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种桃杏(节选)

白居易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诗写诗人久客他乡,垂老回家而无人相识的人生经历,语言通俗浅近,意蕴丰富。
B.刘诗以客居起,以思乡承,以离开并州转,又以回望并州结,起承转合.结构严谨。
C.白诗写诗人远赴他乡,出于听不到乡音乡曲,诗人几乎忘记了故乡,忘记了京华。
D.三首诗以游子思乡为主题,其中游子和故乡的距离可以体现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
2.以上三首诗中,诗人和故乡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2-16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诊断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稷字公乔,吴郡人也。父永,宋右光禄大夫。稷所生母遘疾历时,稷始年十一,夜不解衣而养,永异之。及母亡,毁瘠过人,杖而后起。性疏率,朗悟有才略,与族兄充、融、卷等俱知名,时称之曰:“充融卷稷,是为四张。”起家著作佐郎,不拜,频居父母忧,六载庐于墓侧。服除,为骠骑法曹行参军,迁外兵参军。齐永明中,为剡县令,略不视事,多为山水游。会贼唐㝢作乱,稷率厉县人,保全县境。永元末,征为侍中,宿卫宫城。义师至,兼卫尉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副王莹都督城内诸军事。

时东昏淫虐,义师围城已久,城内思亡而莫有先发。北徐州刺史王珍国就稷谋之,乃使直阁张齐害东昏于含德殿。乃遣国子博士范云、舍人裴长穆等使石头城诣高祖,高祖以稷为侍中、左卫将军。魏寇青州,诏假节、行州事。会魏军退,仍出为散骑常侍、将军,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进号云麾将军,征尚书左仆射。舆驾将欲如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

初鬱(yù)洲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及朐山叛,或与魏通,既不自安矣;且稷宽弛无防,僚吏颇侵渔之。州人徐道角等夜袭州城,害稷,时年六十三。有司奏削爵土。稷性烈亮,善与人交。历官无蓄聚,俸禄皆颁之亲故,家无余财。初去吴兴郡,以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京师,人莫之识,其率素如此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选自《梁书·列传第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B.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C.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D.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除,守孝期满脱去丧服。父母去世,子女应守孝六年,故文中说“六载庐于墓侧”。
B.视事,古代官员到职工作。文中与《张衡传》中“视事三年”的“视事”意思相同。
C.永元,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时代帝王纪年用的名号,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时。
D.博士,中国古代学官名称。博士始于战国,秦代因之,诸子、诗赋等方面均立博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稷孝顺母亲。母亲生病,他和衣而眠,以便侍奉:母亲去世,他哀伤过人,极度瘦弱。
B.张稷才略出众。他性格爽朗,天资聪颖,和族兄张充、张融、张卷等人一并为世人所知。
C.张稷决事果断。义军兵临城下,围城日久,他当机立断,立即派人前往石头城拜谒高祖。
D.张稷为官清廉。他做官时没有积聚财物,俸禄都分给了亲戚故旧,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
(2)稷单装径还京师,人莫之识,其率素如此。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

刘慈欣

母亲:“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

胎儿:“我在哪里?!”

母亲:“啊孩儿,你听见了?!我是你妈妈啊!”

胎儿:“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

母亲:“孩儿,那是羊水。”

胎儿:“我还听到一个声音,咚咚的,像好远的地方在打雷。”

母亲:“那是妈妈的心跳声……孩儿,你是在妈妈的肚子里呢!”

胎儿:“外面有很弱的光透进来,红黄红黄的,像西套村太阳落山后的样子。”

母亲:“我的孩儿啊,你还记得西套村?!妈就生在那儿啊!”

胎儿:“相比于西套村,这地方真好,我要一直呆在这里。”

母亲:“那怎么行?孩儿,妈要把你生出来!”

胎儿:“我不要生出去,不要生出去!我怕外面!”

母亲:“哦,好,好孩子,咱们以后再谈这个吧。”

胎儿:“妈,我肚子上的这条带子是干什么的?”

母亲:“那是脐带,在妈的肚子里时你靠它活着。”

胎儿:“妈,我觉得外面还有一个人。”

母亲:“哦,是莹博士。本来你在妈妈肚子里是不能说话的,羊水里没有让你发声的空气,莹博士设计了一个小机器,才使你能和妈妈说话。”

莹博士:“孩子,你好!我是研究脑科学的,就是研究人的大脑中的记忆和思维。人类的大脑有着很大的容量,一个人的脑细胞比银河系的星星都多。以前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容量只被使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大约十分之一的样子。找研究大脑中那些未被使用的区域发现,那大片的原以为是空白的区域其实也存储着巨量的信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那些信息竟然是前辈的记忆!我们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这样一项技术,修改人类受精卵的基因,激活其中的遗传记忆,这样,下一代就能够拥有这些遗传记忆了!”

