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3 道试题
1 . 小明同学正在学习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下面四个主题最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九年级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初,中国已有建造大吨位远洋船舶的能力。船员已懂得将多个指南针结合,更加准确地确定航向;并了解一些海域的季风变化。他们主要依靠大型风帆,同时借助桨楫之力进行远洋航行。可知郑和下西洋的实现得益于(     
A.中央政府的支持B.杰出人物的努力C.科学技术的领先D.和平的外交氛围
昨日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郑和下西洋期间,到达占婆18次,暹罗22次,满剌加15次,苏门答腊13次,爪哇15次,甚至不少国家国王也慕名而来。每抵达一国,郑和主动传授农作方法,教他们先进的耕种技术。在航海期间还肃清海上的盗贼。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     
A.明王朝制定了开放的海洋发展国策B.明朝外交的和平共享理念
C.为了把西洋地区纳入明朝版图D.中外交流形式出现嬗变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押题冲刺联考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4 . 学会识读历史图片,逐步树立时空观念。学生对中国古代史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图形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民族交融加强B.强化对边疆的管理
C.古代对外贸易发达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押题冲刺联考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以“三宝”命名的地名、庙宇,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爪哇有“三宝庙”。这反映出(     
A.中国建筑艺术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
B.明朝时期海外贸易繁荣
C.明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
D.明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学者石声汉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     
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B.中国古代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D.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A.甘英B.鉴真C.郑和D.马可·波罗
7日内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胡桥中学、吴村二中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431年1月,郑和船队从南京出发,4月至福州,在此停留八个月,等候东北季风的到来。次年1月,船队从福州启航,在东北季风和洋流的帮助下,沿中南半岛南下,3月到达爪哇。这说明郑和船队(     
A.行程规划不够科学B.促进世界航海事业发展
C.体现中外和平交往D.有效的利用了自然规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明成祖认为“朝廷驭四夷,当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依品给(责赐予),虽加厚不为过也”。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A.以实现经济利益为目的B.以强大国力为发展基础
C.重视强化睦邻友好关系D.突出强化明朝君主集权
2024-06-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郑和自编的《针位编》是远洋航行的珍贵资料。他还对航海路线作了详细的描述,并绘制了《郑和航海图》。这体现了郑和远航(     
A.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B.加强了各国友好交往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D.推动了航海事业发展
2024-05-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