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某次金鱼的鳃盖交替张开与闭合的次数较快(呼吸较快),还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溶氧量培养环境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1次统计第2次统计第3次统计
4mg/L隔夜自来水113111112
6mg/L隔夜自来水767874
8mg/L隔夜自来水57596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的探究内容,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乙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条,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其中X的数值为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的呼吸频率会越____
2 . 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随意丢弃到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我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镉、汞、锌,锰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好的不同浓度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灌胃液体镉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小时死亡率
A0mg/mL1mL10只0
B0.01mg/mL1mL10只10%
C0.02mg/mL1mL10只20%
D0.03mg/mL1mL10只30%
E0.04mg/mL1ml10只40%
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ABCDE组各用10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50只小鼠的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_____仍会在生物体内堆积,人如果食用了这类鸡,最终也对人体造成危害。
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_________
实验启示:
(5)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么做?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下表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和结果,据表回答:

组别

种子数量

(粒)

环境条件

萌发数量

(粒)

光照

空气

水分

温度

100

有光

充足

适量

18℃

93

100

有光

充足

适量

0℃

2

100

无光

充足

适量

18℃

90

(1)用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
(2)用甲组和丙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如果维持环境条件不变,丙组萌发的种子不能长成正常的植株,原因是它无法进行______,从而缺乏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有机物。
(3)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______中。
(4)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______,这与根吸收水分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4 . 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组处理

实验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且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48%

7.5%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属于昆虫,它的生殖方式为 ______(选填“卵生”或“胎生”)。
(2)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 ______发育,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 ______期出现的;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 ______期满足食物供应。
(3)该小组假设是 ______
(4)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变量是 ______。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变量是 ______
(5)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减少“薄头茧”的产生,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_的环境条件。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奇同学是一名寄宿生,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之后,他和室友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干净整洁的寝室与潮湿脏乱的寝室相比较,哪里的空气中细菌和真菌多一些?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奇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分组
步骤
ABC
第一步配制好相同的培养基加入3组培养皿中,分别标上A、B、C.
第二步将3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
第三步不做任何处理
第四步将所有培养皿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第五步观察实验结果(菌落情况、菌落数目)并进行记录。
(1)表格中①处的操作方法为:将A组培养皿打开后在干净整洁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则②处应为______
(2)步骤三中对A、B培养皿的处理方法属于细菌和真菌培养中的______过程。
(3)将所有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
(4)在三组培养皿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
(5)若A培养皿中菌落明显比B培养皿中的菌落______,则说明干净整洁寝室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比潮湿脏乱寝室中的少。
6 . 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选取甲、乙、丙、丁4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滴入到2 mL相同质量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记录使之褪色的滴数如下表。请据表分析,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维生素C的水溶液

滴数

12

5

8

13


A.乙、丙、甲、丁B.甲、丙、乙、丁
C.丁、甲、丙、乙D.丁、丙、乙、甲
2020-05-31更新 | 19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学习了“动物的行为”这一节后,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饥饿的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分别用三只小白鼠做实验, 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每次都保证小白鼠处于饥饿状态。迷宫示意图(图1)和实验数据如下(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实验次数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小白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吗?”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数据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他们所作的假设。
(2)若将小白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获取食物,说明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C鼠所用时间的曲线图_______。根据上面曲线的共同变化规律,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___________(填“强化”或“弱化”)。
(4)该实验为什么要用3只小白鼠做实验,并且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___________
2023-07-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金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小明去超市买洗手液,发现洗手液种类繁多、价格不一,但都标明“本产品能有效抑制细菌”,那么这些品牌的洗手液确实有抑菌功能吗?抑菌的效果有差异吗?他决定和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试不同洗手液的抑菌功能。实验流程如下:①制备培养基并高压灭菌后倒入4个培养皿中;②在冷却后的固体培养基上各涂布0.5 mL大肠杆菌培养液;③将A、B、C三种不同品牌的洗衣液用无菌水稀释至相同倍数;④将20片相同大小的滤纸片灭菌后平分成四组,分别在上述洗手液稀释液和无菌水中浸湿;⑤将这四组滤纸片分别放在上述涂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48小时;⑥测量抑菌圈(见下图)直径,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单位:毫米):

组别

抑菌圈直径

平均值

品牌A

7. 20

7. 30

7. 54

7. 30

6. 25

7. 12

品牌B

9. 52

8. 56

6. 85

8. 53

8. 55

8. 40

品牌C

3. 55

3. 40

7. 31

4. 25

5. 10

4. 74

无菌水

0. 01

0

0. 04

0

0

(1)在固体培养基上,每个菌落都是由大肠杆菌经过繁殖形成的,大肠杆菌进行____________生殖,繁殖速度块。
(2)实验步骤①②可否颠倒一下,即能否先将大肠杆菌放入培养基中再进行高压灭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无菌水”一组起____________作用。
(4)计算无菌水组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为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从实验结果看,_______品牌洗手液的抑菌功能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性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其中一个培养基上长出一个“独特”的菌落,该菌落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有毛绒绒的丝状物,这个菌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几个大肠杆菌的菌落连接在一起了
B.某种真菌的菌落
C.病毒的菌落
D.其他细菌的菌落
9 .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如果往饲养黄粉虫的容器里放一片面包,它们会聚集在面包片下面吃面包;如果把面包片翻过来,在明处的黄粉虫会很快爬到面包片的下面。
(1)从以上资料可知,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_______环境中,(明亮/阴暗)
(2)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3)针对此探究实验,冬冬应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
(4)下列哪一项形成该实验的一组对照实验(  )
A.光线的强弱与麦麸的有无B.麦麸的有无
C.温度的高低D.光线的明亮和阴暗
(5)若将10只黄粉虫放入如图的装置中,2分钟后记录两种环境中的黄粉虫数,重复进行5次实验,统计记录如下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5次数据的_______值。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1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9只
(6)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10 . 2022年5月31日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烟草威胁环境”。为宣传这一主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某一品牌香烟、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出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浸出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开展了“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材料

喷洒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浸出液

5天的平均发芽率

A

20粒同样饱满的玉米种子

0

100%

B

40%

95%

C

70%

65%

D

100%

35%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中每组选用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
(3)本实验中的实验组是______(填实验组别),变量是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023-05-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