母亲:“如果另一个人的脑子里记的东西和你的一模一样,那他不就是你吗?”

莹博士:“现在看来,你腹中怀着的并不是自己,而仍然是一个孩子,一个拥有了你全部记忆的孩子。”

胎儿;“是啊,妈,我不是你,我能感觉到我脑子里的事都是从你脑子里来的,真正是我自己记住的东西,只有周围的羊水、你的心跳声,还有从外面透进来的那红黄红黄的弱光。”

莹博士:“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竟然认为复制记忆就能从精神层面上复制一个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除了大脑中的记忆,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许多无法遗传也无法复制的东西。一个人的记忆像一本书,不同的人看到时有不同的感觉。现在糟糕的是,我们把这本沉重的书让一个还未出生的胎儿看了。现在我明白了进化为什么关闭人类的记忆遗传:对于在精神上日益敏感的人类,当他们初到这个世界上时,无知是一间保护他们的温暖的小屋。现在,我们剥夺了你的孩子的这间小屋,把他扔到精神的旷野上了。”

胎儿:“外面真的很吓人啊,妈,外面什么都吓人,没有不吓人的东西,我不生出去!”

母亲:“我的孩儿,你怎么能不生出来呢?”

胎儿:“妈!你……你还记得在西套村时,被爷爷奶奶从被窝拎出来跟他们去清羊圈的那些冬天的早晨吗?”

母亲:“咋不记得,外面还是黑乎乎的夜,风像刀子似的,有时还下着雪,被窝里暖和得能孵蛋,小时候贪睡,真想多睡一会儿。”

胎儿:“只想多睡一会儿吗?那些时候你真想永远在暖被窝里睡下去啊。我不生出去!我不生出去!”

莹博士:“孩子,让我告诉你,外面的世界并不全是风雪交加的寒夜,它也有春光明媚的时候,人生是不容易,但乐趣和幸福也是很多的。”

两年以后一个春天的早晨。

莹博士和那位年轻的母亲站在公墓里,母亲抱着她的孩子。

“博士,您找到那东西了吗?”

“你是说,在大脑中的记忆之外使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东西?”莹博士缓缓地摇摇头,“当然没有,那真是科学能找到的东西吗?”

初升的太阳照在她们周围的墓碑群上,使那无数已经尘封的人生闪动着桔黄色的柔光。

“爱情啊你来自何方,是脑海还是心房?”莹博士说着,从年轻母亲的怀中抱过婴儿。

这不是那个被激活了遗传记忆的孩子,那孩子的母亲后来和研究所的一名实验工人组成了家庭,这是他们正常出生的孩子。

那个拥有母亲全部记忆的胎儿,在那次谈话当天寂静的午夜,拉断了自己的脐带……

莹博士用研究的眼光看着怀中的婴儿,但孩子却不是那种眼光,他忙着伸出细嫩的小手去抓晨雾中飞扬的柳絮,从黑亮的小眼睛中迸发出的是惊喜和快乐,世界在他的眼中是一朵正在开放的鲜花,是一个美妙的大玩具。对前面漫长而莫测的人生之路,他毫无准备,因而准备好了一切。

两个女人沿着墓碑间的小路走去,年轻母亲从莹博士怀中抱回孩子,兴奋地说:“宝贝儿,咱们上路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形式灵活,结构严谨。
B.在科幻的外衣下,小说深入探讨了爱情、人生、人类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哲理意味。
C.文中莹博士的实验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这警示我们在研究和使用新技术时应更谨慎。
D.小说通过胎儿之口交代母亲儿时的经历,这些经历一定程度上也是悲剧产生的原因。
2.科幻小说是以科学为依据,对未来世界或过去情景作幻想式描述的一种小说体裁。本篇小说中作者就哪些科学知识作了怎样的幻想式描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2022-02-1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诊断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并未懂那句的意义。“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词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各种通感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视觉和触觉向听觉里的挪移。亚理士多德的心理学著作里已说: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那是比拟着触觉而来,因为听、触两觉有类似处。我们的《礼记·乐记》有一节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通连。“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礼记正义》对这节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说明:“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白居易《琵琶行》有传诵的一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它比较单纯,不如《礼记》那样描写的曲折。白居易只是把各种事物发出的声息——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泉声——来比方“嘈嘈”、“切切”的琵琶声,并非说琵琶大、小弦声“令人心想”这种和那种事物的“形状”。一句话,他只是把听觉联系听觉,并未把听觉沟通视觉。

