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4.1 圆的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曼哈顿距离”是人脸识别中的一种重要测距方式,其定义如下:设,则两点间的曼哈顿距离,已知,点在圆上运动,若点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A.B.
C.D.
2024-03-07更新 | 59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部分省示范高中2024届高三开学联考数学试卷
2 .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写出了经典之作《圆锥曲线论》,在此著作第七卷《平面轨迹》中,有众多关于平面轨迹的问题,例如: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定值(不为1)的动点轨迹为圆.后来该轨迹被人们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内有两点,且该平面内的点满足,若点的轨迹关于直线对称,则的最小值是(       
A.B.C.D.
2023-04-04更新 | 80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第25届)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古希腊亚历山大时期最后一位重要的几何学家帕普斯(,公元3世纪末)在其代表作《数学汇编》中研究了“三线轨迹”问题:即到两条已知直线距离的乘积与到第三条直线距离的平方之比等于常数的动点轨迹为圆锥曲线.今有平面内三条给定的直线,且均与垂直.若动点M的距离的乘积与到的距离的平方相等,则动点M在直线之间的轨迹是(       
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
4 . 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是:“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到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区域为,若将军从点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直线方程为,并假定将军只要到达军营所在区域即认为回到军营,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A.B.C.D.
2022-03-25更新 | 43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阿波罗尼斯(约公元前262-190年)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氏圆.若平面内两定点间的距离为,动点距离之比为,当不共线时,面积的最大值是(       ).
A.B.C.D.
2021-10-24更新 | 1902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蜀山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在平面上给定相异两点AB,设P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当时,P点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轨迹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我们称这个圆为阿波罗尼斯圆,现有双曲线),AB为双曲线的左、右顶点,CD为双曲线的虚轴端点,动点P满足面积的最大值为面积的最小值为4,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他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kk>0,k≠1)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A(﹣3,0),B(3,0),动点M满足=2,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A.(x﹣5)2+y2=16B.x2+(y﹣5)2=9
C.(x+5)2+y2=16D.x2+(y+5)2=9
2019-10-14更新 | 1225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