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6643853
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被用作工业捕获剂,它们与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为研究温度对捕获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测得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____________0(填>、=或<);____________(填>、=或<)
②在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请分别说出二个温度区间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时,溶液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升温到,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时刻后溶液的变化总趋势曲线____________

(3)利用反应Ⅲ捕获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吸收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出2个)
(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捕获剂的是____________。
A.B.C.D.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弱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氢硫酸能还原亚硫酸生成硫单质和水
B.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C.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D.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亚硫酸
(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I)和系统(II)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H2S             B.CO2             C.COS             D.N2
②求610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
2024-04-09更新 | 2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①Fe2O3(s) + 3C(石墨) =" 2Fe(s)" + 3CO(g) △H 1 =" +489.0" kJ·mol1
②C(石墨) +CO2(g) = 2CO(g) △H 2 =" +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 +3H2(g)CH3OH(g) +H2O(g) △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

③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_____K(填“>”、“<”或“=”)。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3)以CO2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①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开始以氨碳比=3进行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②将足量CO2通入饱和氨水中可得氮肥NH4HCO3,已知常温下一水合氨Kb=1.8×105,碳酸一级电离常数Kb=4.3×107,则NH4HCO3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
2016-12-09更新 | 46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碳、氮、氧的许多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科技研究和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研究这些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______ (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若,则该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自发反应,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100℃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过氧化氢的分解率如表所示:
离子加入量分解率/%离子加入量分解率/%
0215
10286
101096

由上表数据可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效果最佳的离子是___________。储运过氧化氢时,可选用的容器材质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不锈钢B.纯铝C.铜铬合金D.锌合金
(3)已知,常温下的溶液的___________。(已知)。研究表明,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常温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分解率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增大分解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相同下,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分解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常温常压下电解法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阴极生成氨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理论上阳极氧化产物只有,但电解时实际生成的的总量远远小于由理论计算所得到的的量,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021-01-08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