低声慢诉,对学生很宽容和气。三个月学木工,能学出个什么样,大概他心知,一次劳动锻炼而已。看我终于凿出一个卯孔时,他也会很认可地笑,赞赏我。我到底能把卯料和榫料装在一起了,俩家伙严丝合缝咬在一起,掰都掰不开,合二为一。我也心知,这离一把完整的椅子实在还很远。

一辆半截卡车说来就来了,直突突地开进院子里,载来一堆破烂桌椅,我们慢腾腾地把它们一把把从车上卸下,惨不成样的直接丢院里,尚可救药的搬进屋,我在心里叫它们大人物。大人物来时灰突突的,离开时就变了,也并非焕然一新,但它们身上什么也不缺了,有前腿,有靠背,后腿笔直,成为中流砥柱,侧杆撑起板条,可以安心坐上去。我觉得自己和它们走过了再生之日。每个大人物都有一个我们凿出的卯和榫,都由一条腿走向一把椅子。

又回到了教室里,阿荣没有来了。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坐在那些玉树临风的高个同学中间,顿时矮小起来。在教室最后,黑板又远又小,粉笔字总有几个看不清楚。全班的椅子都在我面前,一个个看过去,心里疑惑自己修过的椅子怎么一把也不在。我写了一篇作文,语文老师看了说好,似乎老师最欣赏一段细节。她在我们班读,又领着我到年级其他班去读。我走到讲台上,开始小声读作文。在慌张等待的一两分钟里,我的目光尽量飞快地扫过,到底没见到哪个大人物椅子出现在哪间教室里。

两年后,在恢复高考的热风中,我考进了大学,也就几乎很少再回头去看自己——那个半途而废的小木匠。倒是有一把小手刨,我在旧货市场遇到,就把它买回来,一直放在书架上。

(选自《散文》2021年第8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阿荣觉得木匠活可以谋生,从文末“半途而废”可以看出她的价值观影响过我。
B.作者喜欢电锯和电刨,电锯的力量能割开木板,而电刨能够将粗糙打磨平滑。
C.清明后校办木工厂的春色生机勃勃,作者借此控诉那些破坏椅子的野蛮行为。
D.师傅很有匠人范儿,饭盒干净场地刨花收拾干净,这些人物是“中流砥柱”。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于状物。各种椅子“靠背空心了”“仅剩四条腿的”“两三把椅子拼凑”“大人物”等,描摹逼真。这与《故都的秋》中的写景手法一样细腻,富有情趣。
B.文章人物描写简练传神如阿荣的脚步急促而沉稳、师傅低声慢诉、老师领我到年级各班念范文,这也体现了鲁迅对描写“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要求。
C.文章用词富有力量感。如长的椅腿“截短”或“破开”、“切割”出小碎片、“锤打”凿头等,展现出一种阳刚美,劳动的美好超越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苦。
D.本文以修椅子为明线,以阿荣的命运沉浮为暗线,交织起来组织材料,串起各种劳动生活场景,展现了“我”心灵成长的历程,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本文立意时将“椅子”和“少年”联系起来,彼此呼应。请简要分析这种“呼应”写法的作用。
4.文章结尾写到“大人物”椅子下落不明,如果改写成“我”发现它们都在教室,你更赞成哪一种结尾?请简述理由。
2021-12-10更新 | 33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平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说《地泉》是作家阳翰笙的代表作。上世纪30年代《地泉》再版之际,阳翰笙邀请作家茅盾为其作序。茅盾在文中直言不讳:《地泉》缺乏对于社会现象全部的、非片面的认识”“缺乏有感情地去影响读者的艺术手腕。为人作序,像茅盾这般指出作品不足,而且言辞如此犀利者,并不多见。在再版后的《地泉》一书中,阳翰笙不仅全文收入这篇序言,还收入了其它几篇含有批评意见的文章,目的就是使我及本书的读者,都能从他们正确的批评中,得到些宝贵的教训

焦菊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总导演,曾针对戏剧界过于看重明星效用现象提出批评。他认为,即使靠明星赢得了眼前的票房,但从戏剧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看,也得不偿失。所言理性中肯,并不怕薄了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情面,对当时一味追逐明星的舞台倾向发出了清醒之声。

