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采用小篆,统一文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命丞相李斯刻石于泰山绝顶,以炫耀其文治武功。其后,秦始皇又数次前往东方和南方地区巡游,每到一个地方,便祭祀名山,刻石竖碑,为其歌功颂德。后人将这些刻石碑文统称为秦刻石。这些刻石均由丞相李斯采用小篆书写,字体潇洒优雅,备受赞赏。秦朝的这些刻石群,虽然今天大都已被毁坏湮没,难窥全貌,却是书法与石刻艺术上的一件辉煌壮举,对推动石刻碑碣风雅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汉时期,物产丰富,国力鼎盛,有力地促进了西汉书法艺术的发展。①“秦篆”这时已被“汉隶”所取代,“汉隶”成为流行全国的书法字体。②汉隶灵气飞动,形态优美,风格多样,情趣盎然。西汉留下的石刻不多,目前所知,主要有③《鲁孝王泮池刻石》、《群臣上寿刻石》、《感孝禹刻石》等

到了东汉时期,终于迎来了石刻艺术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不计其数的碑刻,遍布于全国各地,据今人统计,传世的汉碑约有170余种,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真可谓蔚为大观。东汉碑刻,种类繁多。④根据形制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碑、碣、墓志、摩崖石刻、石经等数种。它们的书法各具特色,或方整,或散逸,或雄厚,或秀劲,或高古,表现了汉代石刻艺术的百花齐放,各臻其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标点符号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秦篆”的引号作用是直接引用,与句中“汉隶”的引号作用相同。
B.②处的逗号使用正确,因为多个短语作谓语,谓语之间要使用逗号。
C.③处的书名号后的顿号使用正确,因为刻石属并列关系,要用顿号隔开。
D.④处的逗号应改为冒号,冒号用在总结性词语之后,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请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为“秦刻石”下定义,字数不超过40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我端着杯子细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

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

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正聊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个。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旅游景点呢。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D.看过石砲沟几十年,这里的山形是没有变化的——峰巅隆起,沟谷下沉,绵延起伏。四十多年前是这样子,四十多年后依旧如此。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文明的著述,就像香槟塔一样,上面一层差不多满了,①_________________,因此著述也会从更重要的主题慢慢溢往相对次要的内容。那么,探寻对于一个文明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从比较接近源头的典籍中或许能找到蛛丝马迹。价值排序、制度传承、路径选择无疑包含在孟子所处时代的主题中。孟子时代的诸侯,②_________________,或是开疆拓土。当孟子向诸侯强调施仁政、薄税敛时,在那些恐惧朝不保夕或者汲汲于兼并天下的诸侯眼里,孟子无疑是“迂远而阔于事情”的。但秦朝的短祚暗示了“总体战”对于诸侯自身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而后的中国历史和欧洲长时间的列国均衡史,更是一次次让我们看到孟子的智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确实代表了更健全的常识。

纵观中国古代史,朝代之间政制的因袭和吸取前人身死国灭的教训做出的制度创新,似乎使得一个个朝代的格局渐渐由宽平趋于狭促。先秦诸子处于西周分封多国体系和大一统的过渡阶段,有的往前看,发明富国强兵的技术,有的往后看,宣扬敬天保民的奥义,其讨论问题域的格局使后人感到陌生。好比已然成为金融行业成功人士的你,仍然不妨了解一下小时候“想成为”或是后来“差点就成为”的科学家、画家的故事,③_________________,但一来可以展望可能世界里自己的人生将如何展开,与过去和解,二来也能比较什么更重要,为后人提供更全面而审慎的建议。今天我们还要读《孟子》、读古书,更重要的意义大概在这里。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话。
B.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C.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这是未庄赛神的晚上。这晚上照例有一台戏,戏台左近,也照例有许多的赌摊。做戏的锣鼓,在阿Q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他只听得桩家的歌唱了。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鱼洋,鱼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他兴高采烈得非常:“天门两块!”

他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了。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他才爬起来,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赶赛会的赌摊多不是本村人,还到那里去寻根柢呢?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辣辣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辣辣,——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赢钱本是幸事,这里却说成“不幸”,在看似矛盾中暗含着对人物的怜与哀。
B.明明很痛也挨了打,却连用“似乎”进行模糊化表达,阿Q 的得过且过跃然纸上。
C.“虫豸”一词使用借代,形象地表现了阿Q 丢钱后依然试图自欺欺人的心态。
D.“睡着”一词, 一语双关,表面是安然入睡,实则表现阿Q 麻木不觉醒的状态。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赢了一堆洋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3.请简要分析文中划横线部分破折号和冒号的作用。
2023-07-17更新 | 379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基础检测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象——意境——意图(主旨),这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而联想在其中起着统摄的作用。联想的过程一般是从具象信息到抽象信息,从表层含义到深层含义。例如一提到木叶我们就会想到秋意,想到萧瑟苍凉的气氛。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它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是落叶纷飞,秋意正浓,从诗句中我们看到波浪涌起的洞庭湖面秋风飒飒,落叶飘荡,一派萧瑟的景象,这正是语言的符号意义使然。而此情此景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读者的思维一下子便从木叶的清秋气息跳跃到离人的愁情别绪,由具象信息到抽象信息,由感觉到感知,我们体会到了(     ),人生不易,这就是联想的作用。

