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时,小红应在______(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移去蜡烛N,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填“实”或“虚”);
(4)若实验时不慎将玻璃板向N方向倾斜,则镜中的像将______。(“转向蜡烛M”或“转离蜡烛M”)
2020-12-20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苏科版) 第三章 光现象(基础过关)
2 . 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的情景。

(1)图中器材M的名称为______。使用它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2)在M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M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 (选填“A”或“B”)蜡烛这一侧通过镜面观察;
(3)为得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可以用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小明和小华同学将实验进行记录,如图所示。记录单上OO记录的是镜面的位置,则两位同学实验过程合理完整的是______同学(选填“小明”、“小华”或“小明和小华”),理由是:______

(4)小红同学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__(填合理选项)。
A.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B.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较小     C.蜡烛A和蜡烛B不等大。
2020-10-22更新 | 67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上海沪教版) 第二章 光 单元综合检测
3 .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要把玻璃板 ________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 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 ____________ 关系;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__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如果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4) 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_____
(5)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______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______ 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
(6)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020-09-19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沪科版)第四章 多彩的光(基础过关)
4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______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______形成的;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___
(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关系。
2020-08-02更新 | 994次组卷 | 4卷引用:《初中同步单元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单元AB卷(苏科版) 第03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
5 . 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他在水平桌面上铺张白纸,将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蜡烛B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______(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4)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5)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像。
2020-07-22更新 | 1298次组卷 | 16卷引用:《初中同步单元卷》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单元AB卷(京改版) 第八章 光现象(A卷基础篇)
6 .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这是为了比较_____;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小明完成实验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他将右侧贴有半透膜的玻璃板用夹子固定在量角器上,把形如“7”的未点燃的生日蜡烛C、D分别插在铺有方格纸的泡沫板的ab处,透过普通玻璃看不到蜡烛C清晰的像,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他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是因为__________
(4)请你说出实验改进后的优点(至少说出两点)∶_______________
2020-07-21更新 | 1274次组卷 | 7卷引用:《初中同步单元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单元AB卷(鲁科版) 第03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卷(B卷提升篇)
7 .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亮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在甲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

(2)如图丙所示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______,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2020-07-18更新 | 2003次组卷 | 12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第四章 光现象(能力提升)
8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3)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07-11更新 | 1701次组卷 | 12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第四章 光现象(能力提升)
9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高为7cm。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cm。

(1)最好选用________玻璃板(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刚开始时如果出现无论怎移动蜡烛A,所成的像都无法与蜡烛B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05-05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初中同步单元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单元AB卷(教科版) 第04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
10 . 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_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_____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19-12-14更新 | 82次组卷 | 22卷引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