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追求源于热爱,热爱成就追求。——《人民日报》

方向既明,何惧路险。——《人民日报》

你隐于人海,看似平凡,日复一日的努力,一步步离梦想更近。——《人民日报》

影响世界,年轻的你我或许都该这样追求。——《给青年的一封信》

作文要求:
(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名。
今日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 题目:慢慢读懂你
作文要求:
(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名。
2024-05-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本文作者是_______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谥号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樯楫摧   家荡产B.谗畏讥   乐以忘
C.去国怀   触目伤怀D.或二者之为   情况
3.根据对文章思路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


对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
迁客骚人因阴感极而悲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记”这种文体的特点。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2024-05-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4 . 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同学们准备制作一本毕业纪念册,为这段宝贵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青春留言册】

(1)设计组的同学在封面上设计了一副对联,请你依据上联,选出最恰当的下联,并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A.故土有相逢   雅士同庆         B.逢太平盛世   健康第一
C.俊杰与英才   乐今相聚          D.忆春花秋叶   岁月尤馨

(2)某同学在留言册上以自画像和名字内涵给同学留言,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我名字中有一个“陟”字。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写作“”,由左侧的土山和右侧的双脚组合而成,本义是“登山”“登高”。父母为我取名“恒陟”,是希望我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大家记得你们有个同学叫“恒陟”呦!


【青春舞台剧】
(3)在舞台剧演出前后,你听到了一些对话,下列表达合理的一项是(     
A.班长看到一位同学要进入会场,张口就说:“你是哪班的?站住!”
B.同桌小明向朋友发出邀请:“欢迎惠顾我们学校的舞台剧演出!”
C.李叔叔鼓励你出色的表现,送你一件礼物,你说:“感谢您送我如此珍贵的礼物。”
D.李丽同学动情地说:“这次演出太有意义了,令尊经常告诫我,要珍惜青春年华。”

(4)下面是同学们演绎十年后相聚的舞台剧片段,请根据上下文情境,填写横线处的内容。
场景:十年后校园一角,老师和学生守约相聚。
班长:(兴奋地)时间似水,岁月如梭,转眼十年,我们如约而聚。欢歌笑语,祝福声声,让我们将内心的思念畅快表达。
同学们:(齐声地)感谢老师们谆谆教诲,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铸就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根基。
老师:(A_________)(请仿照横线处,填写老师此时的情绪)十年奋斗,十年辉煌,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我备感骄傲!
……
班长:(激昂地)请各位同学站在今天的起点上,面向未来,许下我们的诺言:
B__________
2024-05-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楼记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至其伤时感事,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节选自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

【注释】①广汉:县名。②张侯敬夫:张栻,字敬夫。③萦纡渺弥:这里指迂回曲折,水面辽阔。④空濛晻霭:指景物迷茫昏暗。⑤曲江公:指张九龄。
1.文中“敬夫于是顾而叹曰”中“顾”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昔 公 去 相 而 守 于 此 其 平 居 暇 日 登 临 赋 咏
3.简要分析文中的张九龄是否可以被称为“古仁人”?
2024-05-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关于名著《经典常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五经指《诗》《书》《礼》《易》《大学》。
B.孟子“好辩”,和孔子的温润不同,故儒家称他为“亚圣”,次于孔子一等。
C.古代有小学和大学,小学教洒扫进退的规矩,大学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
D.《史记》认为《中庸》的作者是子思,朱熹、程颐、程颢兄弟都认同这一说法。
2024-05-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
7 .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比喻表明对未来充满信心,自己的远大理想终将实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感慨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正如(《论语·子罕》)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珍惜韶华,潜心读书

黄超

路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父亲的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95后博士生杨孟平。杨孟平年幼时,家乡的小伙伴会把书掏出来,用书包去背矿石挣钱,一些学生因此辍学。在父母的支持下,杨孟平勤学不辍,于2015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4年后被保送攻读本校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从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开始,杨孟平坚持每年回乡,开展劝学扶智的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勉励大家读书学习。

