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化肥对提高粮食、蔬菜产量有重要作用,但长期大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板结、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1)肥料主要包括化肥(无机肥)和有机肥两类。化肥可被植物直接吸收;有机肥需要先经过土壤中______________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为寻找更为高效、低污染的施肥方式,科研人员在实验田中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以及土壤肥沃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施肥方式

小麦产量(kg·hm-2

籽粒淀粉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g·kg-1

100%化肥

8392.1

67.0

17.6

15%有机肥+85%化肥

8415.7

67.2

20.6

30%有机肥+70%化肥

8560.0

68.1

21.0

7552.8

67.42

0.6

60%有机肥+40%化肥

7513.7

66.2

20.5

①本实验中第______________组为对照组,第Ⅳ的施肥方式为45%有机肥+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每个组设置3个重复样地,表中结果应为3个重复样地数据的______________(填“平均值”或“最大值”)。每个样地面积不宜过小、小麦数不宜过少,目的是避免______________。各组间的施肥方式虽不同,但应保证氮、磷、钾等的施加量________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对于小麦而言,配施有机肥可以______________其产量和品质,但______________;对于土壤而言,配施有机肥可以______________,进而提高土壤肥沃度。
(3)若要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上述实验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引体向上能测试身体肌肉力量发展水平,是中学生体质测试项目之一。


(1)引体向上(如图)需要人体的多组肌肉、______________和关节协调配合完成。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身体向上拉起时吸气,还原时调整呼吸,整个过程中不可憋气,以保证为细胞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__参与呼吸作用,释放______________维持运动。
(2)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引体向上困难的原因是肩背力量薄弱,启动困难。为了研究肩背训练干预对学生引体向上启动困难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实验前在同一年级中随机挑选60名身体健康、体态正常、引体向上启动______________(填“成功”或“困难”)的男生作为受试者,分成2组,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干预。

②下表为两个组的训练安排:

组别

训练时间

人数

训练方式

甲组

常规训练手段:正手握杠做引体向上起始动作,手臂伸直,身体保持稳定自然悬垂,用力尝试性上拉后衔接直臂悬垂。

乙组

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组合式肩背训练:①哑铃后提拉②弹力带引体向上③爬绳④仰卧引体等。

两组的实验人数均为______________;甲组的训练时间应为______________

③训练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

组别

时间

测试项目

肩胛上拉(个)

反向耸肩(个)

引体向上(个)

甲组

实验前

2.27

3.37

0

实验后

3.27

4.6

0.17

乙组

实验前

2.33

3.93

0

实验后

9.33

12.17

2.4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这两种训练方式中,训练干预后______________,可见两种训练都有一定的效果。二者相比较,______________组的效果更好。


(3)根据以上信息或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请提出一条有助于提高引体向上成绩的运动建议:______________
2024-03-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泡菜风味独特,深受许多人喜爱。不同泡菜制作工艺虽有不同,但都是由微生物发酵而成。


(1)乳酸菌是制作泡菜的主要微生物,它属于___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其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___,故营养方式为异养。泡菜的主要原料是蔬菜,蔬菜中的______________可被乳酸菌分解为乳酸,得以制成泡菜。
(2)图1是泡菜制作的操作流程图,乳酸菌有耐盐性,在蔬菜装瓶时加入适量的盐水不仅可以______________杂菌的生长,还可以调节食物的味道;另外泡菜的制作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进行发酵,所以制作流程中的______________环节对于保证无氧环境很重要。
(3)泡菜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对健康不利的亚硝酸盐。研究发现,薄荷提取物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2。

①该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②由图2可知,4组实验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呈现______________的趋势,为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最佳效果为添加______________%的薄荷提取物。

③实践活动过程中,有经验的同学曾提出“泡菜最好在腌制一星期之后再食用”,结合上述结果,尝试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

2024-03-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睡眠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许多人存在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不足或睡眠碎片化。睡眠障碍是否会影响血管功能呢?科研人员做了系列研究。
(1)在临床上对睡眠障碍患者的血管功能进行检测,获得如下数据:

