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效平衡及应用
解析
| 共计 993 道试题
1 . 据报道,在西藏冻土的一定深度下,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它主要是甲烷和水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
(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
①在101 KPa时,1.6 g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H2,吸热20.64 kJ。则甲烷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CH4不完全燃烧也可制得合成气:CH4(g)+O2(g)===CO(g)+2H2(g);
△H=-35.4 kJ·mol-1。则从原料选择和能源利用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合成甲醇的适宜方法为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在温度为T,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 mol H2,发生反应
CO(g)+ 2H2(g)CH3OH(g);△H="-Q" kJ·mol-1(Q>O),达到平衡后的压强是开始时压强的0.6倍,放出热量Q1kJ。
I.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II.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CH3OH(g),反应平衡后吸收热量Q2kJ,且Q1+Q2=Q,则a=_____mol。
III.已知起始到平衡后的CO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t1时将体积变为5L后,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在上图中画出从tl开始到再次达到平衡后,CO浓度与时间的变化趋势曲线_____
(3)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右图(A、B为多孔性碳棒)。

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
①O<V≤44.8 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②44.8 L<V≤89.6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
③V=67.2 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2016-12-09更新 | 6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部分
9-10高三·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2 .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3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9mol A、0.3mol B和2.1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可能为
A.1B.2C.3D.任意值
2016-12-09更新 | 10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卷
9-10高二下·江苏南京·期末
3 . 有两只密闭的容器A和B,A能保持恒压,B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两容器中通入体积比为2:l的等量的SO2和O2,使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则(填<、=、>;左、右;增大、减小、不变)
(1)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tA___________tB,S02的转化率:aA___________aB
(2)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vA__________vB,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A_____________vB
(3)达到平衡时,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氩气。A容器中的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B容器中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
(4)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的S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_,B容器中S02的百分含量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593次组卷 | 1卷引用:09~10年南京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4 . 在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 ΔH= m kJ/mol,有下列两种图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为恒容体系,图象(I)代表温度不同时,时间与B的体积分数关系图,则m>0
B.恒温条件下,图象(I)可能代表压强不同时,时间与B的体积分数关系图
C.恒温条件下,若乙容器存在图象(II)关系,则当x代表压强时,y一定代表B的体积分数
D.恒温条件下,若甲、乙两容器体积相同,起始时分别向甲中充入2mol A,乙中充入1mol B、3mol C,则达平衡后两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一定相同
2016-12-09更新 | 10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四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5 . T℃时,在1L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l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达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在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反应开始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4mol·L-1、0.5 mol·L-1和0.2 mol·L—1,则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大于0.4 mol·L-1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2016-12-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5月月考(理综)化学部分
9-10高二上·吉林·期末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6 .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有反应2A(g)+2B(g)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I:A、B的起始浓度为2mol·L-1;途径II: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1和6mol·L-1;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途径最终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相同
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不同
C.达平衡时,途径I的反应速率υ(A)等于途径II的反应速率υ(A)
D.达平衡时,途径I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途径II所得混合气密度的
2016-12-09更新 | 122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化学)试题
7 . Ⅰ.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能提高碳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E.将碳研成粉末
Ⅱ.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石墨的标准燃烧热为y kJ·mol1,1.2g石墨在1.68L(标准状况)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x kJ热量。则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时,用CO还原MgSO4可制备高纯MgO。
①750℃时,测得气体中含等物质的量SO2和SO3,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MgO可制成“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 +3H2(g)CH3OH(g) +H2O(g) △H
①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ΔH__________(填“>” “<”或“=”)0。
②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曲线I、Ⅱ 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__________________K(填“>” “<”或“=”)。
③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投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1molCO2
3molH2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在537℃、1.01×105 Pa时,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和3 mol Y,此时容积为V L。保持恒温恒压,发生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为0.5。
(1)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约为_______
(2)保持上述温度和压强恒定不变,若向容器中只充入4 mol Z,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气体中Y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L。
(3)若另选一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不变,使2 mol X和6 mol Y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仍为0.5,则该密闭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
(4)若温度仍为537℃,容器体积保持VL不变(恒容),往其中充入a mol X的b mol Y,使反应达到平衡,这时平衡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仍为0.5,体系压强为1.01×105 Pa,若a:b =1:3,则a =_______
2016-12-08更新 | 79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10-11高二下·广东广州·期中
9 . 已知2X2(g) +Y2(g)2Z(g) ΔH=-a kJ·mol–1(a>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
(1)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若将温度降低到300℃,则反应平衡常数将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若原来容器中只加入2 mol Z,500℃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c kJ,则Z浓度______W mol·L–1(填“>”、“<”或“=”),a、b、c之间满足关系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3)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浓度c(Z)=2c(Y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X2)=2v(Y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器开始体积相同),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2 mol X2和1mol Y2达到平衡后,Y2的转化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6-12-08更新 | 7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2011学年广东省白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0 .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2C(g) + 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4 mol·L。维持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容积,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1.2mol/L。
⑴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⑵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的是_____ (用序号填空)。
A.4 mol A+2 mol BB.2 mol C+ 1mol D
C.3mol C+1 mol D+1 mol BD.1.6mol A+0.8 mol B+0.6 mol C

⑶某温度下,向容器中加入3mol C和0.8mol D,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mol/L,则容器的容积V应大于________L,小于________L。
2016-12-08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