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平常的人

杨朔

朝鲜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烘的,好像春天。头几日,美国侵略军刚从西线败下去,逃难的朝鲜农民零零星星回家来了。家哪还像家!烧的烧,炸飞的炸飞。村后满山的落叶松,烧得焦煳;村旁堆的稻草垛,变成一堆一堆的黑灰。侥幸留下的稻草房子,里边也翻得乱七八糟。农民们老的老,少的少,愁眉不展地清理着破东烂西,也有人赶着收割丢在地里的稻子,连日连夜打着连枷,打完装到草包里去。棉花裂了桃,雪团似的扔在地里,却没人顾得上去摘。

一个晴朗的冬天,我有事经过这样一个劫后的小村,井边上,一位朝鲜老大娘把我拦住。她有四十多岁,白上衣,黑裙子,脚下是一双前尖钩起的小船鞋。她竖起两根指头凑到嘴边上咝了两声,又伸出手说着什么。我猜出她是要烟,掏出半包给她。她乐了,点着头直说谢谢,从井台拿起个草圈搁到头上,顶着一瓦罐子水要走。这当儿,对面山背后翻出三架美国飞机,歪着翅膀,打着旋转过来。急得她对我紧招着手,我就跟她跑到她家的屋檐底下去。她搁下水罐子,呼哧呼哧喘着气,朝飞远的飞机点着指头骂了一句,回身拉开那扇板门,比比划划让我进屋,一下子不知发现了什么事,张着嘴喊起来。

屋后应了一声,一瘸一瘸转出个战士来,穿着套纳成许多道长格子的棉军装,怀里抱着一大抱劈柴。朝鲜老大娘迎上去接过木柴,说的话嘀噜嘟噜串成了串。那战士平平静静笑道:“不碍事,不碍事,反正我的伤眼看就好啦,劈点木头也累不坏。”我一听他会说中国话,指着朝鲜老大娘问道:“她是你母亲么?”

那战士慢慢笑道:“差得远呢,足有十万八千里!”

我奇怪道:“你是朝鲜同志,还是中国同志?”

他反问道:“你看我不像个中国人?”

我明白了:这是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当时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亲得不行,握住他的手不放。朝鲜老大娘连比带说,叫我们进屋去暖和。那战士拐到门口,脱下鞋,跪着爬进去,脚上也没穿袜子,左脚缠着白布。

朝鲜的住屋,进门就是铺地炕,铺着席子,厨房在旁屋,特别洼,烧水做饭,火通进地炕,烧得挺暖。我脱了鞋进去,朝鲜老大娘也跟进来,跪着坐到那志愿军面前,掏出刚从我这要的烟塞过去。那战士的眼亮了亮,又暗淡下去,推着对方的手说:“不行,不行,怎么能叫你破费钱,买烟给我抽!”

我浑身的血苏苏的。想不到朝鲜老大娘伸着手向我讨烟,是为了这个志愿军。我把刚才井台旁的事说了一遍,那战士睁大眼望着我,听完话,低下头叹口气说:“唉!咱替朝鲜老百姓做了什么事,人家待咱这样好!”一边拿起支烟。一定是多日没捞着抽了,点着火接连抽了几大口,背靠着墙默不作声。

我细细打量他几眼。他的身材中流流的,四方脸,长眉大眼,上嘴唇刚长出绒毛似的胡子。听他的口音是河南人,脖颈子上有块疤。那一天,当他听说美国土匪在朝鲜放起把火,烧到鸭绿江边,他背上一袋炒面、一个水壶、一张布单,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赶到朝鲜,全身扑到战争的烈火里去,保卫朝鲜的自由,就像保卫自己的祖国一样勇敢。可是,这个寡言寡语的中国人一点不知道他是怎样个人,一点不觉得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朴朴实实的,当着生人的面还有点腼腆。

我搬着他的左脚问道:“你的伤要不要紧?”他按了按脚心说:“没啥!一颗子弹打穿了脚掌子,已经收了口,过两天就好了。”

我又问道:“你到朝鲜打了几仗?”

