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百里酚蓝(以下记为)是一种有机弱酸,结构如图1所示,其电离平衡可表示为:溶液中,的分布分数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原因是酚羟基发生了变化
B.
C.
D.NaOH滴定,可用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即为滴定终点
2023-05-04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2 . 易水解,是常见的抗氧化剂。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为
B.反应1只发生复分解反应
C.溶解时,再加入适量Sn粉可以提高产品纯度
D.操作I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022-03-05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SO2易溶于水,光谱研究表明,SO2的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其中K1、K2、K3为各步的平衡常数,且K1=[p(SO2)表示SO2的平衡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g)SO2(aq)的焓变△H<0
B.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以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为c,则c=K1p(SO2)
C.若pH=6.2时,溶液中=,则pH=9.2时,溶液中=
D.当SO2的平衡压强为p时,测得c(SO)=amol·L-1,则溶液c(H+)=
4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报道了化合物1催化CO2氢化机理。其机理中化合物1(催化剂,固态)→化合物2(中间产物,固态)的过程和其相对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1与CO2反应生成化合物2的过程中有两个过渡态TS11-2、TS21-2,说明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基元反应
B.图中Ⅰl-2与化合物2互为同分异构体
C.过程①的活化能高于过程②的活化能
D.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s)+CO2(g)=I1-2 (s) △H=2.08 kJ·mol-1
5 . 向等体积pH不同的盐酸和NH4Cl溶液中加入过量镁条,溶液pH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NH4Cl溶液中,P点存在:2c(Mg2+)+c(NH)>c(Cl-)
B.Ksp[Mg(OH)2]=5×10-12.61
C.在NH4Cl溶液中,2000~4000温度上升是因为Mg与H2O发生反应
D.在盐酸中,Q点后pH上升是因为Mg与HCl发生反应
6 . 短周期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Q、R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X与R同主族,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Z>Q>R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Q
C.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D.X、Z、Q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2021-03-11更新 | 53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7 . 室温下,Ka1(H2S)=1.3×10-7Ka2(H2S)=7.1×10-15。不考虑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和H2S的挥发,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aHS溶液:c(Na+)>c(HS-)>c(H2S)>c(S2-)
B.0.1mol·L-1Na2S溶液:c(OH-)=c(H+)+c(HS-)+c(H2S)
C.0.2mol·L-1NaHS溶液和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S-)+3c(H2S)>c(S2-)
D.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H2S至溶液呈中性:c(Na+)=c(HS-)+c(S2-)
8 .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Q的Q﹤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2020-03-31更新 | 21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三适应性检测化学试卷
9 . 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HX溶液和HY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HX和HY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HX﹥HY
B.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X和HY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前者大于后者
C.向10 mL 0.1 mol·L -1的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10 mL 0.1 mol·L -1的HY,混合后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Y-)﹥c(HCO3-)﹥c(OH-)﹥c(H+)
D.将等体积等浓度的HX和HY溶液分别用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前者大于后者
2016-07-04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下热身考理综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