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幼虫体表是黄色的,是粮仓中的害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里的粮食堆中,喜欢阴暗干燥环境。小明就此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吗?通过探究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黑纸板为A组,玻璃板(铁盘)为B组):
   
(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A或B)组,除了变量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3)用1只黄粉虫做实验不可信,要用多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项目

黄粉虫数

盖板

土壤湿度

A组

10

玻璃板

湿润

B组

10

玻璃板

干燥

2 . 在探究“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吗?”实验时,设置的变量符合要求的是(  )
A.常温与低温B.常温与黑暗
C.低温与河水D.光照与黑暗
3 .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
b.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该实验方案中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吗?______
(3)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
(4)做这个探究实验所用到的鼠妇数量最好是______。
A.一只B.两只C.三只D.十只以上
(5)做完实验后,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鼠妇的?______
2023-09-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富川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
试管中的加入物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100℃
加入碘液2滴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选用1、2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2ml______
(2)1、2号试管在37℃水中保温是模拟______内的温度。
(3)比较1、2两支试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唾液中的______(一种酶)使馒头中的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1号试管内______(选填“变蓝色”或“不变蓝色”)。
(4)淀粉会在______(消化系统的一种器官)内彻底被分解成______,最终被人体吸收利用。
(5)若选用1、3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
2023-09-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请分析表格并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方法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1号2mL淀粉液、2mL唾液37℃、10分钟不变蓝色
2号2mL淀粉液、2mL清水37℃、10分钟变蓝色
3号2mL淀粉液、2mL唾液100℃、10分钟变蓝色
(1)1号和2号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2)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则应选______号试管和______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3)该实验小组的一位同学提出,2号和3号也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于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此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______,理由是______
2023-09-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采集菜粉蝶的虫卵,进行室内培养,观察虫卵孵化成菜青虫后取食植物叶片的类型,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据探究主题,可作出假是________
(2)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①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油菜、萝卜、卷心菜、荠菜等)叶片上找有菜粉蝶虫卵的叶片,带回实验室。
②如图所示,将带有虫卵的叶片分别放入不同的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再分别放入不同种的植物叶片,将烧杯放置在温暖的地方
   
③以上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将虫卵隔离饲养的目的是排除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从群体生活学习获得。实验中设置了许多个烧杯(ABCD),除叶片不同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
(3)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用长大的菜青虫进行实验不行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实验中,要用3只以上的菜青虫进行实验,为什么?________
2023-09-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鹿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东西,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
材料用具: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实验现象:实验发现,有较多的蚂蚁在加糖水的棉花团处聚集,在加清水的棉花处没有蚂蚁聚集,由以上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指出该实验设计上的一处不足是________
(4)根据你看到的有关蚂蚁的现象,请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________
2023-09-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鹿寨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据报道,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对水中的鱼、虾造成不良影响。某同学想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会促进藻类的繁殖吗?”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同种藻类加水800毫升搅匀,平均倒入2只烧杯中,标号为A、B。
在A烧杯中加入0.1克含磷洗衣粉,B烧杯中加入0.1克 洗衣粉
培养观察。
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题中的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
(2)设置B烧杯的目的是 :______
(3)在步骤中使用同种藻类的原因是:_____
(4)请补充完整步骤中的 处:_____________
(5)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烧杯的藻类繁殖快数量多,所以生活中不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2023-09-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的阻截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中国在抗疫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仅我国口罩产量就达到上年的20多倍,为世界树立了狙击流行病的旗帜和标杆。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防护能力最弱的是_____口罩。
(3)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
A.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B.扔进专用垃圾桶C.扔进普通垃圾桶
(4)过滤效率过高的口罩透气性也随之变差,呼吸过程中的______(填“肺通气”或“组织换气”)环节易受影响,这就意味着其佩戴的舒适性降低,佩戴的时间不能太长。
2023-09-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学生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分别对五支试管进行了如下处理:
   
序号处理方法
1适量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水温37℃
2适量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搅拌水温37℃
3适量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水温5℃
4适量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水温37℃
5适量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水温100℃
(1)如果选用1、3、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如果1、3号对照,对照组是_____
(3)第2号设计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为_____
(4)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5)实验5分钟后将试管全部取出,滴加碘液,摇匀,不变蓝色的试管是_____号。
2023-09-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