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33 道试题
1 .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NaCl溶液和溶液,然后分别向上述三支试管中依次加入溶液和稀硝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稀盐酸、NaCl溶液和溶液三种溶液的酸碱性互不相同
B.该实验可以证明不同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相同
C.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再追加一个焰色试验就可以将上述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D.若不加入其他试剂,仅通过溶液间相互滴加不能鉴别出上述三种溶液
2024-06-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卷(四)化学试题
2 . 25℃时,向40 mL 0.05 mol/L的溶液中一次性加入10 mL 0.15 mol/L的KSCN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发生反应,混合溶液中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向溶液中加入50 mL 0.1 mol/L KCl溶液,平衡逆向移动。
B.E点对应的坐标为(0,0.04)
C.在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D.分钟后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红色加深,该现象可以证明与SCN-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 . 为了探究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用手持技术测定一定浓度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升温促进水解B.点M之后水解放热
C.点M处溶液中略大于mol/LD.点M后pH下降是因为升温对的影响更大
2024-04-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模)理综试题
4 . 某小组同学探究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70%硫酸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B.装置B的作用是监控SO2流速,其中试剂可以用饱和NaHSO4溶液
C.反应开始时C中出现砖红色沉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反应后向C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反应中SO2作还原剂
2024-03-16更新 | 4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诊断考试化学试卷
5 . 已知,甲同学将混合气体通入稍过量溶液中制备(同等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为检验制得了,甲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实验现象
制备的稀溶液,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蓝
制备的稀溶液,滴加几滴,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水,滴加几滴,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蓝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说明不能氧化
B.实验②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蓝
C.实验③的目的是验证当溶液时,稀不能氧化
D.上述3组实验无法证明②中一定含,还需补充实验
2024-01-24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中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全省大联考化学试题
6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7 .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的性质,培养皿中①、②、③三个塑料瓶盖内盛有不同物质。向固体上滴加适量稀,迅速用玻璃片将培养皿盖严,实验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瓶盖物质实验现象
酸性溶液紫色褪去
蘸有品红溶液的棉花红色褪去
蒸馏水无明显变化
A.产生的离子方程式:
B.瓶盖①中的实验现象证明具有还原性
C.瓶盖②中的实验现象证明具有漂白性
D.瓶盖③中的实验现象证明和水不反应
2023-02-13更新 | 104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8 . 利用Heck反应合成一种药物中间体需要经历如图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c中只有a是苯的同系物
B.c既可发生氧化反应,也可发生聚合反应
C.a、b、c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共面
D.向反应b→c所得混合物中滴入AgNO3溶液,可证明b中是否含有氯元素
2023-09-08更新 | 4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9 . 向固体和200mL 1 形成的混合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可观察到有大量白色沉淀,某学习小组为进一步探究该过程中氧化的微粒,设计并完成以下步骤:
(1)向固体、100mL 0.02盐酸和100mL 6.0 形成的混合液中通过量,观察到白色沉淀。
(2)向固体和200mL 1.0 形成的混合液中通过量,观察到白色沉淀。
(3)取少量步骤(2)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入0.1 溶液,观察到蓝色沉淀。
已知:1.0 溶液的pH约为2,不同浓度被还原时产物不同,不同pH时的氧化能力也不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1)说明酸性条件下能氧化
B.步骤(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步骤(2)已证明能氧化,因此步骤(3)可舍去
D.综合上述步骤,说明题干中溶液的和酸性条件下共同氧化的
2023-05-28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化学试题
10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A.图①实验能用于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图②实验可用于收集SO2并吸收多余的SO2
C.由图③实验可知增大气体总压强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D.利用图④实验可探究生铁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