②中国人自古崇尚读书,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不胜枚举。在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中,这些古人孜孜不倦的求学故事被广为传颂。中国共产党人也是依靠学习不断成长。李大钊同志博通典籍、深思好学。毛泽东同志早在学生时期,就从早至晚,读书不休。从他们两人的读书佳话中可以清晰看到: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循前人足迹,思时代需要,青年人应努力读书。

③青年人通过读书,可以实现逆袭,甚至成为时代的楷模。有的青年苦于起点低,有的青年抱怨没时间学习,其实这些都不是躺平的理由。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刘源,从零基础开始啃外语、学编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成为全国技术能手,他牵头编制的《长安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认证课程》,总结出1516个专业知识点;开发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等系列丛书25册。北大保安张俊成,白天工作,晚上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最辛苦的时候,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自学考入北大法律系,毕业返乡办起职业学校,让更多贫困学生可以安心读书。读书,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工作表现,还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格局。我们只有积极面对成长中的不利因素,勇于进取,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④青春短暂,韶华易逝。青年人应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利用好碎片时间,让自己时时走在进取的路上。在这样一个学习的时代,各种新知识爆炸增长、快速迭代,读书怎会无用?学习才有出路。各种听书APP、图书市集等持续圈粉,社交网络上一系列学习型小组热闹非凡,见证着青年人读书学习的高涨热情。对于青年人来说,读书还是润德端行的重要途径。因此,读书之时,切不可把书读了,要通过读书陶冶道德情操,善养吾浩然之气。发扬的精神,让读书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⑤国家领导人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人的青春时光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年轻一代潜心读书,敏于求知,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期待,更好地报效国家。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内容分析。
首先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再阐述当今时代读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最后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③段中有两个事例,能否删去其中一个事例?为什么?
4.你认为自己努力读书是为了什么?请结合对选文的理解,用排比句式写出来。
2024-05-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在古今交汇的阅读里,宋韵文化已作为中华文化根深固的民族基因,正缓缓映入我们眼帘。我们不仅可以在点茶插花、书法绘画中(甲),体验风雅宋韵融入我们生活所带来的美好,还可以在宋朝史书、诗词歌赋中认识先贤,学习他们不惧谗言伤、一心为国、(乙)的高尚品质。正是由于宋韵文化代代传承的结果,我们才能在时隔千年后还能领略到如此精微的文化。让我们做一个梳理者,以岁月火端详时代;做一个思考者,凭包容之心发现新知;做一个传播者,用深入交流取智慧,照亮生活。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根深dì____            ②jí____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伤(A.zhōng   B.zhòng)          火(A.zhú   B.zú)
(3)请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A.增加品味   B.附庸风雅)          乙:(A.千锤百炼   B.百折不挠)
(4)文中的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写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
2024-05-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枇杷盲盒与孩子

明前茶

①枇杷园的中央,有一块空地,老祝捐出的十棵枇杷树,就围绕着这山间少有的平整之地。认养枇杷树的城里家庭,周末会来看望我家的枇杷树,这是他们帮扶村小孩子的一种方式。

②老祝年轻时,曾在村小当代课老师,后来因为文凭不够,不得不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把承包枇杷园作为新的事业打拼。这一行他做得很成功。自从栽种树苗后,他就仿佛拥有侍弄枇杷树的金手指。苍苍枇杷树,很快就高及屋顶了,枇杷越结越多,富裕了的老祝,就想着为村小做点事:买些书本,添一副篮球架。他还打算用这笔钱,替村小的孩子置办演出服与道具,因为六年级有个姓朱的孩子有做导演的天分。