                  组别


指标

睡眠正常组

睡眠障碍组

左颈动脉阻力指数

0.607

0.685

右颈动脉阻力指数

0.625

0.696

(注:阻力指数越高,血液流动越不通畅)
颈动脉是将血液______(填“a.从头部运回心脏”或“b.从心脏运送到头部”,只填字母即可)的血管,从表中数据可知,单位时间内睡眠障碍组流经颈动脉的血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正常睡眠组。
(2)为进一步研究睡眠障碍引起动脉阻力变化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

组别

正常睡眠组(50只)

碎片化睡眠组(50只)

处理方式

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不进行睡眠干扰,正常饮食,适当运动

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进行睡眠干扰,A

持续12周,进行相关检测

实验结果

1.主动脉血管横切

2.与血管壁异常有关的某种白细胞

   

   

正常睡眠组               碎片化睡眠组

①上述实验中正常睡眠组起______作用,“A”处应为______,实验中为避免因个体差异造成误差而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1推测,与正常睡眠组相比,碎片化睡眠引起动脉阻力变化的原因是______;进一步研究(结果2)可知,碎片化睡眠的小鼠与血管壁异常有关的白细胞数量______
③白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经细胞的分裂和______产生的。研究人员推测,对于睡眠碎片化导致白细胞数量变化,可能与体内产生的某种激素减少有关。将该激素注射到碎片化睡眠小鼠的血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白细胞数量,若结果为______,则说明研究人员的推测是正确的。
(3)基于上述信息,下列行为中,有助于血管健康的是______。(多选)
a.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惊醒
b.充分利用晚上时间,睡觉、学习交替进行
c.睡前不大量饮水,避免夜间排尿
d.减少夜间睡眠时间,白天分时段补充睡眠
2023-07-10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菌会引起水稻产生稻瘟病,导致产量下降。
(1)水稻的根、茎、叶属于营养______(填结构层次),被稻瘟病菌侵染后,将无法正常行使功能。请任选一个部位,说明其被侵染后对水稻生活的影响:______
(2)稻瘟病菌属于霉菌,用______繁殖,可直接从水稻体内获取营养,与水稻间存在______关系。
(3)生物防治是防控稻瘟病的有效措施。科研人员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①能防治稻瘟病的枯草芽孢杆菌最有可能分布在______
a.患病叶片b.患病水稻的正常叶片c.未患病水稻的叶片
②科研人员从上述部位得到3种枯草芽孢杆菌,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1~4号培养皿的中央接种稻瘟病菌,在2~4号培养皿两侧分别接种等量不同种类的枯草芽孢杆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1号培养皿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______号培养皿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③筛选出对稻瘟病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后,科研人员将其用无菌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
步骤1选取健康程度、生长状态相似的水稻植株若干,均分为4组,将等量的稻瘟病菌溶液喷洒在水稻叶片表面,侵染24h
步骤2喷洒喷洒15mL浓度为6×107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喷洒15mL浓度为6×108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喷洒15mL浓度为6×109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
步骤3适宜条件下培养
病株率92.0%67.3%58.3%73.0%
a.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
b.第1组在步骤2应喷洒______
c.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研究范围内,防治稻瘟病的最理想的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______CFU/mL。
④在将该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物防治的药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前,你认为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举一例即可)。
2023-01-07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校开展制作发酵食品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进行了展示交流。

(1)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加工制作的食品。上述三种发酵食品中,利用细菌制作而成的是______。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因此属于原核生物。
(2)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分解______、释放______,供生命活动所用,与此同时产生一些代谢产物。正是这些代谢产物使发酵食品具有了一定的形态或风味。甲同学制作馒头时,面团中出现孔隙是酵母菌产生______的结果。
(3)三种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均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______。乙同学在制作酸奶的同时还进行了探究活动,探究结果说明______。丙同学制作的米酒被污染了,请结合其制作过程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请在上述三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对其展示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建议______
2023-01-07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校在“建设绿色校园”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有小组实施“利用小菜园为校园增绿”项目,为提高蔬菜的产量,进行了探究活动。
(1)同学们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槽进行相关实验。移栽时可以采取的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实验方案表

