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盐类的水解 > 盐类水解规律 > 盐类水解的原理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 题号:21782635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
Ⅰ.为探究不同钠盐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化学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1:常温下,取10.00mL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0.01mol的固体,利用传感器测得溶液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实验2:常温下,取10.00mL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0.02mol的固体,利用传感器测得溶液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①常温下,的电离常数为
②在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加入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离子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强,易水解的阳离子的活性会增强或减弱。
(1)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实验1中20s后溶液的变化的主要原因为______
(3)实验2中10s后溶液的变化的主要原因为______
实验结论:不同的钠盐对溶液水解平衡的影响是不同的。
(4)实验讨论:根据上述实验预测向10mL0.1mol/L中加入少量固体,利用传感器测得溶液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Ⅱ.探究Na₂SO₃溶液与溶液的反应原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装置

现象

现象ⅰ:一开始液体颜色加深,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

现象ⅱ:一段时间后液体颜色变浅,变为浅黄色。


(5)配制溶液时;先将固体溶于______,再稀释至指定浓度。
(6)针对上述现象,甲同学认为发生了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得到一种胶体,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乙同学认为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请据此判断两种反应活化能较小的是______(填“水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经查阅资料和进一步实验探究,证实了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25℃时,取0.l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9,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9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______mol•L-1 ,0.1 mol•L-1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______mol•L-1
(3)0.l mol•L-1 HA溶液与0.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8,则
① 所得混合液中c(HA)、c(A)、c(Na+)、c(OH)、c(H+) 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 c(HA)+ c(A)=_______ mol•L-1,c(HA)-c(A)=_______mol•L-1
(4)25℃时,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 pH________7(填“>”、“<”或“=”)。
(5)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盐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填字母)。
A.NH4HCO3            B.NH4HSO4          C.NH4A            D.NH4Cl
2019-08-06更新 | 431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I.氯化铁可用于金属蚀刻,污水处理。
(1)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
(2)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氯化铁水解平衡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c(FeCl3)/mol·L−1V(FeCl3)/mL温度/℃pH
10.1525x
20.1535y
30.2525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上述实验能判断出温度对氯化铁水解的影响     
B.表格中x>y>z
C.上述实验能得出: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越大。
II.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常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往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将Na2S2O5转化成SO2;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I2+SO2+2H2O=2HI+H2SO4
(3)滴定时,I2溶液应装在_______(“酸”或“碱”)式滴定管中,以淀粉作指示剂,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4)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50.00mL,所测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_______ g·L-1
(5)下列情形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滴定持续时间稍长,溶液中部分HI被空气氧化
B.盛装标准I2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
C.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2022-09-18更新 | 139次组卷
【推荐3】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酰氯(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向盛有10 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滴加8~10滴SOCl2,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轻轻振荡锥形瓶,白雾消失后,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①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蒸干Al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将SOCl2与AlCl3·6H2O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利用反应2H2S+SO2=3S↓+2H2O可将石油气中的H2S转化为S。研究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25℃,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缓缓通入SO2气体(气体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测得溶液pH与通入S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lg1.4=0.146
Ka1Ka2
H2SO31.410-26.010-8
H2CO34.510-74.710-11


①25℃,H2S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②理论计算b点对应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_(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而实验测定b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理论计算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③c点时停止通入SO2,并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固体。溶液中H2SO3溶液和NaHCO3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请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___________(说明操作和现象)。
2020-12-14更新 | 4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