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中国的5G技术领先世界,5G技术的数学原理之一便是著名的香农公式:.它表示:在受噪音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递速度取决于信道带宽,信道内信号的平均功率,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的大小,其中叫做信噪比.当信噪比比较大时,公式中真数里面的1可以忽略不计.按照香农公式,若在带宽为,信噪比为1000的基础上,将带宽增大到,信噪比提升到200000,则信息传递速度大约增加了(     )(参考数据:
A.187%B.230%C.530%D.430%
2023-05-03更新 | 977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2 . 天文学中常用“星等”来衡量天空中星体的明亮程度,一个望远镜能看到的最暗的天体星等称为这个望远镜的“极限星等”.在一定条件下,望远镜的极限星等M与其口径D(即物镜的直径,单位:mm)近似满足关系式,例如:口径的望远镜的极限星等约为10.3.则口径的望远镜的极限星等约为(       
A.12.8B.13.3C.13.8D.14.3
3 . 瑞典著名物理化学家阿伦尼乌斯通过大量实验获得了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实测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著名的阿伦尼乌斯方程:,其中为反应速率常数,为摩尔气体常量,为热力学温度,为反应活化能,为阿伦尼乌斯常数.对于某一化学反应,若热力学温度分别为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此过程中的值保持不变),经计算,若,则       
A.B.C.D.
2022-05-17更新 | 1305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诊断大联考(五)数学试题
4 .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已知某种垃圾的分解率与时间(月)满足函数关系式(其中为非零常数).若经过12个月,这种垃圾的分解率为,经过24个月,这种垃圾的分解率为,那么这种垃圾完全分解(分解率为)至少需要经过(       )(参考数据
A.120个月B.64个月
C.52个月D.48个月
2021-04-15更新 | 1421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0.3 期末押题检测卷3(考试范围:必修第一册)(难)-【满分计划】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阶段性复习测试卷(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 . 1614年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计算而发明了对数方法;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开始使用指数运算;1770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了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指出:对数源于指数,对数的发明先于指数.若,则的值约为(       
A.2.301B.2.322C.2.507D.2.699
6 . 中国的5G技术领先世界,5G技术的数学原理之一便是著名的香农公式:.它表示:在受噪声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递速度取决于信道带宽,信道内信号的平均功率,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的大小,其中叫做信噪比.当信噪比比较大时,公式中真数中的1可以忽略不计.按照香农公式,若不改变带宽,而将信噪比从1000提升至4000,则大约增加了(       )附:
A.10%B.20%C.50%D.100%
2020-07-26更新 | 3740次组卷 | 4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B卷)
7 . 《千字文》是我国传统的启蒙读物,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让周兴嗣编纂而成的,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已知将1000个不同汉字任意排列,大约有种方法,设这个数为N,则的整数部分为(       
A.2566B.2567C.2568D.2569
2020-06-20更新 | 900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演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