组别

水处理方式

小白菜数量

浇水频率

A组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24株

1次/3天

B组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24株

1次/3天

C组

普通自来水

24株

a


①针对待研究问题,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②实验方案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a”应为______
③图2、图3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______。图2中三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的时间是第______天。

④由图3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的______作用,促进根对水和______的吸收。两种增氧方式中______增氧最佳。
(3)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研究______
2023-01-03更新 | 55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2022年9月,全国部分学生参与了“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种植与“神舟十四”飞船问天实验舱“同款”的拟南芥、水稻种子,开展“从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实验。

(1)10月12日的“天宫课堂”中,我们看到了水稻“小薇”(图1)。从一粒种子萌发并长成植株,实验柜为“小薇”种子的萌发提供了适宜的_______、一定的水分及充足的空气等条件。萌发时,种子的_______最先萌出,发育成根。
(2)航天员刘洋向我们展示了“小薇”叶的“吐水”现象。“小薇”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会通过_______作用散失。当实验柜中湿度过大时,部分水经叶缘特殊结构排出,形成“吐水”现象。“小薇”茁壮成长,其叶片利用水和_______制造有机物,并储存_______,供生命活动所需。
(3)12月4日“神舟十四”飞船返回地面,带回了完成生命周期实验后收获的水稻种子。图2为稻粒结构模式图,水稻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_______中,科学家将对受过微重力作用的种子的营养物质及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研究。
(4)图3是地面参与种植的同学收到的“种植盒”,他们同步进行了“光照强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实验。

①图4是同学们绘制的实验设计示意图,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补充丙组装置______
②你认为该实验需要记录的检测指标是______
2023-01-03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叶可提取染料,根可入药。

(1)据图观察可知菘蓝在分类上属于__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菘蓝叶肉细胞的______(结构名称)中含有色素成分,可提取蓝色染料。菘蓝根(图1)也称作板蓝根,含有多种有药效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沿着输导组织的______(结构名称)运输而来的。
(3)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       ] ______上完成传粉,再经过______过程后,[       ] ______会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内有由______发育形成的种子。
(4)菘蓝种子不耐储藏,易造成种子及幼苗退化,影响根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每组选取均匀饱满、大小一致的菘蓝种子100粒并消毒;各组分别用等量的不同处理液浸泡24小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测定7天内的发芽率及第15天的幼苗鲜重。结果如下表:

分组

处理液

发芽率(%)

幼苗鲜重(g)

1

蒸馏水

22

0.32

2

硝酸钾1g/L

17

0.30

3

硝酸钾2g/L

18

0.27

4

硝酸钾3g/L

15

0.25

5

赤霉素0.1g/L

31

0.52

6

赤霉素0.2g/L

36

0.59

7

赤霉素0.3g/L

29

0.47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每组选取100粒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减小误差。
②上述实验中最有利于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
10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城市中轴线北端,园内的“龙形水系”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意喻中国历史文化的延续。

(1)“龙形水系”是由众多生物和______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修建该湿地的过程中,填充了富含多种微生物的底泥,保证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循环和能量流动。
(2)“龙形水系”生物种类丰富,图2为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①根据图2写出一条包含苍鹭的最长的食物链______;从图中看,水蚤和虾之间存在的生物关系有______;这些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
②夏季,水蚤、虾等数量增多,但“龙形水系”中各生物数量和比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3)“龙形水系”的水源是氮、磷超标的再生水,为筛选适宜植物,研究人员对部分水生植物“去除”氮、磷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3。由研究结果可知,不同水生植物对氮的去除率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对磷的去除率;不同植物对磷的去除率有差异,______对磷的去除率最高。“龙形水系”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实现了对氮、磷的控制,优化了水体及周围生态环境。
2023-01-03更新 | 4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