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依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摘自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

材料三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摘自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的著作《新工具》

(1)材料一中“阴晦”之时所观器物,和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2)材料二中,图②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积极作用?此事件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此后他们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请你举两例反抗欧洲殖民者的民族英雄。
(3)阅读材料三,中国的发明是如何传到欧洲的?请你就“在历史中汲取文化自信”这一问题谈谈你的感想。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他揭开了世界航运史从大陆转向海洋的序幕,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这个人物是(     
A.哥伦布B.郑和C.达·伽马D.麦哲伦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侧是某同学的制作的学习笔记。★处内容应是(     

A.国家疆域拓展B.中外文化交流
C.民族关系发展D.海外贸易兴盛
7日内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某班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为主题进行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板块一 政治篇】

材料一   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板块二 经济篇】

【板块三 对外交往篇】

材料三   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摘自《唐大和上东征传》

材料四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自《天妃灵应之记》碑文

(1)写出材料一中“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的名称及创建者。材料二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请按照示例,将“经济篇”中的农具填入相应的朝代。
示例:春秋战国时期:C
西汉时期:_______
唐朝时期:_______
宋朝时期:_______
(3)请从“对外交往篇”中任选一则材料,介绍其反映的历史事件。(要求:写出事件名称、朝代及影响)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地图分析、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对图片信息解读全面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B.中国的对外交往比较频繁
C.中国古代远洋航海技术比较先进D.政府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2024-06-04更新 | 13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某历史公众号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推送了以下资源包,由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     
资源名称
地图丝绸之路示意图和宋代海外贸易图
书籍《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行纪》
图片唐朝墓葬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和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A.政治局势稳定B.民族交往密切
C.科技文化璀璨D.中外交流频繁
2024-06-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7 . 某班布置“古代中国·异彩纷呈”主题展板,并围绕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古代中国·异彩纷呈
诗书篇A.《大唐西域记》——玄奘及弟子          B.《过文登营》——戚继光著
C.《窦娥冤》——关汉卿                       D.《红楼梦》——曹雪芹、高鹗
文明
交流篇

            

丝绸之路日本和同开珎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对外
政策篇

清顺治年间,严禁商民下海交易。后来又进一步厉行海禁并下了迁海令,同时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对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海禁政策妨碍了中国原始资本的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请按照示例,将“诗书篇”中的诗书进行归类,放入相应板块。
示例:板块一:“和平交往”:     A      板块二:“小说名著”:__________
板块三:“抗击侵略”:____________板块四:“经典杂剧”:__________
(2)请你从“文明交流篇”中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它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3)“对外政策篇”中,概括清初实行的对外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024-05-3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一)
8 . 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固步自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材料二

材料三   清初,为了切断海上抗清势力与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厉行海禁,严禁民间船只私自出海又颁布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设界不得逾越。沿海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也大受影响……乾隆年间又将通商口岸缩减为广州一处,对外贸易均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代理……又颁布一系列规定,严格限制外商的活动。这些政策妨碍了清朝正常的对外交往。

材料四   1979年,深圳还只有一两座旧楼房,大都是一排排凌乱、破旧的黑瓦平房,到处是横七竖八的臭水沟。坑坑洼洼的瓦砾堆。20多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深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4300美元。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深受唐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
(2)材料二中的路线图反映的航海活动是什么?   依据材料指出这次航海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前期实行什么政策?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依据材料一、二、四和材料三涉及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9 . 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固步自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材料一   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约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深受唐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一个即可)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路线图反映的航海活动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次航海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两点即可)

材料三   清初,为了切断海上抗清势力与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厉行海禁,严禁民间船只私自出海。又颁布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设界不得逾越。沿海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也大受影响……乾隆年间又将通商口岸缩减为广州一处,对外贸易均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代理……又颁布一系列规定,严格限制外商的活动。这些政策妨碍了清朝正常的对外交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前期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四   1979年,深圳还只有一两座旧楼房,大都是一排排凌乱、破旧的黑瓦平房,到处是横七竖八的臭水沟。坑坑洼洼的瓦砾堆。20多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深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4300美元。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依据材料一、二、四和材料三涉及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10 .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对外交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某班开展“中国历代对外关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

                                                                                                                           

A.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B.唐朝墓葬出土的大食人俑和非洲黑人俑 C.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

D.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二册)》


耀


·

宝船(模型)

材料一: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

广州十三行

材料二: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海岛居住耕种者,均以通贼论,处斩……凡官吏、士兵私自与海外诸岛交易或出洋者,亦以反叛通敌论罪。

——摘编自《大清律例》

(1)在研究唐朝对外关系时,该小组搜集了上述材料,请选出符合研究该主题的材料。(只写序号)为进一步研究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除了已有材料所示的历史事件以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再补充两个相关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中“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从时间、规模、路线方面简要描述这一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清朝这一闭关锁国政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4-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黑山县初中结业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