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20-21一年级上·浙江·期末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欢乐岛。

我想知道,

哪里是云儿的家,

为什么不管在什么地方,

都能看到它?

1.这一节有______句话。
2.“我”想知道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一写。
我想知道,
风儿长得什么样,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我却找不到它?
我想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020-04-3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外地小学语文0033
2019·浙江·小升初真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翻开语文书,与一篇篇精美的课文相遇。它们宛如一道道精神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它们丰rùn   )似水,或深沉,或   )大;或温情,或激昂。泳其中,你会不、陶醉、zhèn   )撼……一节节语文课,就是一次次精神之旅,带你去领略辉煌的华夏文明风cǎi   )。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汉字。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写上读音。
(1)佳__________       (2)__________       
(3)不__________       (4)爱__________
2020-04-27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9】【XH】【语文】【郑诗晴图片收集】
19-20二年级上·浙江·期末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

这个不高兴怎么叫不高兴呢?也有个道理。他有那么个怪脾气,一件事情,大伙儿谈得好好儿的,他偏来个“不高兴”,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大伙儿要上东,他不高兴上东,要上西;大伙儿上西了,      。这么个人,谁还高兴跟他玩哪!可你不高兴跟他玩,他可是不高兴你不高兴跟他玩,换句话说,就是他偏高兴跟你玩。真把人烦死了。

1.这段选文出自童话故事《_______________
2.“怪”字是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有_____画,除去部首还有_____画。
3.猜一猜,文中划“     ”的地方选择下面的哪一句更合适?(       
A.他又不高兴上西,要上东
B.他又不高兴了
4.“这么个人,谁还高兴跟他玩哪!”这句话的意思是(       
A.这么个人,谁都高兴跟他玩。
B.这么个人,谁都不高兴跟他玩。
5.你喜欢故事里的这位“不高兴”小朋友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外地小学语文0034
19-20二年级上·浙江·期末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选文共有____句话,第____句话写了葡萄的颜色很多,可以用文中________一词表示颜色很多,请你再写一个表示颜色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量词。
(     )凉棚       (     )葡萄        (     )梯田        (     )老乡
3.照样子,写一写
例:(茂密)的枝叶     
(          )的山坡       (         )的老乡       (         )的葡萄
4.用“      ”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020-04-27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外地小学语文0034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     )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     )干净,把细长的触须(     )得亮亮的。如果能小心地(     )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这可是免费的特快列车呀!

1.将下列动词填入文段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①跳          ②伸          ③洗          ④擦
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当一只小虫子(       
A.一点也不好。B.还真不错。
3.文段中“免费的特快列车”指的是___________
2020-04-24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1二年级上·浙江·期末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理解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这段话有________句。
2.按文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葫芦藤                    ( )的小花                    ( )的小葫芦
3.《我要是葫芦》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A.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要有爱心。
B.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密切,要注重细节。
C.不要在乎过程,结果才是重要的。
2020-04-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外地小学语文0015
7 . 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

(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

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二)学者的言论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

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

——程乃珊(著名作家)

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敬文东(文学博士)

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

——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引自互联网)

1.第一则材料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练习25:阅读(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8 . 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文段描写了作者从________通过________进入________的情形,依次写了泉水的来路、孔隙的(      )、小船的(     )、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 )、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 )
2.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感受。
A.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通过设问的修辞手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通过写船小突出____________
B.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要是……准”的句式“稍微、一点儿” 等词语,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__________的感受,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020-03-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卷12
2020·浙江·小升初模拟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现代文阅读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到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选文第一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的____________的洞察力。
2.作者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满含粲然笑意冷酷锐利时,说它犹如___________;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冷酷锐利时,又说它像____________。那么,假如作者要描写托尔斯奉的眼神忧郁时,应说它____________
3.文段中加点的“像村妇那样”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结尾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著作。请你列举其中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六下】【5月】【调研】【语文】
10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精神”一词的意思是(  )
A.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活跃,有生气。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盘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______________”一句间接写出了双龙洞在地势很高的地方,“___________”一词说明映山红很多,到处都是。
2020-02-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卷5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