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末农民大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73 道试题
1 .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与秦朝相同之处的表述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③都对制度进行了创新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以上选项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如图

材料五   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朝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又派人开凿大运河,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为了抵御匈奴,秦朝修筑长城,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材料六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民勇于公战”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建立了哪一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3)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中①处设置的官职的名称是什么? 请写出这个官职的职能。
(4)上图反映了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5)材料五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6)秦朝二世而亡,材料六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
2024-04-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领导人是(     
A.李斯B.陈胜、吴广C.蒙恬D.项羽、刘邦
2024-04-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秦与隋这两个王朝有很多的相似点,两个王朝灭亡的原因均为(     
A.农民起义B.残暴统治C.营建大工程D.用人不当
2024-04-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城郊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某同学以“王朝兴衰”为主题制作了知识简表,据此可知封建王朝兴盛的关键在于(     
王朝统治表现
秦朝秦朝赋税及剥削严重,法律严苛,刑罚残酷,对民众剥削严重,各地纷纷进行起义。
汉朝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东汉光武帝注重减轻农民负担等,出现“光武中兴”。
隋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唐朝唐太宗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出现盛世局面。
A.社会安定B.制度完善C.以民为本D.疆域辽阔
2024-04-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秦朝和隋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实行暴政B.自然灾害C.宦官专权D.外敌入侵
2024-04-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一中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小明同学在复习历史时作了以下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和他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制作历史发展轴线】


(1)写出以上“历史发展轴线”上A、B两处政权的名称。

【探究历史发展趋势】

序号事件
1西汉设西域都护
2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3元朝设宣政院
4朱元璋废除丞相
5雍正帝设军机处
6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请将表格中的事件归纳成两个主题,并根据所归纳的两个主题对事件进行分类。(事件写序号)。

【评述历史人物功过】

“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法令烦僭(惨),刑罚暴酷,轻绝人命”

——班固《汉书·晁错传》

(3)概括上述材料对秦始皇评价的共同点。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评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史实,说明理由。
2024-04-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在其短暂的统治时间里,迅速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斗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秦王朝政权掌握在以秦始皇为首的军功地主手里,其实行的统治特别残暴。这就使秦王朝将愈来愈多的人推向与自己敌对的地位。由长期战争中培养起的军功地主,只懂得暴力,在取得统一政权以后,依旧”负力怙(依靠)威“对天下人民进行无限度地剥削,压榨。这种剥削压榨已经超过人民和社会可以负担的限度。秦王朝统一后,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统一,这是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但秦代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尚保留着极强烈的、狭隘的地域观念,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割据的痕迹尚不能完全铲除干净。由于军功地主统治所造成的上述恶果,使刚刚实现统一的秦王朝,又立刻将自己置于灭亡的境地。如果不把秦王朝推翻,诞生不久的封建社会就无法成长起来。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全两册)》

(1)以下表述能从材料一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的信息,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涉及”。
A陈胜、吴广起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
B.秦朝建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朝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     )
C.秦朝军功地主的统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障碍。                            (     )
(2)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军功地主残暴统治造成的恶果。

材料二: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弊端日益显现,严重阻碍着法国社会的发展,社会积怨与日俱增……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法国政权更替非常频繁,前后有六次易主过程。但轮流上台的几大政派几乎都是资产阶级,他们高举“自由、平等、理性”的大旗,提供着平民所没有的财力和资源去进行反封建反特权的运动。而久受压迫的法兰西人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也选择捍卫自己的权利,人民的意愿在这场革命中也完全爆发出来,他们渴望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在这场革命中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了斗争的焦点。

——摘编自储少琨《浅析法国大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这场革命斗争焦点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主要是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延安建立起敌后战场的总指挥部,构建起了与正面战场并行、与之相互支撑的卓越高效的作战指挥系统,全面领导和指挥敌后战场的各项斗争。中国共产党直接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及相关地方部队、民兵对日作战的各种军事斗争,并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绥等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到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牵制和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主战场。

——摘编自周勇耿密《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具体表现。
(5)综上,谈一谈你有何认识?
2024-04-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A.陈胜和吴广B.项羽和刘邦C.韩信和张良D.刘秀和朱元璋
2024-04-03更新 | 51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陈胜、吴广起义B.八王之乱C.淝水之战D.黄巾起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