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封建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为)有(诸)侯王……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暏秦始皇本纪》


(2)据材料一,分析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根源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概括秦朝为巩固北部边疆而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引自教材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期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国家遇到了什么问 ?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四   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交往)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堵塞道路)。今亡(从匈奴逃出来),唯(希望)王使人导(引导)送我。诚得至,反(返)汉,汉之赂遗(送给)王财物不可胜言。”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本次“(骞)为汉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材料五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


(5)材料五中“宣帝改曰都护”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历史上有何标志意义?
2020-05-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诸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1)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谁?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行政制度?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2)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名称是什么?该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有何特点?图一到图三可以看出“丞相"这一官职被撤销是在哪一历史人物时期?

材料三   (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战斗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3)赵普认为自唐以来“战斗不息,苍生涂地”的原因是什么?为“制其钱谷”,北宋在地方设置了哪一官职?

材料四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4)材料四中军机大臣应属于清朝设置的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产生怎样的历史影响?
(5)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019-05-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3 .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始皇并六国,燕、赵之地,亦皆入秦。秦又使蒙恬收河南地,因河为塞。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而北干山脉以南,尽为中国之地矣。

材料二   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材料三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又使蒙恬收河南之地”是处理秦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秦朝还修建了哪一重大工程守护“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的疆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王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什么官职?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的是哪一重大改革?在此次改革中,除了“断诸北语”,还有什么“汉化”措施?(答出一例即可)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2024-01-2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树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始皇并六国,燕、赵之地,亦皆入秦。秦又使蒙恬收河南地,因河为塞。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而北干山脉以南,尽为中国之地矣。

——摘编自钱穆《中华民族关系史》

材料二: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汉之号令班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摘编自班固《汉书·郑吉传》

材料三: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摘编自《魏书·咸阳王禧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又使蒙恬收河南之地”是处理秦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秦朝还修建了哪一重大工程守护“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的疆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西汉王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在何时设置了什么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的是哪一重大改革?在此次改革中,除了“断诸北语”,还有什么“汉化”措施?(任举一例即可。)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于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的认识?
2023-02-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七年级上·广东·期末
5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秦始皇与汉武帝是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摘自郭沫若语

材料四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摘自何燕江《孔子》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偃”是指谁?“上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选取了哪家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采纳的是哪位大臣的什么思想?为使这一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5)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长期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始皇、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6)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归纳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意义?
2022-12-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冲刺高分卷 02-【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广东专用)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制造战乱)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淫乱,急则犯上作乱,……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只有嫡长子一人可以继承),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了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实行了什么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颁布了什么命令? 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3)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
2022-12-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历史图片



(1)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偃”是指谁?“上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3)根据材料三的图1和图2,说出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领域分别有何举措?
(4)秦始皇、汉武帝无疑是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历史上他们也不乏负面评论,请你谈一谈他们的是非功过。(秦始皇、汉武帝任选一人。要求:有明确的观点,辩证作答,史论结合)
8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秦始皇与汉武帝是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摘自郭沫若语

材料四: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摘自何燕江《孔子》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偃”是指谁?“上(汉武帝)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在汉武帝时期,采取了哪项措施使孔子“被放在一个神坛上”?
(5)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长期对中原王朝形成威胁。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始皇、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1-02-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发展,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一些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2)材料二中为实现大一统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理论?在此制度下,中央政权机构中负责监察的是哪一官职?

材料三: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材料三中的“上从其计”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削弱了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

材料四: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摘自何燕江《孔子》


(4)在汉武帝时期,采取了哪项措施使孔子“被放在一个神坛上”?

材料五: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5)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依据材料概括其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2021-0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秦始皇与汉武帝是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建立的庞大帝国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材料三中“偃”是指谁?“上从其计”后采取什么措施削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材料四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汉高祖刘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谓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统治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时代。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的什么措施使其“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时代”?
(5)综上所述,秦始皇、汉武帝无疑是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是历史上他们也不乏负面评论。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1-01-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侯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