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硫酸及其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化学还原法是处理含Cr2O的工业废水常用的方法,主要分为“还原”和“沉淀”两步:
Cr2OCr3+Cr(OH)3
已知:①Na2S2O5+H2O=2NaHSO3
②“COD”是指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样中较强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多少。水中还原性物质越少,则COD越低,表明水质污染程度越小。
(1)取含Cr2O的工业废水,分别在不同pH条件下,向每个水样中分别加一定量的FeSO4、NaHSO3,搅拌,充分反应,然后滴加Ca(OH)2悬浊液,静置沉淀,测定+6价Cr的去除率,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在酸性条件下,请写出NaHSO3与Cr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②分析比较亚铁盐和亚硫酸盐去除+6价Cr的效果。
Ⅰ.亚铁盐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对+6价Cr的去除效果优于酸性条件下的去除效果,亚硫酸盐则相反;
Ⅱ.___
(2)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处理废水后,可能会使废水中的COD增大。在焦亚硫酸钠与废水中铬元素不同质量比的情况下,加H2SO4与未加H2SO4处理含铬废水后其COD对比变化如图-2所示。

①未加H2SO4时,随着Na2S2O5质量增大,废水COD增大的原因是___
②在焦亚硫酸钠与废水质量比相同的情况下,加H2SO4时,与未加H2SO4相比,废水COD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___
(3)三价铬[Cr(Ⅲ)]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随pH的变化如图-3所示,为尽可能除去铬元素实现达标排放,沉淀过程中pH要控制在___;若pH过高,溶液中残留铬量增大,其原因为___
2020-11-19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21届高三12月份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溶液与溶液的反应。
已知:
i.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绿色)、(无色)、(棕黑色)。
ii.在中性、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产生棕黑色沉淀,溶液变为紫色。
实验序号物质a实验现象
4滴物质a
6滴(约0.3mL)0.1溶液

2mL0.01溶液
I3溶液紫色溶液变浅至几乎无色
II紫色褪去,产生棕黑色沉淀
III6NaOH溶液溶液变绿,⼀段时间后绿色消失,产生棕黑色沉淀
(1)实验I~III的操作过程中,加⼊溶液和物质a时,应先加___________
(2)实验I中,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3)实验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可从电极反应⻆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用电极反应式表示实验III中溶液变绿时发⽣的氧化反应___________
(5)解释实验III中“⼀段时间后绿色消失,产生棕黑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
(6)若想观察溶液与溶液反应后溶液为持续稳定的绿色,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
(7)改用0.1 溶液重复实验I,发现紫色溶液变浅并产生棕黑沉淀,写出产生棕黑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3-24更新 | 49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Cl2、NH3的制备,性质等实验的流程和部分装置如图:

(1)①请利用A、G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2、Fe3+、Br2的氧化性强弱为Cl2>Br2>Fe3+(实验中不断小心振荡G装置中的试管)。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试剂M为____溶液,证明氧化性为Cl2>Br2>Fe3+的实验现象是____
②已知3Cl2+2NH3=6HCl+N2,当D装置中的烧瓶充满黄绿色气体后,关闭a、c,打开b,烧瓶中的现象为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b打开c,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③写出F装置中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某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Na+、SO,可能含有CO,某研究小组欲测定其中SO的浓度,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试剂X为___(填字母)。
A.0.1mol·L-1KMnO4(H2SO4酸化)溶液 B.0.5mol·L-1NaOH溶液
C.新制氯水 D.H2O2
②方案中“一系列操作”包含的操作名称为____
③证明该废水中是否含有CO的实验方案为____
2022-06-04更新 | 3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化学小组实验探究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用如图装置制备,并将足量通入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省略夹持、加热仪器)。
   
(1)制备的中会混有少量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为了排除的干扰,试剂a可以为_______
A.溶液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实验二:验证白色沉淀B的成分。
已知:微溶于水,难溶于水
分析:沉淀B可能为或两者混合物。滴加氨水可释出其负离子,便于后续检验。
相关反应为:①,②
流程如下:
   
(2)欲检验溶液C中加入的是否已经过量,请简述实验方法:_______
(3)沉淀F是_______,沉淀D中主要含,理由是_______。向滤液E中加入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
实验三:探究的产生途径。
猜想1:实验一中,溶液中被氧化生成,随沉淀B进入D。
猜想2:实验二中,被氧化为进入D。
(4)取少量溶液A,滴加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加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猜想1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则可得出沉淀B的成分是_______
(5)实验探究可知,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更易被氧化为
2023-06-10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学科评估化学试题
5 .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环境,应减少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排放。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性质类似,亚硫酸和碳酸性质类似):
(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H2SO3),那么二氧化硫是_______氧化物(填酸性或碱性)。
(2)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①亚硫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
②亚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
(3)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①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氧气也能氧化亚硫酸使雨水酸性更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22-10-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具有氧化性
B.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粉末,紫色褪去,证明中含Fe(Ⅱ)
C.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木炭,可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证明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D.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放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证明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7 . 磺酰氯可用于制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用在活性炭催化下反应制取少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熔点为℃,沸点为69.1℃,密度为,常温下较稳定,遇水剧烈反应,100℃以上易分解。
(1)A装置中盛装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A装置中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有________(填标号)。
a.强氧化性                    b.酸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3)B装置中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实验前烘热C装置中三颈瓶和活性炭,其目的是________
(4)D装置中冷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
(5)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6)遇水生成两种强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标准状况下,通入C装置中的的体积分别为2.24L和3.36L,最终得到。则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8 .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NaHSO3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1说明酸性:H2SO3>H2CO3
B.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
2021-11-04更新 | 80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A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B将盐酸与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产生白色胶状沉淀酸性:碳酸>硅酸
C取少量样品加入溶液后,
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证明已氧化变质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一定有
A.AB.BC.CD.D
10 .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具有氧化性
B.向浓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反应生成
C.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粉末,紫色褪去,证明中含
D.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2021-10-2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