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两个实验。

(1)如图甲,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

①硬纸板由可转折的板P和板Q组成,让一束光AO贴着纸板P射到平面镜M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将纸板QON向后折,此时在板Q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②如果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①我们选用透明玻璃板实验,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且应选择较___________ ( “厚”或“薄”)的玻璃板。

②实验时应在___________A/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若在棋子B与玻璃板之间放置一块较大的不透明硬纸板,人在A侧透过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B,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因为A的像为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③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图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___________(偏高/偏低)

2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是小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5)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3-11-2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小明用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火柴、笔、白纸、刻度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选择玻璃板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的左侧放蜡烛A并点燃,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右侧,眼睛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观察蜡烛A的像,并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并用笔标记像与物的位置;
(3)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以上操作,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①在三次实验中,确定像每次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总是重合,这表明像与物大小______
②将白纸沿着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1B1A2B2A3B3基本重合,说明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4)实验完成后,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处竖直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023-11-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第五十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实验中该选用的玻璃板是 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序号),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为了 ______
(2)选好器材后,她将完全相同的蜡烛A、B按照如图甲所示位置摆放好,固定蜡烛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蜡烛B,观察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能否重合,此时眼睛应在蜡烛 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此过程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 ______点;蜡烛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丙是小芳某次的实验记录,并据此得出了“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小芳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5)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丁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______(选填“①”或“②”)处。
2023-11-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 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
(2)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小明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蜡烛A的像,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所成蜡烛A的像是光射到玻璃板发生___________形成的;
(4)移去蜡烛 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5)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___________(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2023-11-1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乙表

序号

∠1

∠2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 EO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 ON的夹角i__________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到两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以直线 QV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 接着小明又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_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②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③成像后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2023-11-0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8 . 如图是小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最好在光线_______(“较亮”或“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我们最好选用_______(选填“平面镜”、“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左边将蜡烛A点燃,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的右方,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选填“左”或“右”)方观察,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关系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都无法使其和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
(4)选用两支等长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_(选填“靠近玻璃板”、“不变”或“远离玻璃板”)移动;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填“虚”或“实”)。
9 . 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实验中选择平板玻璃而不选择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的平板玻璃,在较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3)实验中选取两个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应该在蜡烛______(A/B〉这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__(选填字母符号)。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度,进行测量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被测物体的长度
10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5)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
2023-09-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