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涵盖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长城是民族的脊梁,黄河是民族的魂魄,大运河凝注了中国三千年的兴衰史,长征则是新中国兴旺发达、民族复兴的精神履历和源头。国家明确提出,要建设长城、黄河、大运河、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1月,我国又正式启动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有利于(     
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②赋予中华文化全新内涵,推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
③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视纪录片走红,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让观众通过纪录片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材料一:《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等领域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
材料二: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汲汲于卷轴、瓷器、昆曲、武术等各种符号。如果历史只停留在零散的、呆板的符号上,那将会使传统文化失去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相遇”,向新一代的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使中华文化不被来势汹汹的“日风”“韩流”“美剧”所淹没。
材料三:某校为了让国学文化与“现代相遇”,将国学文化的内涵与当代青少年人格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利用经典诗词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树立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遇?
(3)有人在网上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时说到:“这部纪录片最让人感动的是‘匠人精神’,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一份伟大又平凡的事业,而社会的发展需要无数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普通人。”请你推荐一部文艺作品(如影视、书籍、戏曲),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两个推荐的理由。
2020-10-16更新 | 9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广西桂林市、崇左市高三联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3 . 2018年11月28日,中国“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藏医药浴法是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疗保健方法。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有利于
①促进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②扩大中国藏医药文化世界影响
③创新中国藏医药文化的价值导向
④印证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9-05-10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的特有时间知识体系。它所描述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一般过程,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从黄河流域逐步为全国各地采用,并流传到世界各地。它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积累和结晶,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其蕴含的尊重规律、顺应自然的思想,仍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理念,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也生动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动态地完善,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仍然保留着吃春盘、春饼等习俗,会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


(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运用二十四节气让生活更具韵律之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
(3)就“二十四节气”如何在当代焕发新活力,请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17-05-22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百色,梧州,北海,崇左五市2017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演,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将充分全面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非遗保护有利于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