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会议内容
1978              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1987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体制
1997中共十五大                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材料一是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主旨内容”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请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二


          
图一: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图二:一夜崛起之城——深圳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1978年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深圳“一夜崛起”的政策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道路”的名称。概括材料三中“中国精神”的内涵。
2022-12-1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得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的“变”是指(     
A.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展开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3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了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请问:


(1)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总结成就]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也已经建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2)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社会变革”的领导者是谁?在“复兴”之路上,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3)材料中,1978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指的是什么?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展望未来]

习近平曾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新华网


(4)材料中所述的“中国道路”是什么道路?从实现“中国梦”这个角度,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中学生应该肩负怎样的历史使命?
2022-11-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下册


(1)材料反映出我国当时怎样的经济现状?党和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请用一个事件概括材料二中三幅图片的内容,并指出这一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
【出现失误】

材料三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除了“大跃进”,在50—70年代的探索过程中还出现了哪些失误?
【步入正轨】

材料四   从今往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人民日报》19781225日社论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的中心工作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022-11-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乐东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对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次“转移”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秋收起义和十一届三中全会B.秋收起义和遵义会议
C.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一大和中共八大
2022-11-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花溪镇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土地改革、联产承包、深圳特区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2022-11-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乐东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的研究课题是(       
A.民族团结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祖国统一D.外交成就
2022-11-23更新 | 277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中考模拟试卷历史试题
8 .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新命运】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怎样理解“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含义?

【新制度新阶段】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新时期新探索】

材料三   《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图1                                                               图2
(3)材料三中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图2反映的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新时代新征程】

材料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表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01月01日01版)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提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2022-11-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材料二   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问题的决定,把调动亿万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作为制定一切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正确的政策,必定推动人民的实践活动。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干到户,在短短的几年里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并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从而使长期处于贫困中的几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摘编自冯毓奎、王悦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作用探析》等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形式。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三大改造”中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村改革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的认识。
2022-11-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不断追求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这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除了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外),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43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并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社会结构与前途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你觉得它的精髓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义了怎样的奋斗目标?哪一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指南?
(4)综合上述材料,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力量?
2022-10-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直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