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 _______句话。
2.短文写了猫身上的(        )(        )(        )(        )等器官。
3.用“       ”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照样子,写句子。
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
②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
③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
2019-07-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四小学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课内阅读

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解释“粉身碎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段中找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头像雹子一样”形容砸向敌人的石头非常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
5.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文中的“敌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请列举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7-03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贵州省兴仁市真武山街道办事处黔龙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9月月考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它把金黄色给了田野,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它把              色给了                                                 

1.秋天的颜色很多,请圈出3个表示颜色的词。
2.请展开想象,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补充完整。
3.我会积累。(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叶子            (            )扇子          田野像(                 )
(            )的夏天            (            )颜料          枫叶像(                 )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课内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①,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文中标有序号的两个画线的句子,朗读时各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讲的是        ,一个     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       的心情。               一句形象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心情。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作者详细写“摇桂花”不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而是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C.作者详细写“摇桂花”是只为了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好的故事》,回答问题。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本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         )
2.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
幽雅——(         )凝视——(         )骤然——(         )昏暗——(         )
3.找出选文中的拟人句。写一写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内容和“阅读链接”写写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答出几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23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莫泊桑拜师(节选)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切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从福楼拜的这番话中,可以推想莫泊桑的困惑是:____________
2.福楼拜在回答中连用了9个问句,其中表示反问的是第___句和第____句,福楼拜在这两个问句中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用陈述的语气来说就是________
3.单项选择:福楼拜说这番话主要是指导莫泊桑要(        )。
A.肯吃苦,勤练习B.细心观察C.持之以恒,善于发现事物的独特之处
2019-06-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选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除夕是人们有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鸟的天堂(节选)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            )。那(          )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            )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画“     ”的句子用到      的修辞手法,把         当成     来写。
3.这段话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表达作者对榕树的喜爱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仁怀市2018-2019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与理解。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他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1.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填恰当的词语。
2.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威胁——(                  随意——(               
(2)反义词:贡献——(                  毁坏——(               
3.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有(多项选择)(             
A.随意毁坏B.滥用化学品C.自然灾害
4.体会文中加点词“本来”在句中的含义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与理解。

钓鱼的启示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劝告——(       )          选择——(       )
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居中的两个“鱼”的不同含义。
前一个“鱼”指: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鱼”指: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表示钓鱼给“我”获得的启示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你对“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