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显著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争论的共同问题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秦帝国”的“统一文字”是什么?据材料概括文字统一的影响。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也因汉文化发展相对成熟,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这些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思想不局限于一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

——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


(3)据材料三指出,少数民族“汉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中“鲜卑族的改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有何影响。

材料四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文化的特点。列举一例唐代“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典型事例。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2022-04-20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闪耀着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今天人们能见到的成系统的古文字中,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的文字无疑是最早的。在此种文字的基础上演化出“金文”、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了文字。从此以后,在今天的中国范围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开始使用统一的文字作为记录语言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因为汉字在塑造思维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学习和使用时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汉字所书写的文明和文化。

——摘编自华觉明《中国三十大发明》

材料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摘自《道德经》

材料四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谁?
(2)材料二中“殷商的文字”指什么文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现该文字的历史意义。秦统一后推行的文字是什么?
(3)材料三的思想主张是谁提出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政治主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为什么说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提示:至少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论述)
2022-12-1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科段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文化、思想上闪耀着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我国最早的文字        图2:统一文字                      图3:汉字的繁体和简体

材料二: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摘编自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材料三: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的思想……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却是用来保民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摘编自《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秦汉帝国正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追求国家统一,整合多元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只是哲人的思想和社会趋势,这种思想与社会趋势到秦汉方变成制度性实现。秦朝实施一系列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变革,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体……秦亡后,汉代统治集团建立大一统帝国模式。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统一后在全国颁行什么文字?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分别有哪些思想体现了人文关怀?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哲人的思想和社会趋势”指什么。结合所学,说明秦朝“政治变革”的结果。
4 . 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货币可以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因为要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质地坚固,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后来又有了人工贝、金属贝。

材料二

(楚)庄王以为币(指蚁弄钱)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指楚相孙叔教)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司马迁《史记·循史列传》


楚国蚁鼻钱(长约15—19cm,宽约11cm,重量一般为2g左下)

材料三

秦统一中原后,制定了统一的货币(如下图),并将其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钱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这一货币的造型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曰:天道圆,地道方,圣人所以立上下。

——摘编自张功臣《钱眼里的中国》

   秦半两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贝”成为早期货币的优势。
(2)指出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货币的造型特征,并简述秦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特点。
2023-12-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认为德意志不能因为屈从于好战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权而招致灭顶之灾,要实现欧洲真正的和平,就要突破均势主义的局限,……彻底斩断那只看不见的手,使前几代人蒙受灾难的纷争不再发生。……他对戴高尔说:“以我之见,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向它的人民保证,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为他们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

——《大国崛起·德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材料五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创新成果,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为解决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指明了路径和发展方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运”?

(2)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什么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它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它的同类文件相比,在内容上有何特点?

(4)材料四所述德意志“招致灭顶之灾”的主要史实有哪些?据材料四,说说阿登纳为欧洲国家指引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5)材料五中“新的变化”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提出的这个重要理念的名称。

2019-04-0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在其短暂的统治时间里,迅速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斗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秦王朝政权掌握在以秦始皇为首的军功地主手里,其实行的统治特别残暴。这就使秦王朝将愈来愈多的人推向与自己敌对的地位。由长期战争中培养起的军功地主,只懂得暴力,在取得统一政权以后,依旧”负力怙(依靠)威“对天下人民进行无限度地剥削,压榨。这种剥削压榨已经超过人民和社会可以负担的限度。秦王朝统一后,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统一,这是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但秦代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尚保留着极强烈的、狭隘的地域观念,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割据的痕迹尚不能完全铲除干净。由于军功地主统治所造成的上述恶果,使刚刚实现统一的秦王朝,又立刻将自己置于灭亡的境地。如果不把秦王朝推翻,诞生不久的封建社会就无法成长起来。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全两册)》

(1)以下表述能从材料一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的信息,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涉及”。
A陈胜、吴广起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
B.秦朝建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朝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     )
C.秦朝军功地主的统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障碍。                            (     )
(2)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军功地主残暴统治造成的恶果。

材料二: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弊端日益显现,严重阻碍着法国社会的发展,社会积怨与日俱增……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法国政权更替非常频繁,前后有六次易主过程。但轮流上台的几大政派几乎都是资产阶级,他们高举“自由、平等、理性”的大旗,提供着平民所没有的财力和资源去进行反封建反特权的运动。而久受压迫的法兰西人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也选择捍卫自己的权利,人民的意愿在这场革命中也完全爆发出来,他们渴望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在这场革命中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了斗争的焦点。

——摘编自储少琨《浅析法国大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这场革命斗争焦点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主要是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延安建立起敌后战场的总指挥部,构建起了与正面战场并行、与之相互支撑的卓越高效的作战指挥系统,全面领导和指挥敌后战场的各项斗争。中国共产党直接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及相关地方部队、民兵对日作战的各种军事斗争,并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绥等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到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牵制和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主战场。

——摘编自周勇耿密《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具体表现。
(5)综上,谈一谈你有何认识?
2024-04-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社会变革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图A   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漫画)

春秋晚期以前的战争,除了作为战争固定属性的铁血厮杀这种残酷的一面以外,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以迫使敌方屈服为基本宗旨的温和一面。即便是在刀枪相见式的残酷较量中,也并不缺乏崇礼尚仁的特色。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图B   老子像

一方面是各家之间的论辩和冲突使得各自的论题和特点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与其他学派之间的界限也就划得越来越清楚;另一方面,却是各家不断地把其他学派的某些因素吸收消化,因此思想综合的程度越高。……这两种趋势并存于战国时期的思想发展中,而且越到战国的后期,它们表现得就越加明显。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C   秦灭六国形势图

材料四


图D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指黄金、白银、赤铜三种),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铲形的铜钱),或刀(刀形的铜钱),或龟贝。及至秦……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1)图A体现出春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根源。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晚期以前的战争特点。
(2)图B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后期思想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对当时和后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秦得以统一全国的社会基础和主观条件。图C反映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4)从图D中央政权机构的“统领”中任选一个,指出其掌管的事务。根据材料四,指出秦始皇实行的经济政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时期的认识。
2023-12-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倚仗皇帝的无上权威,总揽朝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不过,不管他怎样日夜兴作,但总不能事事躬亲,包揽一切。因此,在他议帝号,确立皇权时,还相应地建立了……以三公诸卿为主而组成的封建朝廷,是秦代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核心,是封建国家的集中体现。

材料二   无论郡守也好,县官也罢,包括地方政府的其他“干部”都不再是分封制下可以世袭的贵族,而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命官”。这些凭行政管理技能领取朝廷“俸禄”的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依法依规行使被“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如负责督促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收取皇粮国税,征发兵役和徭役,调解民间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等。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

材料三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指黄金、白银、赤铜三种),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铲形的铜钱),或刀(刀形的铜钱),或龟贝。及至秦……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1)材料一中秦始皇建立封建朝廷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三公”分别是什么官职。(任写对两个即可)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下的官吏选用有何特点并简述这种特点具有的国质优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实行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简述该政策的作用。
2023-10-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指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西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采取了哪些措施?西汉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史实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有何具体措施(至少写2个)?
2022-09-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取的措施?西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采取了哪些措施?西汉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一史实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有何具体措施?
2022-05-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