他轻描淡写地说:“两仗。第一仗在云山,第二仗在清川江。”

我想引他多讲些自己的战斗经验,他可丝毫不看重那些事,翻过来,覆过去,由着你问,说个三言两语便住嘴了。到头来,我只知道这次战役,他那个班的任务是炸江桥,断绝敌人逃跑的后路。那晚上,他们几个人炸坏了桥,他本人的脚却打伤了。指导员架着他到山沟里去包伤,一颗炮弹把他震昏。等醒过来,发现指导员牺牲在他身边,部队早过了江,胜利地前进了。他从背包上拔出小铁镐,埋了指导员,想去找包扎所,脚痛,站都站不起来,跪着爬了半天,头一晕,又昏过去。赶再苏醒过来,本人已经躺在个山洞里,身旁围着穿白衣裳的朝鲜老百姓,跪在最前面的就是这位老大娘。

现在这位老大娘又像当时那样望着他亲切地笑。提到旁人,也不必我问,那战士话多起来了。他说:“这些老百姓都是逃难逃到山上的,把我救上去,当个宝贝一样看待。他们对我说他们的朝鲜话,我说我的中国话,谁也不懂谁的话,可是谁也能体会谁的意思。老大娘还懂点医理,天天弄些草药给我治伤,也灵,这不眼看就好啦。前几天,他们才把我背回家来。现在我顶急的是找队伍,又不知队伍开到哪去啦?”

他问我,我也说不清楚,光知道附近有所兵站,去打听打听,准可以得到信。又怕他过分心急,劝他道:“你还是好好养伤吧,养好伤,再找队伍也不迟。过两天我一定来看你,帮你找找关系。”

老大娘见我要走,拿胳膊拦着我,嘀噜嘟噜紧说,意思要留我吃饭。那战士欠着身子,眼里露出留恋的神情,嗓音变得很柔和地说:“你走啦!”

我走了,心里可老记着他,第二天午后又去看他。刚进村,老远望见那位老大娘在稻草棚子里抱着碾子棍,正在推碾子。她一见我,撩下碾子棍扑上来,眼里淌着泪,擦眼抹泪地说起来,一面领我到她门口,拉开板门往里一指。屋里不见了那个战士,原先他挂在墙上的干粮袋、步枪也都不在了,我明白是出了事,可又闹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在焦急,一位宽袍大袖的朝鲜老先生摇摇摆摆走过来,胸前飘着花白胡子,说着半半截截的汉话道:“那位同志,前边去了。伤不大好,也要去。临走,说是吃了我们的饭,给留下了钱。还说我们对他太好,要去前方多打敌人。不是我们对他好,是你们对我们太好了。”

我听了,鼻子一酸,差一点涌出泪来。当时只觉心里一阵空虚,好像忘了点什么东西。我是忘了点事——我竟没问问那位战士叫什么名字。

老先生叹了口长气,又说:“他真是个好人!我们朝鲜人要记住他的名字,永远永远记住他的名字!”我急忙问道:“你知道他的名字么?”

老先生说了句话,朝鲜老大娘抹抹眼泪,赶紧从怀里摸出块布,上面是那战士亲手写的名字。

这是个最平常的名字。正是这样平常的人却代表着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性格!我翻开笔记本,第一页是毛主席的题字“为人民服务”。在毛主席的名字下边,我记下一个战士的名字。这个为保卫世界和平而战斗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为全世界的人民服务呢。让他的名字永远跟毛主席联在一起吧!

一九五一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一段对战后朝鲜村落的惨淡景象描写,表达出一种“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悲痛,深刻反应了战争的残酷和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B.作者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那战士的眼亮了亮,又暗淡下去,推着对方的手”写出战士刚见到烟时的欣喜以及发现只有半包时的落寞失望。
C.文章运用了插叙的方式,是为补充说明志愿军战士参军的背景,以及为何出现在朝鲜老大娘家的原因,塑造了一位勇敢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形象。
D.志愿军战士不辞而别后,大娘焦急流泪,老先生长叹,以及“我”将战士的名字和毛主席的名字写在一起的行为,体现出对战士的感激与敬佩。
2.朝鲜老大娘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弘扬的精神财富。”从文中的志愿军战士们身上可以看到哪些抗美援朝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来

