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形成于隋唐,盛行于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中调,沿用了古体诗词的形式。
B.新月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闻一多、徐志摩、郭沫若等都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C.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原则”,即“音乐美”“意象美”“建筑美”。《死水》是体现并发展了“三美”格律诗论特点的代表诗作。
D.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死水》属于新诗中的格律诗。
2022-03-03更新 | 40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京师大静海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与“然则一羽之不举”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是乃仁术也
2023-01-09更新 | 5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悲惨世界》     狄更斯                      英国     批判现实主义
B.《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聂赫留朵夫
C.《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国     桑地亚哥
D.《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委内瑞拉     魔幻现实主义
2022-01-04更新 | 40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练习(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历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史记》是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2022-01-01更新 | 39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5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时常常以籍贯来称呼人,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所以称之为“孟襄阳”。
B.古时候,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例如“汉阳”指的是汉江南面,“华阴”指华山南面。
C.古代天文历法中,农历每月初一称之为“朔”,每月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末一天为“晦”。
D.城墙有内外之分,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可以理解为“城市”。
2022-06-25更新 | 3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上片侧重描绘洞庭湖月下的优美景色,下片着重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将情与景完美地融为一体。
B.“近中秋”看似平淡,却有多重作用:交代节令时间,为后文写月做铺垫;此时月明,又呼应下阕 “孤光自照”之意。
C.这首词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但是两位作者的观察角度有所不同:杜甫是登楼俯瞰,张孝祥是荡舟平视。
D.“不知今夕何为”与《赤壁赋》里的“不知东方之既白”都写了诗人饮醉后宠辱皆忘之状,皆有曲终奏雅之效。
2.“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念奴娇·过洞庭》与杜甫的《登岳阳楼》,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北征

裴让之

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

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

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

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出塞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①裴让之:北齐河东闻喜人。东魏时曾任屯田主客郎中,又任高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等职。
②烽燧:烽火,白天放烟报警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③骝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北征》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写外敌入侵,送友人北征杀敌卫国,全诗洋溢着立功疆场的豪情。
B.《送北征》由眼前事想象壮士驰骋疆场,空间上远近交错,时空跳跃,充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C.《出塞》中勇武不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
D.《送北征》送壮士出征,预想战争结果,表现壮士慷慨赴敌的豪情;《出塞》回顾刚刚结束的战斗,塑造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
2.鉴赏“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中“惊”的用字之妙。
3.《出塞》 是如何塑造英雄形象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沛公霸上
B.素留侯张良
C.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D.杀人如不能
9 .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今得近乡关。


【注】①凌云: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气”。②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③湔祓:指荐拔。④割鸡:语出《论语·阳货》,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孔子到了子由做县宰的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司马相如的故事盛赞朋友才华横溢,并用借代手法表明其身居卑微的官位,前后对比,感情强烈。
B.颔联写友人本应安享晚年,却依旧为仕途奔走,只能等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挂冠归去,终老家山。
C.颈联以不合正常句式的节奏构成对偶,诗句读来拗崛顿挫,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牢骚不平之气。
D.诗人在结尾向执政诸公吁请,希望他们从中斡旋,推荐自己做个靠近家乡的地方官,语气委婉而谦卑。
2.诗人给执政诸公的“寄语”情感复杂,请你结合诗句加以具体分析。
2022-01-08更新 | 36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胜文                                 于其身也,耻师焉
B.见贤思齐                                 盘盘,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
D.大学道,在明明德                    若火始然
2020-08-11更新 | 1365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