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部分笔记

笔记一笔记二

明成祖朱棣之孙梁庄王的墓中出土有金锭。金锭正面著铸有铭文“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一锭五十两重”
明初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明代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发展对外关系,成祖特派遣郑和率船队下西洋。郑和船队下西洋带动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所示文物从类型上属于_____(A文献材料;B实物材料;C口述材料。在答题卡上只填字母番号)根据材料一,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规定:“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安全理事会最初由美、苏、英、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安理会的任何重大决议都必须获得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才能通过。同时规定“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等。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1945—1949)》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打“正确”;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打“错误”;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打“未涉及”。
A安理会最初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是中、美、苏、英、法。(     )
B安理会的任何重大决议必须获得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全体一致同意才能通过。(     )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的作用。

材料三   中国始终是坚持团结合作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健康发展轨道达成共识、明确方向,中欧各层级交流对话全面重启。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去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去年推动金砖合作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中方将同各方一道,不断汇聚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南方力量”,共同点亮全球治理的“南方时刻”。

——整编自《坚定做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人民日报》2024-3-11)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始终是坚持团结合作的重要力量”的表现。
(5)综上,谈谈你的感悟。
2024-05-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永川区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一模试题
2 . 探究题(共9分)

材料一   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摘编自统编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二

国家或事件文明成果影响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
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佛教
古希腊民主政治、哲学、雕塑
亚历山大东征
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马可波罗来华
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直接交往,还把东方见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开辟新航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郑和下西洋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什么?
(2)请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这句话的理解。
(3)请从材料四中选择2个及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有观点,有论证,价值观正确,语言通顺,字数150字左右。
2024-01-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海上探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拓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7月,在由中国郑和研究会主办的“和平、交流、发展——郑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船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

(摘自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摘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三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等殖民者从事赎卖非洲黑奴的活动。整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如图所示。

   

材料四   它(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版社1999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发现”美洲的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A、B、C、D四条航线中,选出符合这一表述的航线。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图,从出程、中程和归程三段航程中,选出最能体现资本原始积累野蛮性和残酷性的一段航程。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2023-10-07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1(重庆专用)-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
4 . 邮票反映历史信息。下列邮票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什么(       
   
A.唐朝对外交往B.佛教的传播
C.明朝对外交往D.中国古代和平交往
2023-09-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下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图二中为了抗击倭寇而出现的著名军队叫什么?其军队的指挥者有何功绩?
(3)图三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
(4)以上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对外交流带来什么启示?
2023-09-0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6 . “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今东南亚地区)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这一记述表明,郑和下西洋(       
A.有利于南洋开发B.巩固了边疆海防
C.造成了人口问题D.拓展了明朝疆域
2023-08-24更新 | 370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与文化变证的隆盛时代。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过文物了解历史(如图)

文物①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
文物②

曲辕犁
文物③

《步辇图》
文物④


罗盘针
文物⑤

《清明上河图》
文物⑥

四川交子纸币铜板拓片
(1)根据材料一的文物信息,将文物匹配到相应的主题(填写序号即可),并给缺失的主题填上合适的主题名称。
主题名称放入文物
生产工具进步     
社会风气开放     
民族交融加强     
     ④⑥
     ⑤⑥

材料二:如图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图中的信息,写出唐朝与A、B两地交往的史实。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的商船最远到了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财政收入中海外贸易占重要地位。

——摘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材料四:在十五世纪,明朝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此后),并穿越大西洋发现美洲。

——引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4)材料四中“七次大规模远洋”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17世纪中期,沙俄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

——摘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康熙帝命令清军进行了两次自卫还击战。它的名称是什么?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它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2023-08-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文化传播四方。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三


   

材料四




         
       图一 戚继光                    图二 郑成功                           图三康熙帝
(1)材料一中为“把唐文化传播四方”而东渡的代表人物是谁?他去了哪个国家传播唐文化?
(2)根据材料二,说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示,从“到达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4)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受到外国的骚扰和侵略。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中历史人物与抗击侵略的历史事件用线段连接起来。
   
2023-07-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梁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形成对外交往、开放的盛况。境内来自不同国家、操着不同语言、身着不同服饰的外国人,有为外交翰旋的使节,有为贸易奔忙的商贾,更有向往唐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和学问僧,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得到交流和传播,形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场面。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中外文化交流概况

朝代关键词
唐朝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僧人;中国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唐朝建筑技术;印度佛教。
新罗商人、留学生;中国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医学、天文、历算;朝鲜音乐。
宋元并朝鲜音示。阿伯。宋元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西方药物、天文、历法、数学。

材料三:明代是中国瓷器对外输出的一个高潮时期。郑和下西洋历次采办物资,瓷器是不可缺少的出口货,其中尤以青花瓷为重。据记载,郑和第七次出航时,宫廷向景德镇派烧44万多件瓷器。据随同郑和出航的费信所著《星椪胜览》和马欢所著《瀛涯胜览》记载,当时中国的青瓷和青花瓷器在国外很受欢迎,郑和船队与许多国家的贸易,都以瓷器交易。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成果,瓷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智慧和科技水平。同时,它又是一种综合艺术,成为许多文化形式的物质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蕴涵和艺术意境。当瓷器大量外销,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时候,不仅给各国人民提供了一种方便适宜的餐饮生活用具,而且也向他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风采和光辉。

——武斌《文明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上表相关信息,请你从下列示例观点任选一个或根据材料信息重新拟定一个观点,并用与材料关键词相关的两例或两例以上的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一:中华文化向外交流与传播,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示例二: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兼收并蓄,通过接纳实现不断丰富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填“正确”;你认为不正确,请填“错误”。
①郑和船队出行,所载全部物资为开展贸易交换的瓷器。______
②《星椪胜览》和《瀛涯胜览》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原始史料,证史价值大。______
(4)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时期瓷器大量外销的原因。
2023-07-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彭水区县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成祖朱棣之孙梁庄王的墓中出土了金锭(如图所示)和大量产自东南亚的红宝石、蓝宝石等。这些文物(     
   
金锭正面著铸有“永乐十七年(注: 1419 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一锭五十两重”的铭文
A.是郑和船队航海活动的重要佐证B.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
C.说明明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D.是郑和下西洋时装载的主要货物
2023-07-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