这表明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镜子与良药。今天,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层出不穷,尤为需要文艺评论增强朝气锐气,更好发挥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是来自文艺现场的呼唤,也是推动文艺发展的必然要求。

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首先要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对文艺评论者来说,具备批评精神,意味着敢于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能碍于情面,避而不谈,要客观公正地从作品出发,对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断与评价。事实证明,那些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文艺评论,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具备批评精神的文艺评论能够帮助自己客观认识创作得失,提升艺术创作水准和思想认识水平。对读者观众来说,通过批评性的意见,能更全面地认识文艺作品,更深入地理解文艺现象。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有洞见的文艺锐评更能得到受众的信赖珍视和自发传播。倡导批评精神、强化褒贬甄别功能的文艺评论,还有助于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促进文艺生态健康有序地发展。

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要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根基。评论者要能够从思想、艺术等多个维度,对文艺作品做出精到的分析,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肯定优长,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在20世纪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中,古老的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去芜存菁、重获新生,一些理论评论家的专业眼光和评论引导功不可没。

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还要走出书斋和自我的小天地,深入广阔的文艺现场。只有深入文艺现场,文艺评论者才能逐步培养起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敏锐的感受力和精准的判断力,才能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及时捕捉到文艺创作、文艺生态与文艺思潮的新动向与新气象。这样写出来的文艺评论,也就跳出了自说自话”“隔靴搔痒等窠臼,言之有物、生机涌动,更容易引发共鸣,让文艺评论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着文艺的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离不开强有力的文艺评论。增强朝气和锐气,新时代文艺评论必将大有可为。

(摘编自徐馨《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

材料二:

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是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但事实上,因为利益和偏好而对文艺作品进行无原则吹捧和无根据棒打的现象却总是存在的。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就在《骂杀与捧杀》中就批评过这种的乱象,并指出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文艺评论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人人都是评论者成为现实,公号、微博、短评、短视频、弹幕等,构成文艺评论的大千世界。由于受到各种利益、动机、个人偏见、商业竞争的驱动,骂杀和捧杀现象常常出现。其恶果在于,扰乱文艺评论的生态,混淆观众和读者的视听,引发种种人为的对立和冲突。这几乎可以说是文艺界的公害,不仅影响到创作生产者的利益,而且也伤害了观众和读者的权利。

这种骂杀和捧杀,其共同点是只顾利益、只讲立场、罔顾事实、罔顾理性。有的对文艺作品过度拔高,甚至举劣为优,艺术创新”“史诗”“才华横溢”“艺术高峰”“黑马等帽子满天飞,背后其实反映的往往是票子、圈子、面子这所谓三子的利益;有的则是对文艺作品大打出手,指责作品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剧集才刚刚开播、电影还没有上映,他们只是根据演职员名称、幕后消息、映前广告等就盖棺定论,背后反映的往往是个人好恶、博眼球动机和种种不可告人的商业利益。与此相关,还有完全主观的选边刷高分和选边刷低分,党同伐异、硝烟弥漫,造成评论生态的种种不健康乱象。创作者们深恶痛绝,观众读者嗤之以鼻。

(摘编自尹鸿《肃骂杀捧杀之乱象,倡风清气正之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盾坚守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直言不讳地对阳翰笙的小说《地泉》提出了批评意见。
B.文艺评论者须具备批评精神,敢于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艺作品,这样才能发挥文艺评论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
C.文艺评论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人人都是评论者已成现实,文艺评论的生态因而遭到破坏,引发人为的对立和冲突。
D.“骂杀”和“捧杀“表面上是矛盾的两种现象,但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只顾利益,只讲立场,罔顾事实与理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评论者倘碍于情面,就会对所看到的问题避而不谈,甚至会把“史诗”类高帽冠于劣质作品。
B.文艺评论一旦失去朝气和锐气,也就会缺乏批判精神,不利于促进文艺生态健康有序地发展。
C.若抱“躲进‘书斋’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态度,文艺评论者就难跳出“自说自话”“ 隔靴搔痒”的窠臼。
D.“骂杀”和“捧杀”现象扰乱了文艺评论生态,几乎成为文艺界的公害,文艺评论者应该自律。
3.下列选项中,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关于良药的名言,论证了文艺评论能够帮作家艺术家客观认识自己,让读者观众全面认识作品。
B.材料一举20世纪戏曲艺术重获新生之例,表明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需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根基。
C.材料二引用鲁迅的话,论证了那种基于自身利益与偏好的骂杀与捧杀乱象由来已久,并使文艺批评失去威力。
D.材料二用两个“有的”一个“还有”,列举了三种情况,使读者对骂杀与捧杀的乱象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两则材料都是文艺评论,但论述的角度和论述内容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牵风记(节选)

