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3 题号:19632101
2021年,中国科学院马延带领团队,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原理首先是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合成。已知:
ⅰ.             
ⅱ.       
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ⅰ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
(2)反应ⅱ的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g)和3mol (g)发生上述反应ⅲ,在两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前5min内实验①用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实验②中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与①相比,②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同时生成1mol
c.的浓度保持不变                                               d.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表面H2还原NO反应”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这对消除NO的污染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N2、H2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写出H2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为测定c(H2)、c(NO)与反应2NO(g)+2H2(g)N2(g)+2H2O(g)的关系,兴趣小组同学在T℃,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c/(mol·L-1)

生成N2的起始反应速率V(mol·L-1·s-1)

NO

H2

a

6.00×10-3

1.00×10-3

3.18×10-3

b

6.00×10-3

2.00×10-3

6.36×10-3

c

1.00×10-3

6.00×10-3

0.53×10-3

d

3.00×10-3

6.00×10-3

4.77×10-3

①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速率常数用k表示,不必求出k值)。
②实验d测得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t/ min

0

10

20

30

40

p/kPa

36

33.8

32

30.4

30.4

t=20min时,体系中P(H2)=___________kPa,v=___________mol·L-1·s-1(速率常数k=8.83×104mol-2· L-1· s-1,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3)研究表明,催化剂表面反应2NO(g)+2H2(g)N2(g)+2H2O(g)发生的同时还发生2NO(g)+H2(g)N2O(g)+H2O(g);反应温度、H2和N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均对NO的有效去除率(NO转化为N2)造成较大影响。在体积均为1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下表所示关系加入H2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实验测得不同温度时N2在NO(g)、N2O、N2三种混合气体中的平衡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n(H2 )/( mol)

123

n(NO)/( mol)

111

①“催化剂表面H2还原NO反应”选择的合适条件是___________
②在200℃,丙容器中的H2(g)和NO(g)发生反应,测得体系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3.52:4,则NO的有效去除率为___________
2021-01-29更新 | 96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SO2和H2S)的转化率具有重要意义。
(1)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 mol H2S(g) 全部氧化成(aq)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2是工业制硫酸的原料气体之一,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 O2(g) 2SO3(g),ΔH = −196 kJ·mol−1,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
时间/minn(SO2)/moln(O2)/mol
00.100.050
40.0500.025
50.040
80.020

①反应在0~4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 ___________
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_________
③研究表明,SO2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 = k(−1)0.8(1−nα')。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α为SO2平衡转化率,α'为某时刻SO2转化率,n为常数。在α'=0.90时,将一系列温度下的kα值代入上述速率方程,得到v ~ t曲线,如图所示。

曲线上v最大值所对应温度称为该α'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t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v达到最大值时,SO2平衡转化率α最大
B.t < tm时,v逐渐提高,原因是升高温度,k逐渐增大
C.t > tm后,v逐渐下降,原因是升高温度,α逐渐降低
D.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将H2S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①该循环过程中 Fe3+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通常认为反应进行得较完全;相反,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105,则认为这个反应很难进行.已知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及电离平衡常数:CuS:Ksp=6.3×1036; H2S:Ka1=1.0×107Ka2=7.0×1015,计算反应CuS(s)+ 2H+(aq)= Cu2+(aq)+ H2S(aq)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则该反应_______进行(填“难”、“易”)。
2020-11-13更新 | 205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Ⅰ.CH4—CO2催化重整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已知以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C(s)+2H2(g)=CH4(g)ΔH1= -75kJ·mol-1
C(s)+O2(g)=CO2(g)ΔH2= -394kJ·mol-1
C(s)+O2(g)=CO(g)ΔH3= -111kJ·mol-1
写出催化重整反应CH4(g)和CO2(g)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Ⅱ.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可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CO(g)+H2O(g)CO2(g)+H2(g)ΔH。 查阅资料得出相关数据如下:

温度/℃

400

500

平衡常数K

9

5.3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ΔH______0(填“>”或“<”)。该反应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反应将不能正向进行,由此判断该反应的ΔS_______0(填“>”或“<”)。
(2)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molCO(g)和0.1molH2O(g)发生反应,在400℃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O(g)的转化率为_____
(3)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反应物物质的量均为1mol发生反应,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填字母)。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e.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f.v(CO)=v(H2O)
(4)如图是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写出1种即可)。若t4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在图中t4~t5区间内画出CO、CO2浓度变化曲线,并标明物质名称___(假设各物质状态均保持不变)。

2020-11-27更新 | 2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