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玄奘西行求法(邮票)   图B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   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情况

朝代交流情况
宋代宋朝先后赠送《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太平御览》给高丽(今朝鲜)使节。宋政府派使团前往高丽,带去100多种药材,包括牛黄、麝香等珍贵名药
宋代经市舶司由大食商人运往欧、亚、非等地的中国药材将近60种,包括人参、茯苓、肉桂等多种植物药及朱砂、雄黄等矿物药
元代伊斯兰教徒拉施德非常重视中国医学,主译了波斯文中国医学丛书《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加强了中国医学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忽必烈时期为满足“西域侍卫亲军”的医疗需要,设置了一系列专门机构,推广、发展民族医药,促进了民族医药和阿拉伯医药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1)图A中人物西行求法的目的地是_____(国家),他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图B中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_____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公元前4世纪的_____(事件)具有侵略性质,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依据材料二,归纳宋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的主要方式。分析中外医药交流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往交流的认识。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途中,帮助暹罗人制造海盐,并告诉他们海盐盐水还有消火败毒之功效;还教东非人民做成原始简陋的织布机,当地妇女终于学会跪地用手穿梭,织成棉布。同时,郑和从东南亚购置大量香料、燕窝,引进珍稀动植物狮子、龙涎香等……郑和使团在海外直接或间接帮助亚非国家建立健全国家制度、礼仪、法律、货币制度,邀请各国使节到中国访问,使其目睹中国的社会文明,接受中华礼仪的熏陶。

——摘编自王介南《郑和下西洋》

(1)材料一图A商路中的商人们从长安出发,穿过①处________,将货物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图B中的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其主持修建的________,以及寺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_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阿拉伯人担当了 ——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2)依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开展的具体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2024九年级下·陕西·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1)材料一图A所示是玄奘西行____(地名)的路线图,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著作名),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图B所示是郑和下西洋路线图,____(时间),郑和率船队从____(地点)出发,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材料二   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安息等国家,唐王朝也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

——改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2)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与此相关的重要事件。
(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2024-06-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陕西专用)
2024九年级下·陕西·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丝绸之路示意图图B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材料一图A所示的丝绸之路从____(地名)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和中亚、西亚,最远到达____(地名);图B反映了____(人名)时期,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地名)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以上材料皆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开始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政策变化的认识。
2024-06-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陕西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进行大单元学习时整理了下列历史图片。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B.经济交流C.中外交往D.海上交通
2024-06-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和平友好、彼此尊重”的和谐理念,“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的合作理念,“重视海洋、经略海洋”的海洋理念,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供了重要基础。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把沿线国家和地区串联起来……携手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共同富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1)材料一图A中丝绸之路的终点①处是_______(国名);图B中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其口述,由弟子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记录在《___________》一书中;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机构)加以管理;__________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所具备的条件。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外交流给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示。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校园联考九年级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交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开凿大运河
B.汉朝的丝绸之路使玉米、马铃薯等传入中原地区
C.唐朝水陆交通发达,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明朝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2024-05-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九年级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宋朝时,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向东可达高丽、日本;向南经南海穿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海岸航行至印度,再沿阿拉伯海海岸航行至波斯湾、红海沿岸,最远可达东非海岸。元朝在海路航线及航海范围上比宋朝都有所拓展。此外,元朝在国内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并打通了宋朝时北方、西北方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与中亚、西亚及更远的欧洲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联系。

——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1)(皇帝)在位时开始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材料一图A中①所示这条航线转运到欧洲,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郑和从图B中②地(港口)出发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海洋)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得到很大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展的认识。
2024-05-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摘编自张帆、李帆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上)》

(1)材料一图A中①处是丝绸之路的出发点 _____,这条陆上交通道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_____(朝代)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 _____(历史人物)称帝后,派图B中人物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其船队先后达到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采取材料二所反映的对外政策的原因。并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2024-05-09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10 . 九年级某同学在进行大单元学习时整理了“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史实。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中外交往B.经济交流C.民族关系D.海上交通
2024-05-02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