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4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一经济政策应出自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第一个五年计划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020-09-23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党史国史-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历史复习题
2 . 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
A.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发展B.恢复国民经济措施成效显著
C.对工商业的改造即将展开D.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开始确立
2020-09-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0年3月,党中央和政务院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入,使国家收入的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这一决定
A.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B.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实现了中国经济的独立自主
4 . 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专家杜润生曾指出:土地改革实质上是政治斗争,是为建立农民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农村称霸一方的封建势力代表和国民党的武装匪徒扫除。如果不摧毁反动势力,就分配土地,光搞经济,不搞政治,群众就会感觉没有政治依靠。我们第一步先建立农会,第二步再分配土地。材料强调土地改革
A.完成了民主改革的基本任务B.为新建乡村基层政权奠定了民意基础
C.解构了旧有的乡村统治秩序D.是为恢复农业生产而制定的经济政策
5 . 下表为我国 1949年一1952年粮食和棉花的亩产量 (单位:斤),导致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B.三大改造的完成C.生产力迅速发展D.人民公社的建立
6 . 与1936年相比,1949年工农业产值下降了50%和25%。通货增发达1400多亿倍,物价上涨近3.7万亿倍。城市失业人口400万,农村有4000万灾民需要救济。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陷入了全面崩溃B.恢复国民经济任务严峻
C.实施“一五”计划迫在眉睫D.亟需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2020-08-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列材料摘自电视剧《暴风骤雨》《平凡的世界》和《大浦东》剧情片段

①(东北松花江畔一个小村子叫元茂屯)警察署实际上是日军的一座物资中转站,抗联的任务就是拿下这座中转站。抗联的魏队长连夜带着大家潜藏在警署不远的小山丘上,刘胜便是奉命前去侦查消息的。刘胜归队后,向魏队长他们详细地讲解了警署的情况,魏队长做了周密地兵力部署。

——摘自《暴风骤雨》第一集

②萧队长和秋兰商量批斗杜善人家的事情,萧队长觉得杜善人没有血债,可以先不批斗他,直接进行土改。秋兰关心秋草将来的际遇。萧队长告诉秋兰,元茂屯因为批斗地主不够狠,屡次遭到上级的批评。秋兰见状很是为难。

——摘自《暴风骤雨》第44

③最让少平感动的是告别时,润叶留给少平的钱和粮票;最重要的是,润叶让少平捎句话给他哥少安。

——摘自《平凡的世界》第一集

④对于企业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徐敬之不主张上海发展的太快,赵国平和他的观点截然相反,两人就此展开了辩论。散会后,医药厂的厂长找到了徐敬之,请他为医药厂改制的问题指条明路。徐敬之劝他一定要慎重。赵国平提出,或许他们可以搞一个厂长竞选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企业活力,也能让所有员工看到希望。

——摘自《大浦东》第三集

⑤赵国平说浦东的经济发展前途不可限量,这将会是上海经济腾飞的里程碑。赵国平邀请吴一白与自己同行,亲自去浦西与研究小组的成员一起交流。

——摘自《大浦东》第九集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8 . 如图为1952年国营上海烟草公司的香烟广告。这体现出当时
A.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D.意识形态受到重视
9 .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下列属于巩固人民政权措施的是
①土地改革   ②稳定物价   ③抗美援朝   ④中国入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8-18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在于强调
A.应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西藏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C.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出发点D.鼓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