徐迟

①山城重庆,重重叠叠的屋宇。它披着一层薄纱似的轻雾,美丽得像在画中一样!在它背后,耸起了多么熟悉的山峰和山峰上一圈花边似的淡淡的树木剪影。多么熟悉,因为曾经朝夕相对啊!轮船渐渐驶近朝天门,却又一个拐弯,进入秀丽的嘉陵江。

②一连几天在船身震动之中的乘船人,终于感到船停止它的震抖了。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安静。然而,这安静并不长久。另一种震抖传动而来。我全身感到了这震抖,我成了一根被拨动的琴弦。十年,整整十年,没有看见你了!整整十年,没有在你的怀抱中了。现在我回来了。

③一辆车已在码头上等候我们。我们穿过一条新辟的马路,经临江门一带,疾驰前进。我又认得又不认得重庆的街道了!重庆的街道啊,我多么愿意下车来,停留在街头,细细看你,摸你。在这里我们曾度过我们的历史中最艰苦的年头。难道不是在这里我们半夜惊跳起来,把睡得香甜、连警报汽笛也唤不醒的孩子粗暴地摇醒,然后掮着包,提着箱,踉跄奔进防空洞?难道不是在这里羡国兵坐在吉普车里横冲直撞,奴颜婢膝的国民党西崽向他们打躬作揖,而我们用以维持生活的,我们口袋里的钱币却时常被一种奇怪的妖法盗窃了去?难道不是在这里,除了太阳给我们一个影子之外,反动统治者也给了我们一个尾随不舍的魔影——我们在这里被折磨过,被侮辱过!

④然而,现在不用说这一切了。你已经完全变了样,变得使游子归来,都不认识自己的家园了。

⑤头一天晚上,朋友们招待我去重庆市川剧院看戏。我正听着抑扬的高腔音乐,突然从舞台和剧场的某些暗示中发现了:这可不是“青年馆”吗?是的,这正是当年的“青年馆”。记忆立刻涌了上来。在这台上,有人曾朗诵过《狂人日记》;马思聪曾弹奏过他的《剑舞》;大乐队曾以贝多芬的《英雄》祭奠过罗曼·罗兰老人;郭沫若先生曾站在那个失地千里的何应钦面前,痛骂了他几个小时。骂一句,台下鼓一次掌。而且,就是在这台上,十年前,在《双十协定》签订前夕,毛泽东主席曾经大声呼吁和平,他说:“和为贵。”

⑥第二天,我一清早就去寻找故居,没有想到所在地已变成一个公园,原来是草堂,现在矗立着一座楼房。我访问了张家花园,战时的作家协会,不能相信我们的作家曾住过这样破烂、湫隘的房子。我寻找紫薇村,没有找到;寻找红球坝,发现从前的一片菜园,布满房屋,成为热闹的市区。我寻找大田湾,突然发现我已回到人民礼堂那天坛似的大建筑物面前了。在这里耸起宏伟的三层翠绿的圆顶,它在一刹那之间改变了山城的面貌。

⑦我到处寻找,寻找沧白堂前的砖头,校场口的血迹和泪痕。博物馆派来的女同志,带领我们参观曾家岩五十号。我们曾在它的楼下听过政治报告,在小屋中看过秧歌舞剧。可是,这是多么奇怪的一幢房子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志和国民党特务同住在一个屋顶下面。在二楼,周恩来和董必武同志的两间卧室之旁,特务占了五个房间。当年的斗争是多么激烈,敌人已楔入到这座房子里来了。可是,现在,我们站在五十号的大门口,照起相来了。

⑧重庆,有多少可回忆、可纪念的事物啊!可是,两天后,怀旧的心情很快消失。满眼是新事物。第三天,就觉得这种心情有点迂。第四天,我自己也简直不能忍受它了!

