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水平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要使小车每次在同一斜面上的 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___________(填“快”或“慢”),运动的距离越 _______(选填“远”或“近”)。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它将做 ________
(3)这个实验说明了力不是 _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该实验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_________
2021-11-22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6节 3.6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备作业)
2 .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如图所示,使小车从斜面顶端________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观察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发现小车在_________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在此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速度减小得最慢。由此推理,若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做_________
(3)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阻力大小的。
(4)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它的_________能转化成动能。
2021-09-28更新 | 89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3 .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B.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C.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D.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相等的方法是:把小车放在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3)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4)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5)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
2021-09-06更新 | 929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6节 3.6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备作业)
4 .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情景。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__________滑下。
(2)比较三次实验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运动,即不受到阻力作用,那么它将做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知,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阻力大小是有关的,所以在雨天驾驶汽车应该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同时,高速路上,满载的大货车很难停下来,而小轿车却容易得多。说明速度变化的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_有关。
2021-09-06更新 | 53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7.3课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备作业)
5 .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在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使小车 ______,小明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______
(2)对于斜面的要求是 ______
A.斜面越光滑越好
B.斜面越粗糙越好
C.三个均相同的斜面
(3)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______(选填“快”或“慢”);
(4)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______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5)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做 ______运动,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2021-08-28更新 | 1200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科版) 第七章 力与运动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备作业)
6 . 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两千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4)伽利略通过斜面得出了正确结论,关于斜面,下列说法符合研究需要的是______
A. 探究物体从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时,应该让小车分别从顶端和中间位置自由滑下
B. 探究动能的大小和物体质量关系时,应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C. 探究动能的大小和物体速度关系时,应让相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
2021-08-03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7.3课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备作业)
7 . 在探究“阻力时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同一/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2)从实验现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
(3)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需要/不需要)

(4)在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______
A.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
C.A、B选项均正确
2021-06-21更新 | 2852次组卷 | 3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八章 运动和力 课时8.1 牛顿第一定律(备作业)
8 . “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这次发射任务首次试验了一种充气外壳的装置(又称为充气热盾),以减小返回舱返回速度,保护它不受大气摩擦烧蚀、地面或水面撞击等方面的损害,并减轻返回舱重量。小华想充气热盾对返回舱的下落阻力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小华发现,充气热盾外形类似纸锥,于是,他用纸锥模拟充气热盾展开了探究。他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纸锥的锥角越大,下落阻力越大;
猜想二:形成纸锥侧面的扇形半径越大,下落阻力越大;
猜想三:纸锥表面越粗糙,下落阻力越大。
他用相同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大小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并在纸锥内放一相同重物模拟返回舱(纸锥质量很小,忽略不计)。
     
(1)实验中纸锥每次都由静止开始释放,为了对比下落快慢,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2)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用秒表测量纸锥下落的时间记录在表中.分析编号1、2两组数据可知,______号纸锥下落较快,说明这个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比较______
纸锥编号下落高度h/m扇形纸片半径r/cm减掉的扇形圆心角θ/°纸锥锥角α/°下落时间t/s
11.9109081.92.20
21.91013571.11.84
31.959081.92.20
(3)分析表中1、3两组数据,可得在纸锥锥角相同时,纸刻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______(选填“有关”或度“无关”),不过,小华认为这个结论还不够可靠,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4)现有4号、5号纸锥如图丙所示,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根据小华的实验结论,_____号纸锥应该先到地面。
(5)分析实验可知:为了减缓下降速度,应该选用锥角较______的充气外壳,从而增大返回舱受到的阻力
2021-05-23更新 | 419次组卷 | 5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三章 运动和力 第6节 3.6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备作业)
9 .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1)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它将做______
2021-04-18更新 | 153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1节教练指导手册
10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7)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那么,在地面上看,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组合是______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2021-03-05更新 | 2471次组卷 | 2卷引用:【帮课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第八章 运动和力 课时8.1 牛顿第一定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