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制备胶体
B.乙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
C.丙装置:用试纸测定氯水的
D.丁装置:鉴别溶液和溶液
2024-02-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所示装置用于 Cu 和浓 H2SO4制取少量的 SO2气体
B. 打开图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
C. 利用图所示装置制取 Fe(OH)2
D. 利用图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3 . 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备Fe(OH)2B.用乙装置分离I2和NH4Cl固体
C.用丙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D.用丁装置蒸干溶液获得NaHCO3晶体
2022-04-10更新 | 1946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 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5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物质制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装置制备Fe(OH)2沉淀B.图乙装置制备无水MgCl2
C.图丙装置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备胆矾晶体D.图丁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2022-02-08更新 | 51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6 . 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稀释浓硫酸制备并检验气体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沉淀吸收NO中的
A.AB.BC.CD.D
7 . 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B.制取碳酸氢钠
C.分离碳酸氢钠D.干燥碳酸氢钠
2019-01-30更新 | 6994次组卷 | 1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硫氰化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可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芥子油、硫脲类和药物等;也用于配制硫氰酸盐溶液,检验Fe3+、Cu2+ 和Ag+ 等。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 NH3不溶于CS2,CS2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② 三颈烧瓶内盛放:CS2、水和催化剂。
③ CS2+3NH3NH4SCN+NH4HS,NH4SCN+KOHKSCN+NH3↑+H2O。NH4SCN在高于170℃易分解,NH4HS在105℃就会完全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写出吸收NH3时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被还原为Cr3+)。
(2)三颈烧瓶内盛放有CS2、水和催化剂,三颈烧瓶中的导气管口必须伸入CS2液面下,目的是___________
(3)制备硫氰化钾晶体:①打开K1,加热装置A、D,缓缓地向装置D中充入气体。②一段时间后熄灭A处的酒精灯,关闭K1,保持三颈烧瓶内液温为105℃一段时间。③打开K2,继续保持液温105℃,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④反应结束后,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4)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6.0g样品,配成5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Fe(NO3)3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已知: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CN+Ag+=AgSCN↓(白色)],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AgNO3溶液的浓度(mol/L)滴定完成时,AgNO3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溶液的体积(mL)
10.100023.9425.00
20.100024.0625.00
30.100026.8025.00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滴定达到终点现象为_________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10 . 在医学上,氯化铵片用于治疗黏痰不易咳出症状,某化学探究活动小组为制备并探究的某些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备
步骤一:按上图所示连接装置,进行操作Ⅰ,然后向三颈烧瓶中加入8.0g粉状NaCl,再滴加浓氨水,搅拌至NaCl恰好完全溶解,停止滴加浓氨水,得到饱和氨化食盐水。
步骤二:控制一定范围温度,将缓慢通入饱和氨化食盐水中,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抽滤。
步骤三:控制一定范围温度,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研细的NaCl,并通入,待析出大量晶体时,经过一系列操作,即得晶体。
已知:①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高于35℃时开始分解);

②一定条件下,由一种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离子形成的盐为混盐,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形成的盐为复盐。
(1)步骤一中操作Ⅰ为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包括除杂和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二和步骤三中适宜的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步骤二中析出的晶体为________(填化学式),继续通入的作用是________
A.0~10℃       B.30~35℃       C.55~60℃       D.90~100℃
实验Ⅱ:溶液的性质探究
向0.5g镁粉中加入足量的溶液,观察到镁粉剧烈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活动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a.气体成分探究:用排水法(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收集一小试管气体。
(4)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或现象,下同),说明气体中含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体中含
b.沉淀成分探究:将灰白色固体洗净后,再加入稀溶解,然后滴加几滴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5)结合已知信息和实验现象推测,灰白色固体应属于________(填“混盐”、“复盐”或“碱式盐”),其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