⑨滑竿没有了,人力车也看不见了。电车满城飞,爬坡比起汽车来还快。缆车上上下下,往来于两路口菜园坝之间。菜园坝车站是四十年愿望的终点,成渝路的起点。现在,人们正在等待着宝成路通车的佳音。川黔路已经在兴建之中,将要跨越长江和嘉陵江的两座江桥开始钻探了。山城重庆还将是我国最早修建地下铁道的一座城市,一条地下铁道线从牛角沱通往大溪沟,另一条线从菜园坝通往朝天门。让我们采大理石来修造车站,用最美丽的名字给它们命名。

⑩美丽的城市啊!我曾从朝天门出发,穿过繁荣的市区,到两路参观体育馆,然后经过大坪,向着杨家坪而去。新建的一排排工人宿舍,洁白的墙,绿的窗户,门前的小花圃,新建的电影院。未来的重庆正在这里劈开山头填平山谷,建设起来。我们又从这靠长江的一面横插到嘉陵江的一面去,于是看到了沙坪坝、磁器口的一片巨大的市区。一处是工业区,另一处是轻工业和文化区。

⑪伟大的城市啊!一条宽阔的沿江码头将要像腰带似的怀抱这座山城。三峡水库将水位提高后,从上海来的万吨大轮船将要泊在这拥有一切现代化设备的大港。围绕着重庆钢铁公司的将是许多机器制造工业。重庆还是一座巨大的煤炭工业之城。蕴藏在长江和嘉陵江水波里的巨大的电力,则将推动这些工业。

⑫富饶的城市啊!多少果树迎着阳光?多少果实使枝头下垂?去年的广柑还没有吃光,今年的又挂在树上了!为什么大自然对这里如此厚爱?这里用不着绿化,四季都是绿的。绿化在这里只是绿的规划化:这几座山是广柑,那几座是柚子等等。

⑬看啊,百花满地,蝴蝶满园。还不知是蝶多,花多?还不知是花多,蝶多?看啊,四只抖动的蝴蝶在争夺一朵西番莲的花蕊。山城的气候特点使山城的花比哪儿的花都更香,这儿是我们的一个香水工厂所在地。

⑭夜晚,站在枇杷山公园的高处往下望,山下是几十万家灯火。你可以用一张黑纸,在上面刺着无数针眼,然后放在灯前看一看,这就是夜重庆,而我回来了。

一九五六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⑤⑥⑦这三段侧重叙写觅旧,并于觅旧中反映新貌;⑨⑩⑪⑫这四段侧重写山城建设的新貌,突出山城的美丽、伟大、富饶,饱含讴歌之意。
B.第⑧段在篇章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即由上文的重访故地、追忆往事转入下文的勾画新貌、彰显巨变,本段在情感表达上含蓄蕴藉。
C.第⑫段交错运用感叹句等句式,写山城的果树之多、长势喜人、收获之丰,写山城“绿化”之盛、生态之好,从而突出重庆的富饶。
D.本文或按时间、地点的变化,或用散点式的勾勒,记叙了“我”重返山城重庆的见闻感受,展现城市的今昔巨变,抒发归来者的热爱、自豪之情。
2.细读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简要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徐迟在《说散文》一文中说,“散文家必须是思想家。散文要求有特别锐利的思想”“一篇散文的崇高与否,是要从它的见解,从它的思想来看的”。请结合《归来》这篇散文,简要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桃花源记

汪曾祺

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有桃花源。不过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这一个应该有优先权。这个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桃源旧属武陵。而且这里有一条小溪,直通沅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这样说的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都城纪胜·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粱录·茶肆》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

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番,这才满意。

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云是明代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点棱。但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方竹不同——那是真正“的角四方”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趴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斫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晚饭后,管理处的同志摆出了纸墨笔砚,请求写几个字,把上午吃擂茶时想出的四句诗写给了他们:

红桃曾照秦时月,

黄菊重开陶令花。

大乱十年成一梦,

与君安坐吃擂茶。

作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有删改)

