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前,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6)如图丁,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____________(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
2024-02-2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支架、白纸、刻度尺、火柴、光屏等。

(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最好选用_________(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
(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在玻璃板一侧点燃蜡烛A,在另一侧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A像的位置,发现它们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________(选填“大小相等”或“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另一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这是因为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倾”或“后倾”)造成的,此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选填“对称”或“不对称”);
(4)为了探究像的虚实,下一步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多次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B.将一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看光屏上是否出现像
(5)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左右是否是相反的,应该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_(选填图中的符号)进行实验。
2024-02-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
(2)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
(3)如图甲所示,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A、B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只将蜡烛A点燃,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的位置,重复实验,得出如图乙所示的记录结果,要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如图2所示,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角放置,水平地面上的箭头表示一线状发光体,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该发光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______
2024-02-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县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3)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实验中出现“重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石家庄藁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5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华同学准备了半透明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实验时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使玻璃板与纸面垂直,如下图甲所示。

(1)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将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2)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B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如果将玻璃板向蜡烛倾斜,如图丙所示,蜡烛的像会成在______(选填“桌面上”“桌面上方”或“桌面下方”),这是轿车前挡风玻璃设计成倾斜的原因之一。
2024-02-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___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让蜡烛远离玻璃板,它成的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5)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
2024-01-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7 . 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
(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①外形相同且________(选填“已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②,移动蜡烛②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①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这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________(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
2024-01-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8 . 小欣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了如下器材:相同的两根蜡烛、平面镜、玻璃板、白纸。
(1)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应该选用______(填序号);
A.2mm厚的半透明玻璃       B.1mm厚的半透明玻璃
C.2mm厚的平面镜             D.lmm厚的平面镜
(2)如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蜡烛______(填“A”或“B”)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用蜡烛B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欣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4)在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时,小欣移开后面的蜡烛B,用白纸作为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然后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此时将______(填“看到”或“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为了感受平面镜成像,小欣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她以0.2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经过3s后,小欣向前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小欣和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
2024-01-1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最好在光线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纸板环境中进行,选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右方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方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关系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中小明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本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2024-01-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_________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_____________
(3)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应选取两支 _________的蜡烛;
(4)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
(5)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记录蜡烛A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每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50

8.00

10.20

12.00

15.10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5.50

8.10

10.20

12.10

15.10

2024-01-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