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6 道试题
1 . 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图探究:

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1)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____,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用氢氧化钠可检验生成物中有Cu2+,该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原理C+2CuO2Cu+CO2↑,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2)装置e的作用是____,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____(填“大”或“小”)。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____
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连接仪器       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
(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____(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2022-08-2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2 . 较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产物复杂。如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可同时得到三种气体。某同学欲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生成并制取氮化镁。(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已知:①沸点是21.1℃、熔点是℃;的沸点是℃、熔点是℃;
②氮化镁遇水会发生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达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实验中两次使用装置,第二次使用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3)实验前需先打开开关,向装置内通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当_________时停止通入
(4)实验过程中,发现在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022-11-15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次银镜反应实验完成后,甲同学在清洗试管时,发现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滴加0.1mol·L-1Fe(NO3)3溶液,银镜会消失。
I.甲同学推测Fe(NO3)3溶液中的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证明其结论:
取一支沾有少量Ag的试管,加入5mL0.05mol·L-1Fe2(SO4)3溶液(过量),充分振荡,发现银镜消失较慢,溶液黄色明显变浅,产生较多白色沉淀。
(1)为了证明甲同学推测正确。实验完成后向试管中加入____
(2)该实验方案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II.乙同学在甲同学实验方案基础上又设计了如表列实验方案: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a用pH试纸测定0.1mol/LFe(NO3)3的pHpH=2
b取一支沾有少量Ag的试管,加入5mL0.1mol/LFe(NO3)3溶液(过量),充分振荡。银镜消失较快;溶液黄色略变浅
c取一支沾有少量Ag的试管,加入试剂A,充分振荡。银镜消失较快
(3)乙同学的实验目的为____,根据实验目的可以判断出步骤c中的试剂A可为调节pH=2的____溶液。
III.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Ag+、Fe3+的氧化性差异不大,推测在一定条件下Ag与Fe3+反应可能是可逆反应,改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连接装置(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进行表中实验操作并记录电流表读数。
序号实验步骤电流表读数(A)
A按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电流表指针偏转,发现银电极质量有增加,读出电流表读数aa(a>0)
B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读出电流表读数bb(0<b<a)
C再继续向烧杯甲中缓缓加入浓Fe2(SO4)3溶液,读出电流表读数xx
(4)根据步骤C中电流表读数x确定Ag与Fe3+反应是可逆反应,请具体说明如何通过电流表的读数x判断该反应为可逆反应:____
2022-05-3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4 . 已知:①氧化亚铜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歧化反应:;②红热的铜能与氮的氧化物反应。某化学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一氧化氮和铜反应的氧化产物,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1)①a管的作用是_______,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过一会儿,点燃D处酒精灯,①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当Cu充分反应,实验结束时,②下列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停止滴加浓硝酸②熄灭酒精灯③从E装置中取出导气管
(3)为了探究氧化产物是否含有,取少量完全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甲)加入足量的稀硝酸,观察是否完全溶解
(乙)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是否完全溶解
(丙)加入足量的浓硝酸,观察是否完全溶解
(丁)在加热条件下通入乙醇蒸气,观察固体是否变为红色。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代号)。
(4)查文献发现:铜与浓酸反应一旦发生就变快,是因为开始生成的溶于水形成(弱酸,不稳定,易分解),它再和Cu反应,反应就加快。对生成后反应变快的原因进行探究。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B中溶液,加入一定量_______固体,再加入铜片立即产生无色气体;液面上方呈红棕色
取B中溶液,放置一段时间,溶液变为无色,再加入钢片产生无色气体,较Ⅰ慢;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
a.Ⅰ中加入的固体为_______。b.Ⅱ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
实验Ⅰ、Ⅱ说明氧化Cu的反应速率比氧化Cu快。
(5)某同学将铜片放入盛有稀的试管中,开始无明显现象,渐有小气泡产生,液面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溶液呈蓝色。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判断该反应慢的原因,除了硝酸浓度小、反应温度较低影响反应速率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
(6)若产物为CuO和的混合物,取混合物5.92g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测得生成448mL标准状况下NO气体,则Cu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022-09-08更新 | 5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检测化学试题
6 . 某学习小组拟研究FeSO4的分解实验探究,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该小组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FeSO4分解产物与温度关系。
[提出假设]
假设1:Fe2O3、SO3、SO2
假设2:FeO、SO3、SO2
假设3:Fe3O4、SO3、SO2
[查阅资料]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SO3SO2O2N2
熔点/℃16.8- 72.4-218.4-209.9
沸点/℃44.8- 10-182.9- 195.8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假设2肯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在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点燃A处酒精灯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只填操作),当A处固体完全分解后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室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制备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低温浴槽Ⅰ收集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低温浴槽Ⅱ控制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
(5)甲、乙组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不考虑损失,固体已完全分解且固体产物为纯净物):
实验A处温度/℃FeSO4质量/g低温浴槽Ⅰ净增质量/g低温浴槽Ⅱ净增质量/g
T13.040.800.64
T24.561.600.64
甲组实验中A装置得到固体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6)为进一步确认固体产物成分,取乙组实验得到的固体溶于稀硫酸,将溶液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在一份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在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FeSO4分解产物与温度有关。
[交流反思]FeSO4分解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
(7)为验证实验猜想,他们设计两种方案检验O2
方案1:将D管导出的气体通入酸化的淀粉-KI溶液中。
方案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管口处。
假设过程中持续缓缓通入N2,对比以上两种方案,其中方案_______(填“1”或“2”)可行。
2022-06-09更新 | 76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五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调研检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7 .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装置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N>C>Si
B.用图装置可制备少量O2,其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用图装置可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
D.用图装置可蒸发 NaCl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
2019-12-05更新 | 73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变式题(1-10)
8 . I.已知:金属钠和空气可以制备纯度较高的,反应原理是:,并且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可利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Ⅳ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d。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
Ⅱ.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装置A、B、C。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装置A中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
③待装置D中导管口产生连续气泡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再通一段时间N₂,直至装置中气体变为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5)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6)实验中观察到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说明在浓盐酸和的反应中有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7)实验中,在D的集气瓶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有同学认为该气体是被浓盐酸还原所得,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该推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8)还有同学认为D的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与浓盐酸中的水反应得到。通过实验证实与干燥的能反应,请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0.1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的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2024-03-1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硫氰化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常用于染料、药物的生产。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 KSCN 并进行相关探究实验。

已知:①CS₂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试剂。

(1)SCN⁻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B中,三颈烧瓶内盛放有 CS₂、水和固体催化剂,通入氨气的导管口需要浸没在 CS₂液体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写两点)。
(4)KSCN 溶液的制备:实验开始时打开K₁,加热装置A、D,待三颈烧瓶内液体不分层后,熄灭装置A处的酒精灯,关闭K₁,移开水浴。将装置B继续加热至 待 NH₄HS 完全分解后( 打开 K₂,缓缓滴入适量的) 溶液,继续加热有气泡产生,制得KSCN 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尾气处理:装置C 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酸性Fe₂(SO₄)₃溶液用于除去尾气中两种污染性气体,其中一种气体M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另一种气体N能使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除去气体N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过滤装置C中吸收尾气后的悬浊液,得到滤液x。取少量滤液x进行如图实验[已知 (白色)]:

设计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解释试管b中产生银镜的原因___________[可供选择的试剂: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10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Cl2 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 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 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实验室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 Cl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仪器c 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产生的Cl2 足量,实验过程中装置Ⅳ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 b 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 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达到这一目的,你认为还需在装置Ⅱ与Ⅲ之间添加图中的_______装置(填序号)。
2023-08-31更新 | 49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