【注】①无怀氏:一作“亡怀氏”,传说中我国远古时期部落名。相传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文本二: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摘编自张延国《古今<桃花源记><岳阳楼记>之比较——兼汪曾祺散文的意义和限度》)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同题散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虚幻的,而本文所写的桃花源则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
B.文中写到桃花观里的牌匾和方竹亭前的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C.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全文以桃花为线索,但行文又不受这一线索的束缚,而是挥洒自如,纵横驰骋。
D.作者时而着眼生活的实景,时而倾吐内心的感受,有虚有实,虚实相生,表达灵活多变,内容紧凑自然。
2.文本一为什么用了较多笔墨写吃擂茶?请简要分析。
3.结合文本二,从选材和叙述两个角度对文本一进行举例分析。
2022-12-0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王珪

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注】①榆塞,塞名。此处用为边塞通称。②自,一作“乍”。③凌烟阁: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高阁,绘有功臣图像。④定远侯:班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没有描写战斗经过,而侧重歌颂战争的胜利和它的重大意义,语言豪迈,意气高昂。
B.首联“神兵”与“妖氛”对举,爱憎分明;“十万”与“一夕”对照,突出宋军的强悍和攻势的凌厉。
C.颔联上句说边境上敌军一匹战马都不敢嘶鸣,表现了我军的震慑力;下句侧面展现我军的胜利。
D.尾联意思是宋朝的部队乘胜进军,已经攻取了凉州,鼓励将士们再接再厉,勇往直前,继续收复失地。
2.本诗颈联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 .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①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名王梁孝王的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绿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歌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这两首诗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除了今昔对比,两首诗还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1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夏夜乘凉怀念友人的诗,作者怀念的这位朋友姓辛,在兄弟中排行老大。
B.开头两句夜晚降临,“忽”“渐”二字将日与月交替,黑夜与白天的承接,一慢一快,写得十分传神。
C.“散发”“卧闲敞”写尽隐者闲适,潇洒之态,“闲敞”的描写尤其新奇。
D.夏夜的景色幽静,清风明月,良辰美景,正应弹琴助兴,权可借以慰藉,但却无人可陪诗人欣赏。
2.请概括这首诗表达诗人哪些情感。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康太守

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注】①这是王维在武昌江边送康太守赴江西临川上任时写的送别诗。②粉堞:女墙。③康乐侯: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宋书·谢灵运传》:“(灵运)袭封康乐公,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城楼下面是青苍色的长江水,江边是傲然矗立的黄鹤楼,点明送别之地的开阔。
B.三、四两句写黄鹤楼的朱栏和城墙的女墙挨得很近,美丽的景色把江水映照得更加清碧悠长。
C.末两句用典,表达了诗人的美好祝福,希望康太守像谢灵运那样,在任上除旧布新,取得政绩。
D.全诗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描绘景致。
2.古代送别诗中连用地名叙写行程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往往也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本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022-11-1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玲

娃娃,甭怕,咱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骨碌碌转着两个灵活的眼睛,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小孩仍旧凝视着四围的暮色,却不能不跟着她走,而且用甜的语声问起来:好老人家,你家里一共有几口人?

一个儿子,帮别人放羊去了,媳妇孙女都在前年死了。前年死的人真多,全是一个病,不知道是什么那气?

好老人家,你到什么地方去来?

我有一个侄女生产,去看了来,她那里不能住,来回二十多里地,把咱走坏了。

让我扶着你吧!小孩跑到前边扶着她,亲热地仰着脖子从披散着的长发中又打量地。村上有多少人家呢?

不多,七八户,都是种地的苦人,你怕有人害你么?不会的。到底你是怎样跑到这里来的?告诉我,你这个小红军!她狡猾地闪着无光的老眼,却又很亲热地用那已不能表示感情的眼光抚摩着这流落的孩子。

甭说那些吧。他也笑了,又轻声地告诉她,回到村子里,就说我是捡来的一个孩子算了。老人家,我真的替你做儿子吧!我会烧饭,会砍柴,你有牲口么?我也会喂牲口……

牲口,小孩子回忆起那匹枣骝色的马来了,多好的一匹马,它全身一个颜色,只有鼻子当中一条白,他常常去摸它的鼻子,望着它,它也望着他,轻轻地喷着气,用鼻尖去触他,多乖的一匹马!他喂了它半年了,它是从草地得来的,是政治委员的,团长那匹白马都没有它好。他想起它来了,他看见那披拂在颈上的长毛和垂地的长尾,还有那……他觉得有一双懂事的、爱着他的马眼在望着他,于是泪水不觉一下就涌上了眼睑。

我喂过牲口的!我喂过牲口的!他固执地、重复地说了又说。

呵,你是个喂牲口的,你的牲口和主人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却落到这里!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照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了。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

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印迹。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那天他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就藏在了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人……后来才遇着了老太婆。

有人送来包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了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上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看见那些围着他的人脸上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瘪着嘴笑: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

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么?

