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碘酸钾(KIO3)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HIO3与KIO3均为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部分有机溶剂,且KIO3在碱性条件下易被ClO氧化为KIO4,于是设计了以下路线制备碘酸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在反应中体现了氧化性
B.加入CCl4目的是萃取I2
C.加入KOH前,应先对原溶液加热煮沸
D.系列操作包括:加入乙醇溶液、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2 . 除第一周期外,关于同周期主族元素的下列变化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C.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数从+1递增到+7,负价由-4递变到-1
D.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3 . 查阅资料可知:Bi位于周期表的第VA族,是浅黄色固体;溶液中较稳定呈无色。某实验小组依次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向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草酸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并有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i的基态原子中只含一个未成对电子
B.由操作①现象可知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C.操作②中每生成标准状况下,反应转移1mol电子
D.向稀硫酸酸化的中加入草酸,溶液会变为紫红色
4 . ①,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B.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D.预测新制氯水和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5 . 已知还原性:I->Fe2+>Br-,且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少量)+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可以推理得到Cl2(少量)+FeBr2=FeCl2+Br2
D.在反应③中HCl体现了酸性和还原性
6 .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H2O2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
B.关闭K2,打开K1,滴加H2SO4溶液,则装置B中每消耗1.5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3NA
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氢氧化钠溶液
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H2SO4的酸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
7 . 学习硫及其化合物,可运用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二维视角模型对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推测验证。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2S能与a反应生成硫
B.a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c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d
D.b的浓溶液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8 .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食醋浸泡水垢产生无色气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乙醇与橙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具有还原性
C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变蓝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D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2020-08-2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故浓硫酸不能干燥
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
D.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时,浓硫酸表现出酸性
10 . 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SO4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B.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C.酸性FeS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的离子反应为:Fe2+H2O2+2H=Fe3+2H2O
D.将烧杯中溶液换成KI­淀粉溶液也能验证生成物具有还原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