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光芒】

材料一   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感叹他学问的高深。老子年老时,留下了五千言的名著。这部著作流传甚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是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之一。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后期鲁国人。弟子三千,其言行被编成《论语》一书。他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墨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曾担任宋国大夫,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盛世魅力】

材料二   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科技贡献】

材料三

年代世界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10011500673857%2943%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和平使者】

材料四   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象牙、宝石、香料等。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人物与思想主张连线搭配起来。
孔子   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举出唐朝与天竺交往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任举一例这一时期的科技发明。
(4)根据材料四,概括郑和船队受到热情接待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思想引领】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片人物是谁?分析其治国思想。

【科技创新】

材料二   这是后人根据造纸过程绘制的示意图,配合说明汉代造纸的复杂过程。将麻头、树皮、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用草木灰水浸渍,使其膨胀和柔软,用工具切碎,然后用水洗涤;用草木灰中的碱性溶液去掉原料中的油脂、素等杂质,然后用水漂洗,将捣碎的细纤维加水搅拌成纸浆;用一种多孔的平面筛子将纸浆捞出,经脱水干燥后,制成纸张。

(2)材料二所述出现在哪一朝代哪个人物,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发明的影响。

【交流发展】

材料三   明成祖命郑和与王景弘等率领27800多名士卒,带着大量金币,造许多大船,英中62艘长44文,宽18丈,从苏州刘家河出发,泛海到福建,然后,自福州五虎门扬帆远航,首先到达占城,而后遍历南洋诸国,宣读天子诏书,给各国君主半富的赐予,让他们朝贡,不服的国家便以武力相威慑。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并结合概括其的特点。
2024-06-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初中第一集团第一次九年级中考模拟一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料一 如下图所示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下册)

(1)观察材料一的三幅地图,从中任选一图介绍这一时期的交通情况。
(2)结合所学史实,说说宋元发达的交通对中外交流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15世纪早期明朝航海业……证明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居领先地位的技术优势。随之而来的是,皇帝下达的禁止进一步海外探险的命令和官方对这一命令的立即执行。……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由此,不可避免的结局是伟大的“天朝”在数世纪内赔然失色,而西方蛮族此时却崭露头角。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朝航海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朝中后期实行的海禁政策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几千年来,繁衍和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华民族,建立起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并创造出灿烂悠久的交通历史 。

史料

朝代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秦朝
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元朝

材料二

     

     

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勇敢出来应募,他西出长安,穿过河西走廊,途中被 匈奴抓住,他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始终不忘使命,历尽艰险到达      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先后途经占城、 爪哇、印度、红海,最远抵达       东海岸地区

材料三   当今中国的水陆空大道整合起复杂阻隔的地理单元,疏通无数远离人间繁华的 聚落,使之共享协调相通的进步。自国家诞生之时起、交通就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设施,是国家版图绘制的最有力线条,交通网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版图同构匹配。

(1)根据材料一,将史料所述的历史现象与对应的朝代进行连线。
(2)根据材料二识读历史地图,将两处      依次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明两朝能够开辟对外交通线所具备的条件。
(3)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古代水陆交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024-05-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探究一 【丝路连通】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摘自《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1)根据探究一,绘制示意图呈现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探究二 【文物见证】
史料一史料二史料三
宋《萍洲可谈》
朱彧(yù)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①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①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

南宋持罗盘陶俑

图②泉州出土宋代海船(残存船底)
据考古研究,此船的长度应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下,载重量超过200吨。从船舱出土物来看,数量最多的是香料和胡椒等,都是我国从南洋诸国进口的大宗货物。

(2)将探究二的史料,按照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并说明指南针的外传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探究三 【条件支持】

郑和下西洋第七次航行

图②郑和宝船(模型)

郑和下西洋第一次使用中国的九桅平底帆船,长444英尺,并在船上使用罗盘。
元代汪大渊,根据亲身经历,写成《岛夷志略》一书。此书其中99条[其中除去澎湖、琉球(今台湾)和万里石塘(西沙群岛)3条外,记海外诸国计96条]记载海外国名、地名达220余个;其地理范围,东自澎湖、琉球,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之层拔罗等地。

——摘编自郑一钧、李成治《郑和下西洋对我国海洋地理学的贡献》


(3)根据探究三中展示的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归纳促使郑和完成这一壮举的因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2024-05-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从江县贯洞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乘风破浪·文明交流】如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____

2024-05-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省优名师资源共享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历史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列举了下列史实。这些史实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民族关系B.中外交往C.海上交通D.佛教交流
8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所谓“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所谓“大进”是指唐代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

——《开放与兴盛的唐朝》

材料三   明朝(1368—1644),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以15世纪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显著但却短暂的海上优势为顶峰。1405年到1433年间,一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点。这七次远洋航海规模盛大,功绩卓芳,是史无前例的。首次远航27000多人,乘船60多艘,一直航行到爪哇、锡兰及卡利卡特,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部分)

时间交往史实
西汉佛教传入
宋朝设立市舶司; 指南针外传; 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马可·波罗来华; 海路贸易兴盛
明朝荷兰侵占台湾
清朝雅克萨之战; 闭关锁国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条著名通道?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通道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对外开放的史实。
(3)材料三中“七次下西洋”的船队率领者是谁?
(4)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2024-04-12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揭示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果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张骞通西域——解除东南沿海倭患B.李自成起义——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C.郑和下西洋——增进中亚友好关系D.戚继光抗倭——推翻明朝专制统治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2024-03-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