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1 道试题
1 . 从后来的历史看,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诸王国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这一评价有关的是(     
A.百家争鸣的兴起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商鞅变法的推行D.汉武帝罢黜百家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一位同学在笔记中绘制的秦始皇施政措施的示意图,这些措施共同的作用是(     

A.加强思想控制B.促进对外交流C.巩固国家统一D.加强经济管理
3 . 下列所示内容的流通使用(     

       

A.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B.致使农民阶级受到残酷剥削
C.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D.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发展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了如下部分材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5 . 九年级同学以“阅读历史读物·感受人类智慧”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根据他们的活动步骤,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目标】通过阅读书籍,从名人贡献中汲取杰出历史人物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智慧。
【任务驱动】
任务一:一组同学阅读《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后,从历史人物中寻求生活智慧,下面是李华同学运用学习卡片记录的阅读感悟。


人物:蔡伦
生活时代:东汉
人生目标:对创新的追求
主要贡献:改进了造纸术
史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膚、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蕴含智慧: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原料易得,纸张成本低;造纸方法易于推广,便利了典籍流传。

(1)请你仿照李华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示例,补全下边卡片空白处的内容。

人物:贾思勰
生活时代:▲
人生目标:造福百姓
主要贡献:▲
史书记载:“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蕴含智慧:▲

任务二:二组同学围绕政治家治国理政的智慧,整理了部分名言,并准备设计展板。

(2)上述名言反映了政治家哪些“治国理政”的观念?并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中考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二)
2024九年级下·内蒙古呼和浩特·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分封制与郡县制第一次大的争论发生在秦统一后。以丞相王绾为代表的大多数官僚认为:“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独驳众议:“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秦始皇不顾群臣的反对,坚决支持李斯的主张。这次争论的结果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在全国范围内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汉武帝以后至东汉末,尽管郡国并行的双轨制格局被保留,但分封制的性质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分封制在政治上已不起任何作用,形式上存在的王国和侯国已形同郡县。唐初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几乎是一边倒,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北宋建立不到几十年就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最后被北方游牧民族灭掉。南宋偏安江南,又为蒙古族所灭。庞大的明帝国竟被满族推翻。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一些思想家的反思。因此,至明末清初,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又掀起第三次高潮。多数人在肯定郡县制的前提下,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病。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这说明这个时期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从分权与集权的高度去认识分封制与郡县制。

——摘编自冯辉等《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李斯、柳宗元、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分封和郡县之争的本质,并予以评价。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内蒙古呼和浩特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7 .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A.统一思想,加强皇权B.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C.以德治国,巩固统治D.选贤任能,培养人才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一初级中学第六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水陆交通的建设,推动历史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
      改正:      
(2)宋朝时期,海上交通范围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改正:      
(3)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标志人类进入铁路时代。
      改正:      
(4)1957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
      改正: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明朝张居正评价秦朝时说:“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这里强调的是秦朝(     
A.延续了先秦历史传统B.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
C.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D.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2024-05-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初中毕业生考试仿真(二)历史试题
10 . 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交融和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空纵览】

材料一   

【文字史料】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交融,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的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实物材料】

材料四   

【表格归纳】

材料五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684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7世纪80年代两次雅克萨之战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救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2024-05-23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