好些描写通感的词句都直接采用了日常生活里表达这种经验的习惯语言。像王维《过青溪水作》:“色静深松里”,或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寒磬满空林”和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把听觉上的“静”字来描写深净的水色,温度感觉上的“寒”、“暖”字来描写清远的磐声和喧繁的乐声,也和通常语言很接近,“暖响”不过是“热闹”的文言。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词句。

按逻辑思维,五官各有所司,不兼差也不越职,像《荀子》所谓:“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陆机《演连珠》第三七则明明宣称;“臣闻目无尝音之察,耳无照景之神。”《文选》卷五五刘峻注:“施之异务。”然而他自己却写“哀响馥若兰”,又俨然表示:“鼻有尝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异务”可成“借官”,同时也表示一个人作诗和说理不妨自相矛盾,“诗词中有理外之理”。

(节选自钱锺书《七缀集·通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感这种现象在普通语言里也经常出现,譬如我们常说的“热闹”和“冷静”这两个词语自身就有听觉和触觉通同的情况。
B.培根认为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都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足迹,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了通感现象。
C.最早受到关注的通感现象也许是视觉和触觉向听觉的挪移,亚理士多德的著作和中国古代的《礼记》中就有相关的内容。
D.歌者“累累乎端如贯珠”的意思接近李商隐所说的“珠串咽歌喉”,是说歌声具有珠子圆满光润的特点,听觉沟通视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李渔和纪昀对宋祁和苏轼诗词的评价切入,提出并且证实了通感这种未曾被批评家关注到的手法。
B.根据文章观点,通感可以理解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相互交通,如颜色有了温度就属于通感。
C.文章引王维、杜牧等人的诗句,证明了诗人对事物往往能突破一般经验的感受,用日常语言写出新奇的词句。
D.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知识广博,在论述过程中旁征博引,例证信手拈来,语言幽默风趣,见解独到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谓“洋洋兮若江河”,这证明了声音似乎会有形象。
B.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写琴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和《礼记》“上如抗,下如坠”的情形相似。
C.文中所引《琵琶行》一节只是把听觉联系听觉,用声音比方声音,并未把听觉沟通视觉,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感。
D.陆机认为耳目并不相通,但他在“哀响馥若兰”中却把视听结合起来,说明诗歌创作并不一定遵从逻辑思维,自有一套“理外之理”。
2022-02-1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诊断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牡丹

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凌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写牡丹花开之时,枝叶繁茂,姿态美好,它们竞相展示着自己的美。
B.诗中使用“同”“俱”“何须”“并”“偏”等虚词,照应了标题中的“戏题”二字。
C.诗的颈联写双燕飞过,蜜蜂采蜜,描绘了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
D.整首诗展示了牡丹的风采,却暗含了诗人消极的情绪,诗人萌生归隐之意。
2.本诗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方面表现了牡丹之美,请简要分析。
2022-02-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的体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内容涉及新时代抗震救灾英雄、抗疫白衣天使等多个宏大主题。广大美术工作者用优秀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传承红色基因、解码时代精神,以此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进入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上聚焦、聚力,如《风雨同舟》《飞天圆梦》《龙腾大湾》《彝家新村》等。它们讴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具有相当的思想高度、情感温度和艺术深度,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紧扣时代脉搏、聚拢民心所向的社会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美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态势。

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蕴含象征意蕴,彰显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同样塑造了如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宝贵的红色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丰碑。如青年艺术家邱敏君“以艺抗疫”,创作了水彩画《“疫”线党旗扬》。该作品定格的是一幅抗疫前线温暖人心的图景:一顶帐篷、一张桌子、一个临时设立的“党员先锋岗”,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安全防线。这类作品简单明了地表达一种立场、营造一种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引领社会风尚,提升思想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优秀的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一方面追求艺术上的品格、意境,一方面追求思想上的纯洁、高雅,形成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的共鸣。在信息驳杂、思潮繁复的背景下,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美化,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艺术修养等大有裨益。人们在欣赏作品、接受美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了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热爱。

(摘编自韩波《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创作大有可为》)


材料二:

主题性美术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能以艺术的形式塑造国家光辉形象,弘扬时代英雄人物精神,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来说,意义重大。主题性美术的社会功能的实现要建立在对该类艺术应有的“当下性”的充分认知上。