呼!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

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张起来。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着她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

老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

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

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

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嚎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是她的孙子。

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

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角星。看着它,孩子心里更加敞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

这么小也做土匪!

招来吧!连长问他。

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我吧!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我们对你们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

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你怕死不怕?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怕死不当红军!

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不少人在心里替孩子捏了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只冷冷地说道:那么给你一颗枪弹吧!

老太婆又嚎哭了起来。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去了,有的便走开了。但没有人,就连那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执行。

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

再也忍不住了的连长,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我们配和他比吗?我们配叫他土匪吗?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连长的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

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睛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红色的五角星浮漾着,渐渐地升高,而他也被举起来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太婆最初不知道孩子的真实身份,却仍能坚持带他回家,在危急关头拼命保护他。
B.老太婆关心、爱护小红军,乡亲们送馍和羊毛袜子给他,说明党在陕北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面对大家的盘问,小红军说的一番话体现了他对革命的坚定信仰和对红军的热爱。
D.连长最终被小红军抗日的决心和不怕死的精神感染,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放了小红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对话中交代故事背景,以人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刻画人物形象。
B.小说通过写东北军连长对小红军态度转变等情节使小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C.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红军从红军队伍中走散后的茫然无助的心情。
D.小说在叙事节奏上紧张明快,始终将人物置于强烈的矛盾冲突中,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3.请结合文本,分析小红军这一人物形象。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的丰富内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夜【注】

巴金

将近两个月以后的一个夜晚,在山城里听说是因为修理锅炉全市停电。早晨下过一阵雨,下半天气候骤然转寒,冷风一阵一阵地吹过城市上空,赶走了摊头的顾客。电石灯的臭味随着风四处飘送,火光孤寂地打着寒战。

一辆人力车经过阴暗、寒冷、荒凉的市街,到了一所大楼的门前。从车上走下来一个装束入时的女人。她夹着手提包走进弹簧门去。她用手电光照路,走过了黑洞似的过道,上了二楼,又走上三楼。

在一间屋子的门前她站住了。她兴奋地敲着房门。

没有应声。她看见房内有亮,门上没有锁,心里想屋子里不会没有人,也许他们睡着了,她便用力再敲两下。

哪个?屋子里一个女人的声音问道。这个声音似乎是她熟悉的,但是她又说不出是谁的声音来。我,她顺口答应了一个字。

门开了,射出一道微光。她瞥见方桌上燃着一支蜡烛。开门的也是一个女人,脸背着光,她认不清楚是谁的脸孔。

找哪个?开门人惊讶地问。

请问汪家是不是住在这儿?叩门人更惊讶地问。

这儿没有姓汪的,开门人回答。

以前不是汪家住在这儿吗?明明是这一间屋,家具也是,叩门人说,她的惊奇更大了。

啊,你是汪太太!请进来坐!今天停电,我没有看清楚,开门人笑着说,她闪开身子,把叩门人让了进去。

方太太,你们不是在二楼住吗?几时搬上来的?叩门人想起开门人原来是住在二楼的方太太,毕竟遇到了一个熟人,她稍微心安一点。房间里的陈设没有多大的改变,就是四壁白了许多,看起来顺眼些。

就是这个月月半,方太太回答。汪太太,啊,我不晓得现在要怎样叫你才好,你不是在兰州吗?几时回来的?

