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它和“立方倍积问题”“化圆为方问题”并称为“古代三大几何难题”.公元六世纪时,数学家帕普斯曾证明用一固定的双曲线可以解决“三等分角问题”.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借用帕普斯的研究,使某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点在第四象限,且点在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上,而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在第四象限内交于点,设的中点为,则.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
2024-03-31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一)
填空题-单空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密切圆(Osculating Circle)),也称曲率圆,即给定一个曲线及其上一点P,会有一个圆与曲线切在P点,而且是与曲线在该点邻近最贴近的圆,换言之,没有一个圆能介于此圆与曲线之间而与曲线相切,此圆称为曲线在点P处的密切圆,密切圆可能是与曲线在该点相切的圆中半径最大的(比如在抛物线顶点处的内切圆),曲线上某点的曲率圆的半径称为曲率半径.抛物线在顶点处的曲率半径为___________
2023-05-08更新 | 760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3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积等于,称点的轨迹为双纽线.双纽线是瑞士数学家伯努利于1694年发现的.所以点的轨迹也叫做伯努利双纽线.给出下列结论:

②点的轨迹的方程为
③双纽线关于坐标轴及直线对称;
④满足的点有三个.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
2021-05-30更新 | 173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5月阶段性检测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天文学家卡西尼在研究土星及其卫星的运行规律时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积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卡西尼卵形线(Cassini Oval).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定点为,点O为坐标原点,动点满足且为常数),化简得曲线.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将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①曲线E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
②当时,的最大值为
的最小值为
面积不大于
5 . 如图①,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截口曲线是椭圆.许多人从纯几何的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其中比利时数学家Germinal dandelin(1794-1847)的方法非常巧妙,极具创造性.在圆锥内放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使得它们分别与圆锥的侧面,截面相切,两个球分别与截面相切于EF,在截口曲线上任取一点A,过A作圆锥的母线,分别与两个球相切于CB,由球和圆的几何性质,可以知道,AE=ACAF=AB,于是AE+AF=AB+AC=BC.由BC的产生方法可知,它们之间的距离BC是定值,由椭圆定义可知,截口曲线是以EF为焦点的椭圆.
如图②,一个半径为2的球放在桌面上,桌面上方有一个点光源P,则球在桌面上的投影是椭圆.已知是椭圆的长轴,垂直于桌面且与球相切,,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2021-05-09更新 | 2381次组卷 | 7卷引用:东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