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硫酸及其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序号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或结论
A将氯水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Cl2的氧化性强于I2
B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变热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C某钠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盐一定是Na2CO3
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含
A.AB.BC.CD.D
2021-01-0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文)试题
2 .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试管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出现,且品红试纸褪色试管中有黄绿色气体出现
A.①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②的气体中经检测还含有CO2,说明木炭与浓硝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C.③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性:KMnO4>Cl2
2020-11-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为测定Na2CO3与Na2SO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30g),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为31.6g,计算。①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②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方案二:以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等仪器未在图中画出)
   
①已知仪器C中装有品红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
②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常用试剂:a.浓硫酸   b.品红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e.无水硫酸铜   f.碱石灰   g.五氧化二磷   h.无水氯化钙 请将下列容器中应盛放的试剂序号填入相应空格:B中_______,D中_______,E中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当仪器A内的固体反应完全后,需打开活塞K,向A中通入大量的氮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实验中判断沉淀洗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
4 . 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探究锌与硫酸反应生成 SO2、H2的临界浓度(浓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 SO2的最低浓度)设计了如图实验 (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锌与浓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可以适当加热以加速其反应,当有大量气泡生成时,该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并伴有大量的热放出。

(1)请写出锌与硫酸反应产生 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在组装仪器之后,加入试剂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装置中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
(4)移动塑料棒,使锌浸没到硫酸中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向D 装置中加入足量的 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a克。
①加入 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浓硫酸与锌反应的临界浓度为:_______mol/L。(用含a的计算式表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5)导管A竖直部分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
(6)另甲同学提出测定方案:将D中的溶液酸化后,利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测定原溶液中的SO,从而计算临界浓度。乙同学认为相对于(4)中的测定方法,此方案会使测定结果偏高,你认为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
2021-03-27更新 | 47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三)化学试题
5 . 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试剂现象
滴管试管

2 mL
0.2 mol·L−1 Na2SO3溶液饱和Ag2SO4溶液Ⅰ.产生白色沉淀
0.2 mol·L−1 CuSO4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0.1 mol·L−1 Al2(SO4)3溶液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含有Cu+、Cu2+
已知:Cu+Cu +Cu2+,Cu2+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Al(OH)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有关。
6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将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将铜粉加入1.0mol/LFe2(SO4)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青)色金属铁比铜活泼
C向久置的FeCl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FeCl2溶液没有完全被氧化
D将少量Na2SO3样品溶于足量稀盐酸中,静置,取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Na2SO3样品已经变质
A.AB.BC.CD.D
2021-06-19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室温下,探究0.1molL-1NaHSO3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探究目的实验方案
A是否含有向2mL 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Ba(NO3)2溶液,观察溶液中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是否水解向2mL 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是否有还原性向2mL 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是否有氧化性向2mL 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KIO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AB.BC.CD.D
2023-10-17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8 .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二氧化氯()和高铁酸钾()等。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由二氧化氯制备
已知:①温度较高,易分解为
与碱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氯酸盐和另一种盐。

(1)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C中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若撤去装置C中的冷水浴,导致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
(3)装置D是处理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将气体通入到足量溶液中,溶液变棕黄色;再向其中加入适量苯,振荡、静置,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具有氧化性。
Ⅱ.可用于生活垃圾渗透液的脱氮(将含氮物质转化为)处理。
(6)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同时放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2-09-01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鄂西北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制取Fe(NO3)2溶液将FeO加入盛有稀硝酸的试管中,振荡使其反应
B验证Na2O2与CO2反应放热将撒有Na2O2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然后向其中通入CO2,观察现象
C探究H2O2的氧化性向盛有Na2SO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D除去CO2中少量SO2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
A.AB.BC.CD.D
2021-01-26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