③去年暑假,这小子自己写剧本,与三位同学在晒场上表演,把外出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奶奶对娃儿教育上的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扮演戏中的奶奶,孩子拿出了自己积攒已久的压岁钱,买了灰白的假发。在他身上,老祝看到了自己少年时那股要把一切事情都做成的心气儿。老祝也看到了台下的奶奶,那泼辣的老妇人一边痛骂孙子歪点子一箩筐,一边却笑出了眼泪,频繁地用手背去擦。与孙子朝夕相处的这十二年,奶奶只感受到生活的沉重负荷,那天,他却忽然感受到了孩子像枇杷树一样成长的生命力以及他热辣的回报。孩子的才华,就像飞溅的枇杷汁,让顽固的奶奶皱起了鼻子——她被酸到了,也被甜到了。这股劲儿,一直冲到了奶奶的鼻腔和眼眶,让她且喜且叹,且愁且笑。

④老祝被这一慕深深地感动了,想要为这孩子提供一点方便。他当然也可以把卖枇杷的钱直接捐出来,可转念一想,枇杷树每年的收获,也是一种期待与冒险。如今的城里人就喜欢猜测与冒险,开启一个认养枇杷树的盲盒计划可能更有吸引力。老祝被自己的新点子逗笑了。如果,一棵果树能吸引城里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起来嗅见山野的气息,体会农桑的辛苦,吃到现摘的枇杷;或者,见一见泥鳅一般黑且机灵的朱导,与之合演消夏之戏,也未见得不是一件好事。

⑤就这样,去年10月,老祝在平台上开卖枇杷盲盒:预付1600元认养一棵树,来年这棵树上所有的枇杷都是你家的了;若是风调雨颇,一棵树最少能结两百斤枇杷呢;树可一家认养,也可由几家共同认养;认养枇杷树的收入,将作为善款捐给村小。老祝有点私心,他想把这笔收入的20%用于朱导的梦想,帮他成立山里的第一个戏剧社。老祝期待这能勉励这个孩子,让他未来无论从事哪个行当,都保有一点世俗之上的精神生活。

26个城市家庭,认养了十棵枇杷树,拉了一个群,自称枇友。冬去春来,老祝教他们疏花、疏果。这些农活,都要搭起梯子,钻入枇杷树浓密的树冠中,或以猴子捞月的身姿,或以熊猫横卧之慈态,伸长手臂和剪子艰难地干。让老祝惊讶的是,就像朱导这样的赤脚大仙爱玩阳春白雪的戏剧一样,养尊处优的城里人对爬树疏果这样的事,也干得兴致勃勃。

乌鸫鸟最爱枇杷树,啄食几口枇杷,就能在树梢上亮嗓高歌;城里人也爱枇杷树,搭起几顶帐篷就能在树下吃着枇杷,喝着凉茶,极像树上的乌鸫鸟,享受着这里的一切。吱——呀——忽然加入的一声清透鸟鸣,惊飞了乌鸫的得意,它拍着翅膀一边搜寻一边卖弄华丽的转音,却怎么也找不着、逼不走那后来者。乌鸫困惑地摇动尾翼叹气,城里孩子在望远镜中照见了,窃笑不已。老祝也笑了,朱导噙着自制的叶笛欢鸣着从枇杷树杈间探出头来。这孩子是这里的常客,摘枇杷,烤枇杷,熬枇杷膏,这些小技巧,就没有他不会的。

⑧世间的孩子无需撮合就能成为朋友。不多时,白色帐篷里就传来了孩子们的笑闹声、斗嘴声。城里孩子与乡间少年似乎达成了某种竞赛的规则,不知是谁起头,他们开始以清亮的童声,如溪水般欢悦地淌出诗情: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老祝想起来了,这正是白居易的《山枇杷》。

⑨暖风熏人,剥一只枇杷,汁水的甜蜜入口入心;耳畔,孩子的吟诵与笑声,入耳也入云。老祝笑得合不拢嘴,他的盲盆里,开出了希望之花。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的作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中的老祝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4.谈谈你对第⑨段“老祝笑得合不拢嘴,他的盲盒里,开出了希望之花”的理解。
2024-05-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延边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