“当下性”首先具有时间意味,需立足于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绝大多数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变化,选取有重要价值的社会事件,将其作为美术作品的题材,以此出发去确定主题并钻研技法,从而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2016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涌现出相当一部分优秀作品,如《辽宁号航母》《南海明珠》《最美太湖水》《幸福的菜篮子》《脊梁—汶川救援感怀》等,充分展现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优越性、经济上的伟大腾飞,以及人民生活世界的美好变化。

比起时间意义上的“当下性”,文化意义上的“当下性”是主题性美术更加复杂的特性。主题性美术的欣赏者不是逝去的生命,而是当时当下的生命个体。只有以作品为纽带,让一种艺术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生命个体身上发生,主题性美术的意义才能通过欣赏者的审美理解不断生成,并且获得永恒的意义。而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存在不仅是自然性的,具有感官、神经、肌肉等的自然的身体,还是文化性的,是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民族习俗等构成的整体文化系统中的社会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认知到人的文化性存在,是理解主题性美术应有的文化意义上的“当下性”的首要前提。

主题性美术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不论其题材多么宏大、立意多么高远,最终都要以诉诸感官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感性上作用于特定时代的公众,推动其构建起自身作为个体的身心和谐,从而达到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最终目的。这种审美意义包含伦理的意味与认知的内涵,但后两者都必须以审美为第一要义,因为缺失了审美性的艺术作品就失去了艺术的本质。因此,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本身一直都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课题之一。

主题性美术的创作是要常变常新的,不论是从时间维度上关注题材范围的变化,还是从文化意义上不断赋予各类题材以当代人所能认同的喻像内容,又或者从形式与风格上打破旧有的桎梏,都需要创作者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和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

(摘编自庞勇《论主题性美术的“当下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主题美术作品涉及体裁门类众多,内容广博宏大,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文艺创新等方面意义重大。
B.水彩画《“疫“线党旗扬》定格抗疫图景,画面温馨,体现了我党新时代的红色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丰碑。
C.主题性美术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时代人物精神等有正向推动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意义重大。
D.只要主题性美术作品实现了创作者和众多当时当下的生命个体之间艺术体验的互动,作品的永恒意义就随即得以产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题性和现实题材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聚焦点,《风雨同舟》等有思想、有情感的作品被推出。
B.优秀的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能够净化人们的精神,提高其艺术修养,坚定其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热爱。
C.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应立足于当下,选取有重要价值的社会事件作为题材,并通过一定的技法进行创作。
D.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重要内容,所以无论怎样理解,审美都应放在第一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观点的一项是(     
A.山东画院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以跨越半个世纪的多幅作品,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建设的辉煌篇章。
B.云南民族大学举办“丹青绘党史·百年铸辉煌”红色美术作品展,展出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国画、雕塑、书法、剪纸、扎染等多种类型。
C.参观完海南省的主题美术展,昌江中学学生代表说:“《开训练兵·南海蛟龙》这幅画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我也想将来做祖国的卫士。”
D.年轻艺术家崔景哲通过红衣少女这一形象展开了以“中国红”为主题的系列工笔画创作,以这种特殊形式为每一个人讲解中国文化的美。
4.材料二主体部分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请简要分析。
5.复兴中学学生会要举办“新时代·新青年·新风尚”美术作品展。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主办人,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说明作品入围标准。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宝绘堂记

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王君晋与: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B.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C.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D.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五音,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C.驸马都尉,原为陪奉皇帝乘车之近臣,后用来称帝婿,简称“驸马”。
D.熙宁,年号,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观点,然后用历史人物及个人经历加以佐证。
B.老子认为: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丧失本心,但圣人暂且用来寄托心意,不会因此废除这四样东西。
C.作者认为,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被人拿走了就把它当作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这样喜欢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就是快乐而不是祸害了。
D.文章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即王君晋卿建了一座用来储藏全部书画的宝绘堂,要作者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2)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5.文章为什么说“不可以留意于物”?请简要分析说明。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②古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③逆旅:旅舍,旅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门”是曾离别的地方,“三改火”交代了离别已有三年,“天涯踏尽”写词人也想离开京城去做地方官。
B.“春温”,春天的温暖。词人与友人再次相聚,分别虽久,情谊弥坚,欢笑之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C.“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词人叙写了友人的内心始终如古井水般不起波澜,也赞颂了友人的高风亮节。
D.“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写月夜送别友人,渲染了凄清幽冷的氛围抒发了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
2.请简要分析“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扇上画牡丹