今天刚到的,方太太,我还是从前那样,树生红了脸说。接着她声音发颤地问:方太太,他们搬到哪儿去了?我说文宣他们。

你说汪先生吗?你还不晓得?方太太惊问道。

我的确不晓得。我两个月没有接到他们的信了,树生不安地说。

汪先生不在了,方太太低声说。

他不在了?什么时候?树生身子一动,变了脸色,惊叫道。

就在上个月庆祝胜利那一天,方太太说。树生的身子猛然抖了一下。老太太带小少爷走了。我们这间房子就是老太太让给我们的,家具也是她让的,我们出了一点钱。

树生好像让人迎头浇了一桶冷水似的,她全身发冷,脸色惨白。她呆了半天才吐出一句问话:他们搬到哪儿去了?她连忙伸手擦揉眼睛,一面把脸掉开。

我也不晓得。

他葬在哪儿?我要去看他!树生忘了一切地打岔道。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心痛,她后悔,她真想立刻就到他的墓地去。

我不晓得,这儿的人都不晓得。棺材是大清早抬出去的。没有人跟去送葬。老太太也没有通知我们。不过汪先生公司里总有人晓得,方太太好心地说,她很愿意给这位客人帮忙,可是自己也知道没有办法。

我明天到公司去打听明白,树生失望地说。她埋下头用手帕揩泪痕。她又问:老太太他们哪天搬出去的?

我记得是十二。她头天搬走,我们第二天粉刷墙壁,第四天就搬进来。楼下那一间,我们先生拿来做会客、办公、讲生意用。啊,汪太太,还没有问你住在哪儿?方太太关心地问。

我暂时住在……朋友家里……我过几天就要回去,树生迟疑地说。

那么你还去不去找老太太他们?方太太继续问道。……

方太太,我走了,你不要出来,她大声说,便拿起手提包朝房门外走。

她刚走出大门,迎面一股寒风使她打了一个冷噤。怎么才阳历十月底,夜里就这样冷!她想道,她觉得身上那件秋大衣不够暖了。门前连一辆车子也看不见。她回头看了看大门和那盏闭着眼睛似的门灯,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她不知道现在到什么地方去好。她心里空虚得很。她只想找个地方关上门大哭一场。但是没有办法。她只好慢慢地在人行道上走着。

我会有时间来决定的,她终于这样对自己说。她走开了。她走得慢,然而脚步相当稳。只是走在这条阴暗的街上,她忽然起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她不时掉头朝街的两旁看,她担心那些摇颤的电石灯光会被寒风吹灭。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

19461231日写完 重庆


【注】曾树生因婆媳矛盾离开了家,抗战一胜利,她马上赶回来看望丈夫和儿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到曾树生时用了“从车上走下来一个装束入时的女人。她夹着手提包……用手电光照路”意在说明曾树生此时的物质生活状态是不错的。
B.在一间屋子的门前曾树生站住了。她兴奋地敲着房门。没有应声时,她便用力再敲两下,说明曾树生将要回到家时是满心欢喜的。
C.当曾树生从方太太那里得知汪文宣去世的消息时,通过“身子一动,变了脸色,惊叫道”等描写,可以看出此时曾树生内心的震动和悲痛。
D.当得知婆婆带着儿子走了以后,曾树生全身发冷,脸色惨白,说明此时曾树生充满了后悔,而“伸手擦揉眼睛,一面把脸掉开”意在说明曾树生的坚强。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结构严谨,如文章开头写到曾树生“走过了黑洞似的过道,上了二楼,又走上三楼”,这为下文写到曾住在二楼的方太太做铺垫。
B.汪文宣死于胜利之夜,这一结尾耐人寻味,一直以胜利作为美好生活曙光的他却在庆祝胜利的那一天死去,这一衬托让人不禁拊掌叹息。
C.小说的细节描写深刻,富有深意,如“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心痛,她后悔”,表述自然,属于无技巧的技巧,艺术感染力极高。
D.小说结尾写到“怎么才阳历十月底,夜里就这样冷”,这句语言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惨、冷落、荒凉的氛围,衬托曾树生落寞、痛苦的心情。
3.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阴暗、寒冷的特点,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这篇小说采用了大量的对话形式来组织全文,请结合文本分析它的好处。
2022-11-1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进,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
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
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
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
2.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