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岚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等级考)试题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3-03-04 6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民间艺术之一,下列剪纸所反映的内容是
A.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战国时期,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020-07-17更新 | 432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普通高中2020年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下图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科举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世官制
2023-03-03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岚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等级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平民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这项发明出现于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明清之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思想家是
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
2020-07-17更新 | 310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普通高中2020年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明清小说中,以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为主线,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天朝田亩制度》内容《资政新篇》内容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C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兴办保险事业
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召唤着一代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而献身。这表述的是维新变法运动的
A.背景B.目的C.内容D.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人们相见的礼仪由跪拜作揖向鞠躬、握手转变。这说明了
A.婚姻习俗的变革B.传统观念的更新
C.交通方式的革新D.人际关系的淡泊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5.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如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主题:?(1840~1901年)
A.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B.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C.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D.中国人民的探索抗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对如图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023-03-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岚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等级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是(            )
A.社会契约B.法制原则
C.三权分立D.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17世纪,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拥有勇敢无畏的“海船驾驶员”,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英国B.西班牙C.葡萄牙D.荷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为此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迪生D.爱因斯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据下表判断,代表作一栏中应填入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简表的是(  )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简表
国别作家代表作主要内容文学风格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批判现实主义

A.《哈姆雷特》B.《唐璜》
C.《战争与和平》D.《人间喜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法国的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德国的古典哲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9. 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施“新政”。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全面抑制通货膨胀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D.实行“以工代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30. 1993年,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城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一摘编自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3137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1卷)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

时间法律
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
1954—1958年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1959—1978年除1975年、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基本没有立法活动
1979—1992年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
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
1993―2003年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
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
2003—2008年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

——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实引用合理,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11-19更新 | 178次组卷 | 25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文化史(旧)
3
中国古代史
4
政治史(旧)
5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6
中国近现代史
7
选修(旧)
8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小农经济单题
20.94法家  墨家、法家的思想单题
30.85郡县制单题
40.85科举制  隋唐科举制单题
50.94印刷术单题
60.94王夫之的思想单题
70.85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80.85明清小说  小说与戏曲 单题
90.85太平天国运动单题
100.85短暂的春天单题
110.85戊戌变法  戊戌维新运动  百日维新单题
120.85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单题
130.9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单题
140.8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150.94新文化运动单题
160.65《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70.85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单题
180.9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90.65孟德斯鸠的主张和作品单题
200.94从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单题
210.85荷兰的殖民扩张单题
220.85牛顿的经典力学  近代科学的兴起单题
230.94《权利法案》和代议制单题
240.85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单题
250.85现实主义文学单题
260.85《共产党宣言》单题
270.85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单题
280.94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新经济政策单题
290.85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单题
300.94欧盟的建立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65西周的政治制度
320.65科举制
330.4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三、论述题
340.65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