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风绪小组探究的相关性质。
(1)对于和水反应放出氧气的现象,他们推测,可能和有关。通过实验发现,用冷水时,该反应放出气体的速率相对慢,而换用热水相对快。从而推测可能是在水中反应生成了,后分解。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借助资料和实验,发现可以通过溶于冷水制备少量的。使用冷水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为验证资料的真实性,他们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酸性溶液,发现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
(2)在有同学做实验时,还观察到了棕褐色沉淀,他们推测是。猜测可能是发生了反应。为验证猜想以及探究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先向沉淀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观察到有_______气体产生,发生反应_______。证明了猜想正确。
②后续得知,同学在制酸性溶液时,加入的硫酸的量不一样。推测可能是浓度不同造成的。于是,他们改用有溶液滴入溶液中,仅观察到了_______沉淀,并证明是,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3)在反应时,表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和_______有关。
2022-08-17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第三届学科素养知识竞赛(高中组)化学试题
2 . 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NaCl相似,有毒。它在工业上可作染料、助染剂,医药上能用作器碱消毒剂、防腐剂等。
已知:①NaNO2有强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硝酸根离子;
③亚硝酸是弱酸,很不稳定,易分解为NO2、NO和水。
某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取较纯净的NaNO2
反应原理为:2NO+Na2O2=2NaNO2

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的仪器名称是____,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
(2)甲中滴入稀硝酸前需先通入N2,原因是____
(3)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反应过程中观察到丙中的现象为___
(5)丁中酸性KMnO4的作用是____
(6)设计实验证明丙装置有NaNO2生成____(写出操作、试剂和现象)。
2022-07-12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生10月测试化学试题
3 .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A装置可产生乙烯气体)。

(1)乙烯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其分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3)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将气体通入水中B.将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将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D.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5)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制备乙醇,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晶体硅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难溶于水,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D.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2022-08-02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
5 . 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个合成反应路线的设计哪些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路线的编号)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请将从大到小排序:_________


(3)请将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序:_________

(a)      (b) (c) (d) (e)

(4)请将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碱性由强到弱排序:_________

A. B. C.       D.

(5)请将下列化合物按肼解反应速度从大到小排序:_________

A. B. C. D.

(6)请将下列化合物与2,3-二甲基-2-丁烯反应的活性从大到小排序:_________

A. B. C.        D.        E.        F.

(7)请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手性(写出具有手性的化合物的编号):_________

2022-11-01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四川赛区)初赛试题
6 . 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向0.1mol·L-1 FeCl3溶液中通入SO2或加入Na2SO3溶液,均得到红色溶液。
已知:溶液中+4价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I.推测Fe3+与溶液中的某种+4价含硫微粒形成了红色的配离子。设计如下实验(均在常温下进行):
实验溶液1(1mL)溶液2(10mL)现象
A0.1mol·L-1 FeCl3溶液SO2的饱和溶液溶液1与溶液2混合后,实验A、B、C所得溶液红色依次加深
B0.1mol·L-1 FeCl3溶液SO2的饱和溶液,用NaOH固体调
pH=5.0
C0.1mol·L-1 FeCl3溶液_______
(1)将上述实验补充完整________
(2)配离子的配体为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
II.探究pH对FeCl3和Na2SO3反应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a实验b
方案
5mL酸化的0.1mol·L-1 FeCl3与2mL 0.1mol·L-1 Na2SO3混合得红色溶液,测得pH=1.7
5mL酸化的0.1mol·L-1 FeCl3与2mL 0.1mol·L-1 Na2SO3混合得红色溶液,加几滴浓盐酸,调pH=1.3
现象放置10分钟后,溶液红色均褪去,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经检验,褪色后的溶液中均存在Fe2+
(3)探究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的原因:
i.甲认为pH降低,有利于Fe3+氧化,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
①从电极反应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还原反应为:Fe3++e-=Fe2+氧化反应为:_______
②已知上述实验条件下pH对Fe3+的氧化性几乎没有影响。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判断pH对还原性的影响是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③通过理论分析,甲认为其猜测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并进一步实验,获得了证据。实验方案为:反应相同时间,分别取实验a和b中的溶液,检测_______浓度(填离子符号),比较其大小关系。
ii.乙猜测pH降低,有利于_______氧化,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
④将乙的假设补充完整_______(填化学式)。
⑤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取10mL 0.1mol·L-1 Na2SO3溶液加硫酸调pH=1.7,用KMnO4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1。另取一份相同的溶液放置10分钟后,再用KMnO4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2.前后差值(V1-V2)为ΔVa。用同样的方法对10mL 0.1mol·L-1 Na2SO3(含H2SO4)pH=1.3进行滴定,消耗KMnO4溶液前后体积差值为ΔVb
经对比可知,ΔVa>△Vb,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4)综合上述分析,pH降低,有利于_______反应的发生,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
2022-04-29更新 | 180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生10月测试化学试题
7 . 一种农业常用肥料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W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且位于不同周期,该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WX具有强氧化性
B.该物质的水溶液中: c(X3ZY4)>c(XZY)
C.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Y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2022-02-28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奥赛班)强化训练化学试题
8 . 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以铜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
(1)利用铜与浓硫酸制备,适宜的装置是_______(从A、B、C中选择),该装置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收集干燥的,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填小写字母)。
(3)反应后,发生装置中未观察到蓝色溶液,原因是_______
Ⅱ.探究温度对铜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影响
向10mL30%的溶液中滴加1mL3mol/L硫酸,将光洁无锈的铜丝置于其中,铜丝表面产生气泡并逐渐变多,剩余溶液呈蓝色。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查阅资料发现是催化分解的结果。
(4)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学习小组提出猜想:升高温度,催化能力增强,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序号30%H2O2(mL)1mol/LCuSO4(mL)水(mL)水浴温度(℃)3min时生成O2的平均速率()
11011202.4
21011309
310114090
4100220A1
5A2
6100240A3
①小组同学认为实验1~3的结果,不能证明猜想成立,理由是_______
②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完善实验4~6的方案(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_______。小组同学结合实验1~6,判断猜想成立,依据是_______
2022-04-15更新 | 1536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生10月测试化学试题
9 . 钠是活泼金属,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由于空气中还有其它成分,因此可能还有一些同时发生的其它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据此进行了有关探究。
【猜想】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氧化钠,还有氮化钠。
【查阅资料】氮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和氨气。
【实验】①取11.5g钠单质放在一块薄铁皮上,上扣一玻璃罩(玻璃罩内为干燥且无酸性气体的空气),用酒精灯加热薄铁皮,钠燃烧;
②将燃烧产物投入水中,得到0.224L(折算成标准状态)气体和1000mL溶液;
③经检验,该气体为纯净的氧气;
④从1000mL溶液中取出25.00mL溶液,加入1.00mol·L-1HCl溶液至13.50mL时恰好完全反应。
【结论】
(1)通过计算确定钠的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氮化钠___________
(2)计算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
10 .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B.
C.
D.
2023-12-06更新 | 188次组卷 | 6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