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6142120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已知99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012,该温度下测得0.1 mol·L1 Na2A溶液的pH=6。
①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体积相等、pH=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Zn反应,产生的氢气___(填编号)。
A.盐酸多       B.H2A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③将0.1 mol·L1 H2A溶液与0.2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HNO2 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10-5mol·L-1。0.1mol·L-1 NH4NO2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强酸性的电解质水溶液中,惰性材料做电极,电解CO2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 乙烯电子式为_________
②b电极的名称是_________
③请写出电解时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实现我国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科学院提出了“液态阳光”方案,即将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其中反应之一是: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Ⅰ所示,反应的=___________,曲线_____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2)下列措施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降低温度       D.增加投料量
(3)相同温度下,若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则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4)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加入反应起始物
Ⅰ.下列描述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氢气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C.容器内CO与的浓度相等 D.容器内CO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Ⅱ.若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Ⅱ所示,R、S两点平衡常数大小:___________(填“>”、“=”或“<”)。温度下,测得起始压强,达平衡时___________kPa(×物质的量分数)。
2021-07-15更新 | 340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异丁烷可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同时也存在脱氢的副反应。
裂解过程:       反应Ⅰ
       反应Ⅱ
脱氢过程:       反应Ⅲ
已知:化学上,将稳定单质的能量定为0,生成稳定化合物是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生成热,生成热可表示该物质的相对能量。下表为25℃、下几种有机物的生成热:
物质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丁烯异丁烷
生成热-75-85-10452-0.13-134
请回答:
(1)针对反应Ⅰ,有利于提高异丁烷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
(2)工业上选用在分子筛中添加催化异丁烷裂解。在,向某恒压容器中投入异丁烷发生发应。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加入该催化剂可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
B.异丁烷催化裂解时,加入氢气有利于乙烯生成
C.异丁烷中若存在正丁烷,可能会影响乙烯的产率
D.添加要适量,过多时会对分子筛的骨架结构造成破坏,影响其裂解活性
②下表是相同条件下催化剂不同分布状态时的异丁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数据表明分布状态不同会导致催化效果的差异,在_______分布状态下效果最佳。
分布状态abcde
异丁烷转化率(%)6081666171
乙烯产率(%)12.712.416.08.63.4
③实践表明,催化剂加入量对异丁烷脱氢裂解反应也有影响,见下图。可知加入量为20%效果最好,此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
   
(3)①下图为反应Ⅱ、Ⅲ能量历程(其中i-为异,t-为正),请写出其中活化能最高的过程_______
   
②为提高丙烯的产率,可使用惰性稀释气体()和异丁烷同时进料的方式,与未加稀释气时相比,异丁烷转化率显著改善,裂解产物的选择性提高。请从催化作用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2023-06-01更新 | 31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Ⅰ.铁及铁的氧化物广泛应于生产、生活、航天、科研领域。
(1)铁的氧化物循环分解水制H2
已知:H2O(l)=H2(g)+1/2 O2(g) ΔH1=a kJ•mol-1
6FeO(s)+O2(g)=2Fe3O4(s) ΔH2=b kJ•mol-1
则:3FeO(s)+H2O(l)=H2(g)+Fe3O4(s) ΔH3=_______
(2)Fe2O3与CH4反应可制备“纳米级”金属铁。已知,恒温恒容时,加入Fe2O3与CH4发生反应:3CH4(g)+Fe2O3(s)2Fe(s)+6H2(g)+3CO(g)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
②下列条件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消耗1molFe2O3的同时,消耗3molCO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d.v(CH4)=2v(H2)
Ⅱ.用CH4还原NO2的反应为CH4(g)+2NO2(g)N2(g)+CO2(g)+2H2O(g),向两个容积均为2L温度分别为T1、T2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1mol CH4和2mol NO2,测得各容器中n(NO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T1_______T2(填“>”或“<”)。
②T1时,40~80 min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 _______
③T1下,200 min时,向容器中再加入CH4、NO2和H2O(g)各l mol,化学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Ⅲ.CaSO4微溶于水和酸,可加入氢氧化钠并通入CO2使其转化为CaCO3,然后加酸浸泡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CO=CaCO3+SO,室温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室温下,Ksp(CaCO3)=3×10-9,Ksp(CaSO4)=9×10-6)。
2021-06-27更新 | 10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