徐怀中

“野政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

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打起了口哨。

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做出重新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嘁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

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以负责地向你们声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坤角儿,绝对没有!”

“有!”“有!”台下齐声揭露。

小分队里确实有两位女演员,可是今晚排定的节目单里没有女角,分派她们俩反串鬼子兵。

团长齐竞接到报告,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有人认出了团长,彼此提醒:“一号!”“一号!”

前面几排观众端端正正坐好了,远处的人似乎觉察出有什么不对头,也都不敢再出声了。齐竞这才开始队前训话:“丢人现眼!给八路军丢人现眼!给‘虎团’全团将士丢人现眼!”

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齐竞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

老乡们叹息说,可惜一台好节目,就这样吹灯拔蜡了。

“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

“虎团”团长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个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样子,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

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提出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

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汪可逾。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

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他心想,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着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

“欢迎欢迎!请到台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

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高兴得迫不及待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

“啊哟!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做回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来,等待恢复演出。自然是由齐竞担任了报幕员:“安静!安静!现在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

“好!”

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

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抛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

二十世纪末,军事科学院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根据地。抗战初期许多著名战例,便发生在这一带,日军发起规模空前的一九四二年五月“大扫荡”,此地也正是遭受祸害的中心地区。当地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作为亲历者接受了采访。

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句话了。而要成年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了几支古琴曲,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一个空弦音。

那天独立第九旅举办的军民同乐晩会,远远超出了娱乐的涵义,令战史编写组各位将校难以置信。

而事实上,那个夜晚军情正是十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向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退”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敌回援,变被动为主动。敌我双方作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

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来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声招呼,让她终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

转眼之间,台上已经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痕迹。“一号”和他的两名警卫员已经上马了,团民运科科长跑来报告,说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齐竞一听就急了:“你有脑子没有?她拿着边区政府的介绍信,要去太行二中,你半路把人给拐跑了,怎么交代?”远远看见小汪深一脚浅一脚向这边跟跑过来,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她!”

齐竞一抖缰绳飞奔而去,两名骑兵通信员紧随其后,消失在黑暗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慰问演出的演员人数少,都是老面孔,加上没有女角,导致战士对节目失去兴致,在台下起哄乱喊。
B.团长齐竞的出场让慰问现场乱糟糟的局面迅速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齐竞在战士中的巨大影响力。
C.老人们对汪可逾的演奏记忆犹新,而对当年战斗中的细节记忆模糊,说明他们当时对战事习以为常。
D.齐竞对民运科科长的喝令简短而有力,果断拒绝汪可逾参军,显示了其军人气质,也暗示出军情紧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士的发难,团长的训斥,老乡们的感叹,都为后面女主人公汪可逾的出场及演奏蓄势,情节上跌宕起伏。
B.小说善于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如汪可逾毛遂自荐表演,但她的技艺其实“尚不娴熟”,个性积极主动但缺少自知之明。
C.文中描写汪可逾的音乐演奏很有艺术特色,如“洪亮一如铜钟”等句,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她演奏的精彩。
D.画横线的句子一方面交代小说的故事背景,另一方面开启下文,由军民同乐的晚会转到讲述严峻的战争局势。
3.小说节选部分可看出齐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作者说:“我们的战争文学,当然要写金戈铁马,要写血与火的考验,但不能味局限于此沦为套路。”据此,你认为《牵风记》为何要写一次差点夭折的慰问演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