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妲娥月里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扣住题目,点明诗人请人在扇上画牡丹的原因:红芳遍地,惹人怜爱。
B.颔联表现作画的动态过程,在画家笔下,牡丹叶参差生长,花在风中依次绽放。
C.“几曾”“不怕”都是虚词,既写出了画中牡丹的特点,也增添了诗歌的意趣。
D.本诗语言浅近平和,通俗易懂,闲适随性的笔墨之中暗含着对盛世昌隆的赞美。
2.为了表现画者的技艺精妙,本诗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这是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履行自身承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项重要举措。

疫情发生后,中国科研机构很快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供全球共享。中国科研人员按照多条技术路线开展了疫苗研发。中国还建立了国际合作专家库,同有关国家开展疫苗研发、药品研发等合作。确保发展中国家有平等机会获取适合、安全和有效的疫苗,是中国一直关注的重点。中方多次郑重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且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加入实施计划,将通过自身行动带动更多国家,推动全球团结起来抗击疫情。实施计划是由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共同提出并牵头进行的项目,旨在统筹资源,加快疫苗研发,推动疫苗公平分配,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疫苗。已经有约16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计划,体现了国际社会通过团结合作抗击疫情的强烈愿望和坚定态度,也表明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

全球抗疫是一盘棋,任何一个国家没有战胜疫情,世界都难言安全。只有全球团结起来,加强合作,才能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

(摘编自《为全球团结抗疫作出中国贡献,经济日报》2020年10月10日)

材料二:

中国目前已经向53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多个国家出口疫苗。近日,中国对蒙古、埃及、泰国、新加坡、多米尼加、玻利维亚、塞内加尔、匈牙利、阿联酋等国的疫苗援助都已运抵当地。应世卫组织方面请求,中国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提供1000万剂国产新冠疫苗,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急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当前,疫情仍在肆虐,世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富裕国家订购的疫苗数量是其人口的两三倍,而那些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获得西方公司的疫苗合同。埃菲社报道称,中国国药集团、科兴公司和康希诺生物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在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投入使用,欧洲国家中,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也使用了中国疫苗。

美联社报道称,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大规模生产疫苗的国家之一,对于那些尚未获得疫苗的国家,中国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中国疫苗挽救了非洲人民的生命。对于众多缺乏疫苗研发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疫苗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当地焦灼的抗疫战场带去希望的甘霖。在欧洲和美国主导的全球疫苗竞赛中,非洲国家正把目光投向西方以外,整个非洲大陆的政策制定者都在寻求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疫苗。中国疫苗给正在进行抗疫斗争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希望,犹如隧道尽头的光芒

(摘编自《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度生命线》,《人民日报》2021年3月1日)

材料三:

世界卫生组织5月7日宣布,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灭活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是第一款正式获得世卫组织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验证的非西方新冠疫苗。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有了新的可靠疫苗选择,中国疫苗入世将为缓解全球疫苗短缺、促进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疫苗入世,国际媒体高度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鉴于当前全球新冠疫苗供应严重受限,对中国疫苗的需求非常迫切。与其他已入世的新冠疫苗相比,国药疫苗易于储存的特点使其非常适用于资源匮乏的环境。它也是第一款携带疫苗瓶监测器的疫苗,疫苗瓶上的小标签会因疫苗受热而改变颜色,便于卫生工作者判断疫苗是否安全可用。国药集团目前正在积极扩大产能,利用所属北京、武汉、长春、兰州、成都、上海六大生物制品所及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持续扩大产能和分包装能力,年产能有望超过3O亿剂。目前,中国多支疫苗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具备充足的生产能力,为全球战疫贡献力量。

迄今,中国已陆续向8O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5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将继续积极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为消除免疫鸿沟不断努力。

(摘编自《中国疫苗入世助力全球疫苗可及》,新华社2021年5月 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苗对人类最终战胜疫情具有关键作用,中国科研人员按照多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发,研制出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的新冠疫苗。
B.中国秉持并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的公平分配,向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为全球“战疫”贡献力量。
C.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疫苗,约16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力支持。
D.中国一直致力于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当发展中国家被西方排挤出疫苗供应圈后,中国疫苗为他们战胜疫情提供了可靠选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疫苗“入世”之所以备受国际关注,是因为中国疫苗对于缓解全球新冠疫苗供应不足、加速疫苗在全球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B.在全球新冠疫苗供应严重受限的情况下,中国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将有助于填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的巨大供应缺口。
C.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大规模生产疫苗的国家之一,中国国药集团年产能有望超过30亿剂,这为焦灼抗疫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D.中国国药疫苗的安全有效性高于其他己“入世”的新冠疫苗,并且具有易于储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
3.中国积极支持全球抗疫,在哪些方面贡献了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