诗歌欣赏,起始点是意象,着眼点是意境,落脚点是意图。灵魂则在于联想,因此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决于这种联想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的语言形象是,它的暗示性是,因此诗歌只有形神兼备,才会境界全出,才会产生美的效果。反过来说,我们只有抓住了诗歌的形和神,才能更深入地领略诗歌美的精神要义,从而触摸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歌艺术的神圣殿堂。

1.请问画横线处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请问括号处所缺的成语应为“世事无常”还是“岁月不居”?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你结合文段关于联想在诗歌鉴赏中作用的论述,分析《红烛》中意象的“形”与“神”。

红烛

闻一多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的景象,但一定能在散发着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的建筑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置身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每一处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②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地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

1.请分析第①句画线句子中冒号的作用。
2.有人将第②句画线的句子改成“历史在文化遗产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先人的足迹、民族精神的基因”。你是否同意这样修改?请阐明理由。
3.请分析最后一句引用唐诗的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哲学家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艺术家也需要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吴道子画壁请装将军舞剑以助壮气。而舞蹈也是中国戏剧艺术的根基。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这既能表现生活的真实,同时又是美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练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这种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和”与文中加点的“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国政策呵护智能驾驶行业发展,L3、L4等高级别智能驾驶逐步试点,技术标准趋于完善。
B.中国茶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向世界展示了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洒脱豁达的大国风度。
C.我们人类一样,微生物为了生存和保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食物,例如枯枝、落叶等。
D.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
2.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
C.蔡孑民先生说:“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两句话理应是青年人最稳妥的座右铭。
D.“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木经》提出了中国古建筑三分法的概念,其指出,房屋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组成。后来,建筑学家梁思成也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做过相似的总结。中国传统的建筑构图观念是,房屋是由这三部分组合起来的,而不是从一个整体分割出来的。分割意味着破坏,____①____。

分,则纤毫无损,甚至自成一体,独立发展。比如,____②____,可以成为——北京的天坛地坛就是这样没有屋顶和屋身的建筑;只有屋顶而没有墙壁的建筑物,就是。合呢,也有多种方式,单一的、部分的,或是整体的。把单一的屋顶重复组合一次,可以成为重檐庑殿顶;把整个屋身做个叠加,就变成楼阁;把台和屋子组合起来,就是阙楼……台基、屋身、屋顶,一座单体建筑的三个组合结构,____③____,但因为组合的可分可合,却诞生出千变万化的建筑样貌。从标准化的结构,到灵活多变的形态,这就是中国古建筑不可思议的独特和伟大之处。

1.下列句子中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
B.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C.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确实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他使那时代的人和后代乃至于我们沟通了。

孔子的哲学核心是。在《论语》中,以不同的面目,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了无数次。这些闪烁不定的面容并不是因为孔子的没有一以贯之的主旨,而恰恰说明了内涵的丰富。樊迟问,孔子答曰爱人;颜回问,孔子答曰克己,曾子概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朱熹解释说,尽自己的力量去办事叫忠,推己及人叫恕。的内涵里,主要的两方面就是。有了这个,就会有足够的自我约束;有了这个,就会有足够的对别人的宽容。

当然,孔子的,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人格境界,而且还应该是一个社会政治应当具有的政治理念,是公理,是正义。因而,在非常时刻应当杀身以成仁,而决不能求生以害仁。他自己的一生,倡导,实践,修自身为,又要改造社会政治为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中孔子哲学核心“仁”的内涵的一项是(     
A.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一以贯之”所加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
B.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哦,香雪》)
C.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探界者”钟扬》)
D.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中国建筑的特征》)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18年,《玩偶之家》经胡适、罗家伦合力翻译而进入中国文学界,次年又迎来了本土版本——胡适的《终身大事》。_________《玩偶之家》和《终身大事》的不断公演,娜拉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_________,娜拉毅然走出家门不仅表现了对男权的反抗、对男女平等地位的诉求,还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娜拉在当时被当作女性解放的标本。需要注意的是,解放的标本解放了的标本两者之间虽只差了一个字,意义却有重大的变化,后者以其完成时态突出了前者的进行时态,也就是说娜拉出走了,问题还没有完结。其中最本质又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娜拉真正得到了解放吗?大多数人认为,娜拉的出走说明父权、夫权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男性话语体制已经在她身上得到解构。事实上,娜拉们的创造与传播给人们带来的是虚假希望。_________,娜拉被父权文化建构的他者性并没有得到解构,_________得到了内化和加强,因此并没有获得解放。

1.文中画横线处虚词和短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从本质看——从文本看——反而B.因为——从文本看——从本质看——而且
C.随着——从文本看——从本质看——反而D.随着——从本质看——从文本看——而且
2.下列各句中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少说话!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不信宗教,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
C.坚强,纯洁,律己之严,客观公正——这些美德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D.“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首位航天员正静候着这一举国关注的时刻。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