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4 道试题
1 . 综合利用对实现“零排放”有重要意义。合成甲醇反应为:,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
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浓度
C.反应物自身的性质D.催化剂
2.以下四种情况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
A.B.
C.D.
3.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氢气含量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密度不发生变化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4.若要加快的生成速率并提高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A.增大浓度B.不断移出
C.减小压强D.增大浓度

下图为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相关实验数据:

0.79610.89720.8974
0.66750.77670.7770
0.55200.68970.6906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5.(1)合成甲醇最合适的温度和压强分别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
(2)能正确表示合成甲醇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图像是_____(单选)

A.B.

C.D.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2 . 双氧水常被称为化学反应中的“绿色试剂”。已知,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溶液,会较快分解,反应如下:
反应①:
反应②: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
A.B.C.D.
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
A.B.
C.D.
3.标出反应②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

4.分解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
5.是一种二元弱酸,写出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_
6.根据反应①和反应②,请说明双氧水被称为“绿色试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
7.油画变黑,可用一定浓度的溶液擦洗修复,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是氧化产物B.被还原
C.是氧化剂D.体现还原性
8.向溶液中通入碘单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三种含碘盐:和X。则X是_____。
A.B.C.D.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3 .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间的转化是自然界硫循环的物质基础。下图是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及相互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斜方硫和单斜硫是两种不同的硫单质,它们的关系是_____。
A.同位素B.同素异形体C.同分异构体D.同系物
2.写出上图中物质的化学式:X_____;Y_____
3.写出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已知Z为正盐,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可知Z的化学式为_____;检验Z是否变质的方法是_____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4 . 氯碱工业的生产原理是_____(写化学方程式)。检验阳极产物的方法是_____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5 . 的电子式是_____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6 . 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主要由石油裂解获得,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消耗,研究人员已开发出利用天然气替代石油生产乙烯的方法:
             
1.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A.平面正方形             B.三角锥形             C.正四面体
属于_______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2.水果成熟后会释放出乙烯,在水果箱中放入一些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纸张可以延长水果的保质期,解释其原因。_______
3.乙烯发生_______反应得到聚乙烯。
A.取代             B.聚合             C.氧化
聚乙烯可用于制造_______
A.汽车轮胎             B.塑料大棚薄膜             C.食品保鲜袋             D.棉质内衣
4.乙烯水合制得乙醇。乙醇和_______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有研究表明上述反应也可使用甘氨酸作催化剂。甘氨酸广泛存在于人体内。从设备腐蚀和保护环境两个角度说明使用甘氨酸代替浓硫酸作催化剂的优势_______
5.自然界中也存在酯类化合物,如_______
A.蛋白质             B.淀粉             C.油脂

很多药物中含有酯的结构,如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其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写出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

6.形成肽的反应与酯化反应类似。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化合物谷胱甘肽是由_______种氨基酸通过分子间脱水形成的。
A.1B.2C.3D.4
2024-06-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 调研卷
7 . 天然固氮的方式有生物固氮和大气固氮。大气固氮是在放电或高温下,空气中的转化为的过程。将下列转化为的过程补充完整。

①为_______,②为_______
A.             B.             C.             D.
2024-06-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 调研卷
8 . 某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三种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将三种元素填入相应位置_______

H

C


I.探究分别与水反应的情况。
实验①切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金属,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将其投入盛有水(含酚酞)的烧杯中。观察到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烧杯内溶液变红。
2.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
A.             B.             C.
3.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微粒是_______
A.             B.             C.
实验②分别取一小段镁条和铝条,放入两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各加入水,再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到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有同学提出实验②的设计存在问题,故对实验②作如下调整:
实验③另取镁条和铝条,分别用砂纸打磨去除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后,再进行以上实验操作并加热。观察到:未加热时,反应现象均不明显;加热后镁条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变红;加热后与水反应现象仍不明显。
4.实验②的设计中未考虑到的因素是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_______
A.             B.
6.除反应物自身性质外,上述实验还验证了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有关。
Ⅱ.比较碱性的强弱。
实验④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逐滴滴加溶液至过量,边加边振荡。观察到试管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全部溶解。
实验⑤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逐滴滴加溶液至过量,边加边振荡。观察到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溶解。
7.写出由实验④、⑤的实验现象可推导得出的结论。

实验序号

现象

结论

出现白色沉淀

的碱性比

沉淀全部溶解

_______

出现白色沉淀

_______

沉淀不溶解

无酸性

8.综上实验可知,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_______
A.             B.
2024-06-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 调研卷
9 . (1)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中_______
A.放出热量             B.吸收热量             C.发生化学变化
(2)上述转变过程中,微粒间的距离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024-06-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 调研卷
10 .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结合分子的结构式,解释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_______
2024-06-1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 调研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