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小明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2)小明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______蜡烛(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5)在做这个实验时,小丽同学提出用带有方格的纸代替平面镜下面的白纸会更好,你赞同她的观点吗?______,理由是______
2022-07-17更新 | 717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第4章 光现象(A卷·夯实基础)
2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1所示。
(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最好选用___________(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玻璃板应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可用___________(填器材名称)来检验;
(2)将棋子A置于玻璃板前方,观察到A的两个像,在玻璃板后方放置棋子B,使之与棋子A较亮的像重合。在白纸上记下棋子A和B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物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选填“AC”、“AD”、“BD”或“BC”)。可沿___________方向(选填“MN”或“PQ”)移动棋子A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2022-06-20更新 | 2340次组卷 | 11卷引用:【帮课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沪粤版)第三章 光和眼睛 第18讲 第三章 光和眼睛-章末总结
3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薇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①实验时,薄玻璃板需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她应从蜡烛___________(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③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_____关系。
2022-06-14更新 | 3330次组卷 | 10卷引用:【帮课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沪粤版)第三章 光和眼睛 第18讲 第三章 光和眼睛-章末总结
4 . 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甲实验中,珍珍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垂直。珍珍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
(2)在乙试验中,图中光屏上成有清晰地像,像和蜡烛相比是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逐渐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2022-06-01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苏科版) 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A卷·夯实基础)
5 .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的位置,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选填“厚的”或“薄的”);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走,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022-02-22更新 | 2081次组卷 | 6卷引用:【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第4章 光现象(B卷·能力提升)
6 . 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实验选用___________(填“平面镜”、“5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mm厚的透明玻璃”),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小亮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乙,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_________。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__像。
2021-10-17更新 | 64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科版)第四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
7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确定了像的______,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小明拿另一支与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______放置。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______,若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点,判断连线 ______,测量像与物 ______,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2021-10-16更新 | 7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二章 光 单元测试(能力提升)
8 . 同学们在学习光学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如图甲图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
(2)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实验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021-08-20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元检测
9 . 小涵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②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③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1)小涵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小涵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实验中小涵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另一个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2021-07-28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沪粤版)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元检测
10 . 如图甲所示,小西在一次检查视力时发现用到了平面镜,这激起了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欲望,于是她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是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

(1)在相同条件下,______(填“平面镜”或“玻璃板”)所成的像更清晰,小西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方便确定______
(2)小西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_(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移动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______的;
(3)保持镜前蜡烛A的位置不动,小西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A的像将______(填“向左移”、“位置不动”或“向右移”);
(4)实验后小西明白了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如甲所示,要求测量距离为5m,房间宽度3m,小西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
2021-04-09更新 | 1021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第二章 光 单元测试(基础过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