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中国历史上在长期的民族交融和政治管理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家”是指什么?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首领传位方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3)观察图一、图二,请你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一朝代的版图,并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2020-11-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AB分别指哪两个诸侯国?
(2)秦灭六国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2019-03-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白山池北第一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巩固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有何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秦王朝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

材料三: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根据材料三,秦统一后为了避免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局面再次出现,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四:




(4)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5)秦朝二世而亡,材料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11-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221年,秦国在统一六国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

材料一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经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了,因此他号称“皇帝”,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为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秦始皇在皇帝之下,设置了一整套的官僚系统,秦代的官制是以统一以前秦国的官制为基础,并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官制融汇而成。其中秦朝的中央官制如图所示。

材料三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郡设郡守,一郡之内分若干县,一县之内分若干乡。郡和县是由中央垂直管理,郡县的官员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秦始皇的皇位“传之无穷”思想源自于夏朝开启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请补全材料二的横线部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材料三中描述的是秦朝的哪一制度,该制度有什么影响?
2019-11-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材料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受封者必须承担什么义务?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 “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中图片1,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4)依据材料三中图2回答,秦朝的地方行政机制是什么?该图所示整个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5)材料四中哪两位人物领导人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的分析,秦朝的兴亡给予后人的历史启示是什么?为此汉初统治者吸取教训,采取了什么措施?

2018-11-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受封者必须承担什么义务?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中图l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中图2回答,秦朝的地方行政机制是什么?该图所示整个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2018-08-19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岑溪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抽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材料二



(3)图中A地是_____今是______,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2018-04-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34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