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名著《算盘书》中有一经典的“生兔问题”:一对小兔子(雌雄各一),过一个月就长成一对大兔子,大兔子每过一个月都要生出一对雌雄各一的小兔子,若照此生下去,且无死亡,问一年后有多少对兔子?每月兔子总数形成“斐波那契”数列:1,1,2,3,5,8,…,则一年后共有兔子(       
A.144对B.232对C.375对D.376对
2 . 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数列,它是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时发现的,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该数列有很多奇妙的性质,如根据,可得,类似的,可得       
A.B.C.D.
2020-12-11更新 | 3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二数学文科试题
3 . 2020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庚子年.“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使用的纪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两者按干支顺序相配,组成了干支纪年法,其相配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癸未,甲申、乙酉、丙戌、…癸巳,….共得到60个组合,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今年国庆节是小明10岁生日,那么他80岁生日时的年份是“干支纪年法”中的(       
A.己亥年B.戊戌年C.庚戌年D.辛丑年
4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中女四日一归,少女三日一归.问:三女何日相会?”意思是:“一家出嫁的三个女儿中,大女儿每五天回一次娘家,二女儿每四天回一次娘家,小女儿每三天回一次娘家.三个女儿从娘家同一天走后,至少再隔多少天三人再次相会?”假如回娘家当天均回夫家,若当地风俗正月初二都要回娘家,则从正月初三算起的一百天内,有女儿回娘家的天数有(       
A.58B.59C.60D.61
5 . 欧拉公式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非常重要,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设复数,则等于(       
A.B.C.D.
2020-05-2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试题(一)理科科数学试卷
6 . 欧拉是科学史上一位最多产的杰出数学家,为数学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就有欧拉公式:为虚数单位).它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间接关系,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结合欧拉公式,则复数的模为(       
A.B.C.D.
7 . 成语“运筹帷幄”的典故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其中的“筹”指算筹,引申为策划.古代用算筹来进行计数和计算,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计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也就是说: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算筹,其中1~5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如下图所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那么2536用算筹可表示为(       
A.B.C.D.
2020-04-1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大象联考河南省普通高中高考质量测评(一)数学文科试题
8 .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有出现.在欧洲,帕斯卡(1623~1662)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比杨辉要迟了393年.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从1开始箭头所指的数组成一个锯齿形数列:1,2,3,3,6,4,10,5,…,则在该数列中,第37项是
A.153B.171C.190D.210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刘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中国算术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注释《九章算术》,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体现了无限与有限之间转化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应用广泛.如数式是一个确定值(数式中的省略号表示按此规律无限重复),该数式的值可以用如下方法求得:令原式,则,即,解得,取正数得.用类似的方法可得_____________.
2020-03-23更新 | 24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10 . 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中的“幂”指面积,“势”即是高,意思是:若两个等高的几何体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恒等,则这两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设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几何体的体积分别为,它们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分别为,则“恒成立”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0-03-19更新 | 8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天一大联考海南省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